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代是哪個國家?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海南在中國古代各朝代的名稱

海南,簡稱“瓊”。海南島屬於大陸島,有著悠久的歷史。至少在50萬年以前,瓊州海峽斷層下陷,海南島才從雷州半島分離出來。因地處南天,孤懸海中,從宋代以來,人們稱之為海南島。儋耳,是海南島最古老的名字。海南在歷史上還有看許多美好的名字。據“正德瓊臺志”記載,在漢朝,因為海南“郡在大海之中崖岸之邊出珍珠,故稱珠崖”。到唐朝,則因境內“土石俱白如玉而潤”被稱之瓊山。自此以後,海南的名字與“瓊”字結下了不解之緣,素有瓊州、瓊管、瓊莞、瓊臺、瓊崖、瓊瑤、瓊島之穩。

歷史沿革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週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統一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始皇把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令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王國勢力和影響當及海南島。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

在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繫。

三國時期,吳赤烏年間(238~251)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今廣東徐聞),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併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南平、蕩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

樑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於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書》均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崖州設置,此事意義重大。從漢元帝罷撤珠崖郡之後,歷代州郡治所均設在大陸,對海南地區只是“遙領”而已。至南朝梁時,始在海南本土設置崖州,有效地管轄海南島全境。

西漢至南北朝,大概經歷了始置、罷棄、遙領、重建的過程。西漢王朝在海南開郡設縣,雖經殘暴手段實現,但從歷史上看,這無疑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由於封建統治治理政策失誤和中原多亂,海南又長期處於自治的狀態。特別是南朝梁時,在廢儋耳郡歸附俚人首領冼夫人達千餘峒的基礎上重建崖州,這對後來歷代中央王朝有效統治海南有著重要的意義。

2.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軍揮師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帥歸降。同年十月,海南島改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並改吉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3州隸於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又將南建州改為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隸於廣東省。從此,海南島歸廣東省管轄。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廣東布政使司海南道。當時領縣情況是:

瓊州府領瓊山、澄邁、臨高、定安、文昌、錠會、會同7縣;儋州領宜倫、昌化2縣;萬州領萬寧、陵水2縣;崖州領寧遠、感恩2縣。海南島1府3州13縣。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

海南在古代時叫什麼地名

海南省,簡稱瓊,別稱瓊州  珠崖、儋耳、瓊臺。“崖州”、“、“瓊崖”、“海外”、“南極”、“天涯”、“海角”、“南天”、“椰島”。

海南島在唐虞三代稱為“南服荒繳“(繳:邊界),在秦代稱為“越郡外境“。這說明海南島在當時為祖國轄區荒遠的邊界 。海南島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於中國最南端。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並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

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屬交州刺史管轄。這是海南島歸入祖國版圖最早的兩個行政地名,標誌著中央政權對海南島直接統治的開始

元帝初元三年(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

東漢建武十九年癸卯(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繫。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併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南平、蕩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

南北朝時,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

隋朝煬帝時,海南島共設兩郡(珠崖郡、臨振郡)十縣,珠崖郡治設在義倫縣。後從珠崖郡中分出延德、寧遠兩縣、設置臨振郡。珠崖、臨振兩郡,由揚州司隸刺史管轄

唐代改郡為州,設崖州、儋州、振州、萬安州、瓊州等5個州共22個縣,統屬嶺南道管轄。海南簡稱“瓊“系來源於唐代的瓊州 ,屬嶺南道 。後屬南漢。

在古代南海屬於哪個國家

從現有史料來看,從元代開始南海諸島就劃入了中國版圖。

漢代就對南海諸島有過記載。元代史料更是將“千里長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島)劃入海南島的管轄範圍。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途經西沙和南沙,並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圖。

到了現代,我國在南海主權的最主要依據是傳統疆域線,即“九段線”。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接收了南海諸島。1946年,國民黨當局有感於南海海域地圖混亂,展開了南海劃界工作。當時負責劃界的一艘軍艦名為“永興”——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就因此得名。

1947年,當時的“內政部”完成了南海劃界,即“九段線”。這條線最南到北緯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國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黃巖島也在“九段線”中國領海範圍內。

另據有關專家介紹,黃巖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另一個佐證是,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時,以北緯118°劃界,以北為菲律賓領海;但是黃巖島的位置約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賓國土以外。

現在的菲律賓相關法律將一些遠離海岸超過200海里的地方都劃到了其領土範圍內,這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本原則。

古代海南主要有哪些歷史名人?

海南籍貫的名人:

冼夫人(隋)

黃道婆(宋)

鑑真大師(唐)

林纘統(清)

路博德(西漢)馬援(東漢)

胡銓(南宋)

趙鼎(北宋)

李光(南宋)

盧多遜(宋)

李德裕(唐)

鍾芳(明)

裴士龍(明)

海南四大才子(海瑞、丘浚、邢宥、鍾芳)

唐胃(明)

宋慶齡(民國)【宋氏三姐妹】

何紹堯、 陳英才、 李茂文、張開泰、林慶墀(均為黨員、民國)

張雲逸(建國大將)

海南出過哪些名人古代和近代

丘 浚

(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瓊山人。中葉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經濟學家,著有《大學衍義補》等著作。他為官40年,歷任編修、、經錠講官、侍講、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國子臨祭酒、禮部侍郎、尚書、纂修《憲宗實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是一位從邊陲海南島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海 瑞

(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瓊山人。明代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淳安縣知縣、雲南司主事、兵部武庫司主事、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等職,後辭官閒居。他一生剛直不阿,被人產稱為“南包公”、“海青天”,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宋慶齡

(1893年~1981年) 海南文昌人。孫中山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鄧小平在宋慶齡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說:“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女性。”

張雲逸

(1892年~1974年) 海南文昌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事家,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萬里長征,與鄧小平一起指揮百色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八大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等職。

馬白山

(1907年~1992年) 海南澄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游擊隊獨立縱隊參謀長、支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參謀長、總隊長、副司令員兼總隊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

王國興

(1894年~1975年) 海南瓊中人。海南黎族人民領袖。1943年8月12日領導黎、苗族同胞舉行了震憾海南島內外的白沙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

中國古代有多少官被貶海南島?

被流放海南的謫吏遣臣中,歷代以來無已計數,

溯本追源,誰是貶謫海南第一官呢?

蘇軾曾斷言為唐順宗時代福建莆田籍的吳賢秀。筆者對此不敢苛同,查閱《新唐書 王義芳傳》,可知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王義芳就被貶為吉安丞(吉安即今昌江縣昌化鎮一帶),比吳賢秀早來156年。王義芳在偏僻山區創辦學堂,講授經書,行釋奠禮,開化風氣,為傳播中原禮樂文化第一人。

唐德宗時代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炎

楊炎之後的吳賢秀並不是以貶官身份來瓊,這位官至戶部侍郎、尚書的老忠臣並未犯怒龍顏,而是到了退休年齡時,順宗皇帝特賜他“德澤在生民,聲名在華夷,勳勞在社稷”之銅牌避世遷瓊,居瓊山縣張吳圖都化村。吳賢秀之所以不返回福建原籍,也許是福建崇山峻嶺,地少人多。總而言之,吳賢秀的到來,開創了福建人南遷海南的先河。如今海南的漢人大多認為自己的祖根在福建,海南話也因和閩南話相近而劃入閩南語系。

一位是唐順宗時的丞相韋執誼

唐武宗時代的丞相李德裕,在歷史上著名的“牛李黨爭”中敗北後先貶荊南,次貶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今瓊山縣),比韋執誼晚來42年。李德裕來瓊後曾祭過韋執誼的墓,很是發了一番“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概。

海南的貶官曆史上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皇親貴胄,他就是元代元英宗時期的親王圖貼睦爾,因捲入宮廷權力傾扎鬥爭,失敗後遭貶至海南。

其中宋代的蘇東坡是名氣最大的了

從漢到明,被貶到海南的賢相、名臣、學士有15人之多,其中有10人居住在三亞崖城鎮水南村,至今村中仍有多位被貶名相、大臣、學士的後人居住。唐宋兩朝被貶謫、流放到海南來的朝廷名相、大臣和著名學士,許多都在這裡居住,並在這蠻荒之地開創了燦爛的文明。如,唐代太子洗馬兼侍讀劉納言,唐高僧鑑真和尚,宋詩僧惠洪,北宋宰相盧多遜、丁謂,南宋曾任右司諫侍御史(宰相)、參知政事的趙鼎,南宋曾任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的李光,南宋曾任祕書少監、起居郎的胡銓,南宋秦檜死黨兩浙轉運副使曹泳,宋末元初女紡織家黃道婆等等,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謫居到海南島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雷瓊道的道臺珠採,主持重修了五公祠,以供民眾紀念唐宋兩代被朝廷貶來海南的五位歷史名臣。

黃道婆不是官。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少時因不甘當童養媳,搭上了一條商船飄泊於此,寄居這裡長達40年。她在學習了當地黎族的紡織技術後,連同黎族的紡織工具一道帶回故里上海廣為傳授

海瑞 海南人 1514年誕生於海南島瓊山縣下田村的海瑞便是海南的傑出之士。他為官後主張改革弊政,整頓綱紀,以剛直不阿、廉潔清正為世人所敬重,為民眾辦了不少實事,有“海青天”之譽。

希望能過加點懸賞分,找點資料也不容易

參考資料:bbs.city.tianya.cn/....shtml

海南在古代屬於哪個郡?拜託各位了 3Q

歷史悠久的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是中國大陸向南延伸的一部分,在地質時期,大約於人類出現的第四紀,歷經地殼斷陷火山海侵海退及冰川等活動的頻繁作用,使海面不斷下降陸地不斷上升才與大陸分離,形成一道南北寬20-40公里,東西長80-100公里,海水深度達100-140米的瓊州海峽。 古有三稱:珠崖、瓊州、瓊崖。早在西漢時已置珠崖郡;三國時,吳置珠崖郡;到晉代,珠崖省入合浦;幾經變革,到唐代,改為瓊管郡,置崖州及儋振二郡,並增崖州治瓊山縣,後改為瓊山郡,復為瓊州。五代十國至清朝仍為瓊州;民國初年改為廣東瓊崖道,後廢道劃為特別行政區;1949年4月成立海南特別長官公署,為副省級政府;1950年4月30日全島解放,5月1日設海南行政公署,隸屬廣東省;1984年5月成立海南行政區人民代表大會及人民政府,一級地方國家行政機關;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期建立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相關問題答案
海南古代是哪個國家?
新疆古代是哪個國家?
海藍之謎是哪個國家的?
古代米國是哪個國家?
古代突厥是哪個國家?
海狸代表哪個國家?
南亞是哪個國家?
蘇里南是哪個國家?
海爾是哪個國家品牌?
海島是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