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額怎麼計算公式?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增值稅)=銷售額(價內、價外費,不包括稅費)*稅率

2、如開發票:應納稅額(增值稅)=發票金額/(1+稅率)*稅率

求不含稅的銷售額(即不含稅銷售收入)=含稅銷售額/(1+稅率)

應納稅額=不含稅的銷售額*稅率3、簡單理解一下就是含稅的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的銷售額,因為咱們買東西取得的發票上的金額是含稅的,就是所謂的金額+稅額的總和。(你想想,如果用這個數直接乘上稅率,那麼稅額不就偏大了嗎,就存在重複徵稅了。)

嚴格上說這個公式的稅率不應該叫稅率,應該叫扣除率(或徵收率)

這是小規模納稅人稅額的計算方法之一。

這樣計算可以算出不含稅銷售額(也就是等號前面的銷售額),再乘上稅率就是你要繳納的稅了(也就是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銷售額(不含稅)×稅率

如何計算應納稅額

1、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如當期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扣。2、消費稅應納稅額=銷售額×消費稅稅率或: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3、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4、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額×適用稅率5、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按照每次取得的利息金額計徵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利息全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公式 :

工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其他銷售稅金及附加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初在產品自制半成品成本餘額+本期產品成本會計-期末在產品自制半成品成本餘額 。

本期產品成本會計=材料+工資+製造費用。

如何計算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餘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一)關於銷項稅額的計算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計算公式是指納稅人每一筆銷售業務在計算銷項稅額時的公式,某一會計期的彙總銷售稅額,並不是由銷售總額乘以稅率計算的,而是根據各專用銷售發票上的銷項稅額加計彙總而成。 (二)關於進項稅額的計算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這裡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進項稅額由購進方支付給銷售方通過銷售方繳納;二是進項稅額應在發票上註明,一般情況下不需購進方再進行計算,是銷貨方在銷售時計算,登記在專用發票上的。 (1)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①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從銷貨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②納稅人進口貨物,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註明增值稅額。 ③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非應稅勞務,按規定應徵收增值稅的,符合抵扣條件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④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准予按買價的10%的扣除率進行抵扣。其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上式中的買價,包括支付給農業生產者農產品價款和按規定由納稅人代收代繳的農業稅。 ⑤納稅人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以及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按運費金額和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准予扣除。其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運費金額×扣除率

⑥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一般納稅人收購的廢舊物資,按收購金額和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准予抵扣,其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收購金額×扣除率 (2)不準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未按規定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規定註明增值稅及其他有關事項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除此,以下項目也不準抵扣: ①購進的固定資產; ②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③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④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⑤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⑥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⑦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發生上述②~⑥項所列情況的,應將該項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核定該項進項稅額的,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 ⑧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而無法準確劃分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銷售額)/(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

(3)進貨退出或折讓。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4)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其進項稅額申報抵扣時間有如下規定:

(A)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總的原則是以收訖銷貨款或者取得銷售憑證的當天做為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根據納稅人採用的結算方式的不同,具體規定如下: ①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或取得索取貨款憑證的當天。 ②採取賒銷和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的,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銷售合同規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③採用預收貨款結算方式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④採取託收承付和委託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辦妥託收手續的當天。......

增值稅的應納稅額怎麼計算?

1、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增值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增值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參考資料: www.dongao.com/zjzcgl/fdzl/201110/56719.shtml

房產稅應納稅額是怎麼計算的?

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公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一、 房產稅徵收範圍: (徵收區域包括雨湖區、嶽塘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湘潭縣) 長沙樂房網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如何計算應納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額一般是含稅銷售額,即發票開具金額是含稅的,而應稅銷售額應當是不含稅的。公式是: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徵收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譁從2009年1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徵收率為3%。

假定貴公司的船艇的賣價(即含稅銷售額)為103萬元,其不含稅銷售額=103/(1+3%)=100萬元,

應納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稅徵收率=100*3%=3萬元

個人繳稅是如何計算的公式是什麼

一、薪酬、福利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

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僱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

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現行方法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徵額)}*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計算7級標準

全月應納稅所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二、獎金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

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並按以下計稅辦法,由扣繳義務人發放時代扣代繳:

(一)先將僱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餘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將僱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本條第(一)項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徵稅,計算公式如下:

1.如果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僱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僱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營業稅應納稅額是怎麼計算的?

一。營業稅有行業稅率,沒個行業的稅率不一樣,給你資料,自己看看!

稅  目稅  率

一、交通運輸業3%

二、建築業3%

三、金融保險業5%

四、郵電通信業3%

五、文化體育業3%

六、娛樂業5%~20%

七、服務業5%

八、轉讓無形資產5%

九、銷售不動產5%

二、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三、納稅人營業額的確定

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①納稅人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分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運輸費用後的餘額為營業額;

②納稅人從事旅遊業務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替旅遊者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費、交通費、旅遊景點門票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遊企業的旅遊費後的餘額為營業額;

③納稅人將建築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後的餘額為營業額;

④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餘

消費稅應納稅額如何計算 計算方法有哪些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徵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

消費稅的計稅方法

1、從價計稅時 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適用稅率

2、從量計稅時 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適用稅額標準

3、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用於其他方面的,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按照納稅人生產的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計算納稅,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組成計稅價格。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

4、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的由受託方交貨時代扣代繳消費稅。按照受託方的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計算納稅,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組成計稅價格。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

5、進口應稅消費品,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 =(關稅完稅價格+關稅)÷( l一消費稅稅率)

應納稅額 =組成計稅價格 ×消費稅稅率

6、零售金銀首飾的納稅人在計稅時,應將含稅的銷售額換算為不含增值稅稅額的銷售額。

金銀首飾的應稅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對於生產、批發、零售單位用於饋贈、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獎勵等方面或未分別核算銷售的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

組成計稅價格=購進原價×(1+利潤率)÷(1-金銀首飾消費稅稅率)

應納稅額 =組成計稅價格×金銀首飾消費稅稅率

相關問題答案
應納稅額怎麼計算公式?
基金份額怎麼計算公式?
增值額怎麼計算公式?
增值稅應納稅額怎麼算?
單位稅額怎麼計算?
每月應交稅費怎麼計算 ?
買房契稅怎麼計算公式?
契稅怎麼計算公式?
增值稅怎麼計算公式?
產量指數怎麼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