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最早形成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京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10分

京劇起源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男人)、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釐"。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臺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臺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臺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樸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臺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佔據優勢。《夢華瑣簿》說:"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莊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髮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誌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

京劇最早是何時開始在中國出現的?

京劇形成: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 歷史沿革 京劇的主體在中國文化整體中更偏於民間文化或曰底層文化,即使它因滿清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睞有加而迅速繁榮,也不足以改變美學上的這一特質。當然,恰因基於民間趣味的京劇從清末直到整個20世紀獲得了此前所有民間藝術從未有過的地位,它也從藝術本體的層面,最大限度地擴展了民間文化與美學的影響,提升了民間趣味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青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餘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 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繼三慶徽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臺衚衕內),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春臺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乾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臺班’臺柱時始,證明該班進京時間早於‘四喜’和‘和春’。‘春臺班’位於百順衚衕。‘四喜班’於嘉慶初來京。徽戲、崑曲兼演、尤以崑曲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之語。該班位於陝西巷內。‘和春班’於嘉慶八年(1804年)於李鐵柺斜街組建。該班以武戲見長。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劇目,表演風格,各有其長,故時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之譽。“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亦用,可謂諸腔並奏。在表演藝術上廣徵博採 吸取諸家劇種之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為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1821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著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淨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余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鐗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著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

京劇是在何時開始形成的?

京劇形成於清道光二十年以後到咸豐末年這段時間,即1840年至1860年。當初徽班風靡京華,到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紛紛進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戲在聲腔、劇目、演出諸方面都發生新的變化。經過較長時間的孕育、演化,經過多種融合與嬗變,終於產生了一種新的劇種,那就是京劇。

O(∩_∩)O謝謝 (*^__^*) 嘻嘻…… 擦 採納我的哦親

京劇起源於什麼時候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四大徽班”。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餘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淨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三、楊鳴玉(原為昆醜,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

梅蘭芳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的代表劇院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斗 斷橋》、《奇雙會》、《遊園 驚夢》、《穆柯寨 穆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編演的《穆桂英掛帥》等.

京劇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京劇形成於清道光二十年以後到咸豐末年這段時間,即1840年至1860年。當初徽班風靡京華,到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紛紛進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戲在聲腔、劇目、演出諸方面都發生新的變化。經過較長時間的孕育、演化,經過多種融合與嬗變,終於產生了一種新的劇種,那就是京劇。

京劇正式產生於什麼時候?

一種說法是京劇有200餘年歷史。如日本學者波多野乾一寫過一本《京劇二百年之歷史》。這種觀點把徽班進京作為京劇的起始。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揚州鹽商江鶴亭為了慶祝乾隆帝八十壽辰,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第一次進京的三慶班嶄露頭角,引人矚目。接著又有四喜、和春、春臺等徽班進京,並逐漸稱雄於北京劇壇,人們稱之為“四大徽班”。因為徽戲與以後的京劇有直接的淵源關係,所以有人就把京劇的歷史從1790年徽班進京算起。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確切。因為京劇雖與徽戲關係密切,但京劇與徽戲畢竟是兩個劇種。1790年還只有徽戲,而無京劇,怎麼能把它作為京劇的生日呢?

1990年出版的《中國京劇史》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京劇形成於清道光二十年以後到咸豐末年這段時間,即1840年至1860年。當初徽班風靡京華,到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紛紛進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戲在聲腔、劇目、演出諸方面都發生新的變化。經過較長時間的孕育、演化,經過多種融合與嬗變,終於產生了一種新的劇種,那就是京劇。這種說法顯然優於第一種說法。但是形成期有20年之久,顯得時間段跨度太大,缺乏科學的確定性。

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擁有230萬字的三卷全套本《中國京劇史》,是迄今為止最完備、最翔實和最高權威的京劇史專著,對京劇形成的時間重新作了考訂,定於1840年左右。其理由是到1840年左右,徽班中演的戲,無論在劇目、聲腔、音韻、舞臺演出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出現了與前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就是京劇形成的標誌。比如出現了以西皮、二黃為主的聲腔板式體系,北京字音與湖廣音結合的演唱語言規範;比如出現了京劇本劇種專有的獨特劇目;比如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出形式、班社、舞臺、表演等方面的規範。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京劇形成的明顯標誌。這樣,京劇的歷史並不是人云亦云的200年,而是160年左右。

京劇什麼時候出現的?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釐。”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臺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臺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臺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具體的百度百科上有baike.baidu.com/view/2088.htm

希望能有用的!謝謝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京劇發源於什麼時期?

【京劇發展史】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弋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餘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繼三慶徽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臺衚衕內),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春臺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乾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臺班’臺柱時始,證明該班進京時間早於‘四喜’和‘和春’。‘春臺班’位於百順衚衕。

‘四喜班’於嘉慶初來京。徽戲、崑曲兼演、尤以崑曲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之語。該班位於陝西巷內。

‘和春班’於嘉慶八年(1804年)於李鐵柺斜街組建。該班以武戲見長。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劇目,表演風格,各有其長,故時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之譽。“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亦用,可謂諸腔並奏。在表演藝術上廣徵博採 吸取諸家劇種之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為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簧、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1821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著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淨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余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鐗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著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1840年-1860年)間,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鑑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其標誌之一: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之二,行當大體完備;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之四,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

相關問題答案
京劇最早形成什麼時候?
變形計什麼時候開始的?
京東電子發票什麼時候?
最近牛市什麼時候?
變形記什麼時候?
寶寶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
電視劇《鬥破蒼穹》什麼時候上映 播出時間 ?
玫瑰花最適宜在什麼時候種植? ?
早久保桃什麼時候成熟?
京劇中旦角是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