關羽怎麼死的?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關羽死於哪一年?是怎麼死的?

關羽死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年六十歲(虛歲)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祕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於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而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繫,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公元260年(景耀三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shàn)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請問真實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公元218年10月,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致函關羽求助;關羽反映遲鈍,侯音為曹仁所擒殺。

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于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佈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吏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繫,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短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關羽之死的另類說法

說關羽是劉備“假手於吳人”殺死的,人們從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此說或許有道理。

關羽死之前,已成為蜀漢陣營裡“最不利安定團結”的嚴肅。

關羽拒荊州要地,不貫徹軍師孔明《隆中對》所制定的“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戰略,與孫吳屢有摩擦。 而劉備、孔明都知道,唯有結好東吳,才有西蜀霸業。不執行這一戰略,主公劉備何談霸業?

得罪孔明事小,若屢屢衝撞主公,關羽的處境就不妙了。

三國之中,劉備兵將最少,這一點劉備自己明白,所以要拔除一副求才若渴之態。

劉備拜馬超為左將軍,關羽不滿;拜黃忠為後將軍,擔心關有意見,派專人通知關,還拜關羽為前將軍,主公如此小心,關羽還是大罵:“大丈夫終不與老兵(黃忠)同列”是誰將黃與關同列?劉備。關怒罵黃,亦是罵主公劉備。

看比小說《三國演義》更真實的史書《三國志》就更明白。

劉備對關羽的“志驕意逸”亦有防備。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為了監視關羽,又派妻弟麋芳為南郡太守,派同鄉士仁為將軍屯駐公安。關羽失荊州,兩人立刻投奔孫權,是妻弟、同鄉畏懼監軍失職,將成為荊州失守的替罪羊。

《三國志·廖立傳》中說“羽怙恃威名,作軍無法,(劉備)直以意突耳”,“使關侯身死無孑遺”。設想:劉備在時,關羽如此驕橫,若劉備死後,如此驕將豈不是蜀漢一患?何況後主阿斗又是個扶不起來的東西。

《三國志》還說:“關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義,必須是在君臣規則裡的義。

當年關羽從家鄉河東解縣投奔涿郡劉備,是在家鄉殺人“亡命”而來。

劉備將關羽匿藏於軍中,“恩猶父子”即是如此。

關羽的悲劇就在於僅僅把劉備訂作義兄,君臣父子之禮全然不顧。而劉備乃一代梟雄,同姓族兄劉表可叛,劉璋的益州之地可奪,你關羽一個異姓兄弟,若是不講君臣之禮,冒犯天顏,能不惹禍嗎?

關羽臨沮兵敗,荊州失守,孔明不以一卒相援,或許孔明早就知道主公的心思,只是不願挑明罷了。

而龐統早就對劉備進言,若得西......

張飛關羽怎麼死的?

關羽之死: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樊城之戰)。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併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孫權採納其計。為隱蔽企圖,任命資望較淺的定威校尉陸遜代替稱病的呂蒙。陸遜故意用謙恭卑詞恭維關羽,使其驕傲麻痺,疏於戒備,不斷抽調兵力北攻樊城,只留少數人馬留守江陵。是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佔據的荊州。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當關羽驚悉江陵失守,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張飛之死:

張飛脾氣暴燥。在閬中鎮守,聞知關公被害,旦夕號泣,血淚衣襟。諸位將領以酒勸解,張飛酒醉後,怒氣更大。帳上帳下,只要有過失士兵就鞭打他們,以至於多有被鞭打至死的。劉備知道後,就勸他,你鞭打士兵,還讓這些士兵隨你左右,早晚都要被禍的。對待士兵,平常應該寬容。有一天,張飛下令軍中,限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次日,帳下兩員末將範疆、張達,入帳告訴張飛:“白旗白甲,一時無可措置,須寬限才可以。”張飛大怒,喝道:“我急著想報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賊之境,你們怎麼敢違抗我作為將帥的命令!”就讓武士把二人綁在樹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後,用手指著二人說:“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備!如果違了期限,就殺你們兩個人示眾!”打得二人滿口出血。二人回到營中商議。範疆說:“今日受了刑責,讓我們怎麼能夠籌辦?這個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辦不齊,你我都會被殺啊!”張達說:“比如他殺我,不如我殺他!”範疆說:“只是沒有辦法走近他。”張達說:“我兩個如果不應當死,那麼他就醉在床上,如果應當死,那麼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議停當。張飛這天夜裡又喝得大醉,臥在帳中。範、張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懷利刀密入帳中,就把張飛給殺了。當夜,拿著張飛的首級,逃到東吳去了。

關羽是怎麼死的跟誰一起死?

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里,然後在南門相見。呂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關羽投降。關羽及其長子關平趁機帶著十幾個騎兵,偷偷地出北門向西逃去,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被縛見孫權,孫權招降關羽,關羽寧死不屈,與其子關平在臨沮一起為潘璋所殺,死時年約六十歲,其次子關興嗣“漢壽亭侯”之位。蜀漢懷帝劉禪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關羽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真實的關於死得蹊蹺

武聖關羽的十大恥辱:在電視新三國中,相信不少人對關公這角色感到有些氣恨,說白了就是腦袋瓜子不好使,有啥事就扭到一根筋上。其實,關公一生做了那麼多錯事,丞相諸葛亮早就對他不滿。不叫他守荊州偏逞能,到荊州破壞了蜀吳聯盟,落了個失荊州、走麥城,身首異處的下場。憑這些就不能給他諡號。

關羽怎麼死的 被誰殺的

關羽撤軍而回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在回軍途中,關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問消息。每次,呂蒙都禮待來使,並讓使者周遊城中。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知道家門無恙,鬥志盡失,多數都半途而逃。關羽自知勢孤,派人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為由,拒絕支援。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這時,陸遜乘勝西進,奪取了宜都。關羽看到麥城東、西、南三面全是敵人,而援兵又遲遲不到,決定突圍回西川。

呂蒙知關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麥城北邊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孫權派使者到麥城勸關羽投降。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里,然後在南門相見。呂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關羽投降。關羽及其子關平趁機帶著十幾個騎兵,偷偷地出北門向西逃去,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次年正月,與其子關平在建業一起為孫權所殺,死時年約六十歲。蜀後主劉禪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諡關羽曰“壯繆侯”,其子關興嗣。

張飛,和關羽是怎麼死的?

關羽、張飛都有萬夫不擋之勇。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的“長阪坡上一聲吼,”都傳為美談,可惜他們的死,都沒有死得其所。關羽敗走麥城,只帶十餘騎突圍,被孫權手下不知名的部將潘璋、馬忠抓獲。張飛在酒後熟睡之時,被其部將張達、範疆殺死。這和關羽、張飛過去的神威相比,顯得極不相襯。

關羽之死,死在一個“驕”字上,驕者必敗,他看不起屢建功勳的老將黃忠,聲稱“不與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吳主孫權,對孫權為子求婚,不僅不允,而且還加以侮辱,竟然說:“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聲稱要同他們算賬。他更看不起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呼之為:“小兒”,甚至軍師諸葛亮,也不在他的話下,開始不服,牢騷怪話,後來諸葛亮露了幾手,他才不得不服。在關羽眼裡,只有一個兄長劉備,頂多還有一個義弟張飛。因此,他的視野非常狹窄,肚量小得容不下人,最後眾叛親離,力竭身疲,不得不束手就擒。關羽一死,孫權與劉備的蜀吳聯盟破裂,不僅張飛、劉備跟著去死,而且蜀亡之勢已不可逆轉,雖則諸葛亮力挽狂瀾,也無力迴天。由此看來,關羽一死的連鎖反應,所造成的一系列損失,是極其嚴重的。

張飛之死,死在一個“躁”字上。他性子急躁,稍不如意,就對部下出氣。加上酗酒,酒後更加肆無忌憚,動輒鞭打部下,遷怒於人,好逞威風,不講道理。終於自食其果,被部將所殺。

關羽死於驕,張飛死於躁,都是致命傷。所以說,戒驕戒躁,乃至理名言。再深入一步探討,還可以認為關羽張飛都是死於自己之手。如果關羽戒驕,張飛戒躁,縱有幾百個潘璋、馬忠、張達、範疆之流,都不是關、張的對手。正如明代呂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誰能亡自?”如此說來,殺死關羽張飛的最凶惡的敵人,正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驕與躁,正是致他們於死地的元凶。

歷史上關羽到底是怎麼死的?是否遭到滅門?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逃命到涿郡時,正碰上劉備在鄉里集合兵馬,關羽與張飛替他抵禦侵侮。劉備任平原相時,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管屬下士兵。劉備與他們兩人同床共寢,親如兄弟。在人多廣眾的場合,他們兩人整天侍立在劉備左右,跟隨劉備應酬交接,不避艱險。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投奔袁紹。曹操活捉關羽而回,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待他非常客氣。袁紹派遣大將軍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讓張遼和關羽作先鋒迎擊顏良。關羽遠遠望見了顏良的旗幟和車蓋,便策馬馳入千軍萬馬之中刺殺顏良,割下顏良首級回到營中,袁紹的眾多將領沒有人能夠抵擋他,於是解了白馬之圍。曹操當即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當初,曹操佩服關羽的為人,而觀察他的心情神態並無久留之意,對張遼說:“你憑私人感情去試著問問他。”不久張遼詢問關羽,關羽感嘆地說:“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義深厚,但是我受劉將軍的深恩,發誓與他同生死,不能背棄他。我終將不能留下,我必當立功來報答曹公後才離開。”張遼將關羽的話回報給曹操,曹操認為他是義士。關羽殺了顏良後,曹操知道他一定會離走,便重加賞賜。關羽全部封存曹操給他的賞賜,呈書告辭,到袁紹軍中投奔劉備去了。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趕關羽,曹操說:“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關羽聽說馬超來投降,而馬超並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人品才能可與什麼人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好強護短,於是答覆他說:“孟起兼有文武天賦,雄健剛烈超過一般人,是一代豪傑,與黥布、彭越是同類的人,可與翼德並駕齊驅爭個高下,然而還是不如你美髯公無與論比地超群出眾。”關羽鬍鬚漂亮,所以諸葛亮稱他為美髯公。關羽看了書信非常高興,把信給賓客傳看。 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箭穿過他的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但每當陰雨天氣,左臂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頭裡面,應當割開手臂到受傷處,颳去骨頭上的餘毒,然後這種病痛才能消除。”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開刀。當時關羽正好請了將領們宴飲,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滿了一盤子,而關羽卻切肉飲酒,談笑自若。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授與符節黃鉞總領各路軍馬。這年,關羽率領軍隊在樊城攻打曹仁。曹操派于禁援助曹仁。秋天,樊城一帶下起連綿大雨,漢水氾濫,于禁統領的七路兵馬都被淹沒。于禁投降了關羽,關羽又殺了將軍龐德。 樑縣、郟縣、陸渾等地的各路盜寇有的在遠處接受關羽的官印稱號,成為他的支系同黨,關羽威名震動中原地區,曹操提議遷離許都避開關羽的鋒芒,司馬宣王、蔣濟認為關羽得志,孫權肯定不會情願。可以派人勸說孫權偷襲關羽後方,並許諾分割長江以南的地方封賞孫權,那麼樊城之圍就自然而解了。曹操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在這事以前,孫權派使者為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大罵孫權,並侮辱他的使者,不答應這門婚事,孫權非常氣憤。加之在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駐公安的將軍士仁,向來都嫌關羽輕視自己。關羽出兵征戰,麋芳、士仁當供應軍需物資,但不是全力救援。關羽說:“回師後,一定要懲治他們!”麋芳、士仁都恐懼不安。這時,孫權暗地勸誘麋芳、士仁,麋芳、士仁派人迎接孫權。而曹操又派徐晃援救曹仁,關羽不能攻下樊城,率軍退回。孫權佔領了江陵,俘虜了關羽的全部兵馬和妻室兒女,關羽的軍隊於是潰散。孫權派將領迎擊關羽,在臨沮殺了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

關羽被誰殺死的?

劉備及諸葛亮卻作出了令人十分不解的用兵戰略,用鎮守荊州5郡之地的兄弟夥集團中二兄弟關羽出兵攻擊北方的曹操,卻沒有派任何一支蜀國軍隊從其它方向策應、協助、支援。

結果,已經鎮守荊湘之地十餘年的關將軍(且年齡已達58歲),出兵與曹操部隊的于禁曹仁徐晃等部激戰近3個月,雖打敗於禁,但被曹仁阻擊於襄陽城下,兵疲乏術,無法破城,後與曹的徐晃援軍交戰時,被徐擊敗。

最後,關將軍的後方荊州5郡也被東吳呂蒙襲奪,關將軍之部在曹軍和東吳大軍的兩面襲擊打擊下潰敗、關羽及義子等忠勇將士全部戰死,最後關羽是被孫權的手下潘璋部獎馬忠所擒,孫權見關羽和關平不肯投降,就殺死倆人,享年58歲。真可惜!

參考資料: www.51296999.com/article/448.html

三國演義裡面關羽怎麼死的?

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于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佈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四周郡縣策反,荊州刺吏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繫,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短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關羽之死的另類說法

說關羽是劉備“假手於吳人”殺死的,人們從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此說或許有道理。

關羽死之前,已成為蜀漢陣營裡“最不利安定團結”的嚴厲。

關羽拒荊州要地,不貫徹軍師孔明《隆中對》所制定的“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戰略,與孫吳屢有摩擦。 而劉備、孔明都知道,唯有結好東吳,才有西蜀霸業。不執行這一戰略,主公劉備何談霸業?

得罪孔明事小,若屢屢衝撞主公,關羽的處境就不妙了。

三國之中,劉備兵將最少,這一點劉備自己明白,所以要拔除一副求才若渴之態。

劉備拜馬超為左將軍,關羽不滿;拜黃忠為後將軍,擔心關有意見,派專人通知關,還拜關羽為前將軍,主公如此小心,關羽還是大罵:“大丈夫終不與老兵(黃忠)同列”是誰將黃與關同列?劉備。關怒罵黃,亦是罵主公劉備。

看比小說《三國演義》更真實的史書《三國志》就更明白。

劉備對關羽的“志驕意逸”亦有防禦。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為了監視關羽,又派妻弟麋芳為南郡太守,派同鄉士仁為將軍屯駐公安。關羽失荊州,兩人馬上投奔孫權,是妻弟、同鄉畏懼監軍失職,將成為荊州失守的替罪羊。

《三國志·廖立傳》中說“羽怙恃威名,作軍無法,(劉備)直以意突耳”,“使關侯身死無孑遺”。設想:劉備在時,關羽如此驕橫,若劉備死後,如此驕將豈不是蜀漢一患?何況後主阿斗又是個扶不起來的東西。

《三國志》還說:“關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義,必須是在君臣規則裡的義。

當年關羽從家鄉河東解縣投奔涿郡劉備,是在家鄉殺人“亡命”而來。

劉備將關羽匿藏於軍中,“恩猶父子”即是如此。

關羽的悲劇就在於僅僅把劉備當作義兄,君臣父子之禮全然不顧。而劉備乃一代梟雄,同姓族兄劉表可叛,劉璋的益州之地可奪,你關羽一個異姓兄弟,若是不講君臣之禮,冒犯天顏,能不惹禍嗎?

關羽臨沮兵敗,荊州失守,孔明不以一卒相援,或許孔明早就知道主公的心思,只是不願挑明罷了。

而龐統早就對劉備進言,若得西川,則可放棄荊州。

國學大師章太炎說過:“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

相關問題答案
三國演義關羽怎麼死的?
關羽怎麼死的?
項羽怎麼死的?
關公怎麼死的?
關興怎麼死的?
美國狙擊手克里斯凱爾怎麼死的 其死亡原因受關注 ?
行屍走肉貝斯怎麼死的?
司馬昭怎麼死的?
林月如怎麼死的第幾集?
羋月傳老巫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