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教的人有什麼講究?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信佛的人日常生活有何忌諱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裡面殘餘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唸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汙,所以,容易見血發嗔。鬼神嗜血食,見血起貪,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鬼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至於佛教的沙彌尼、比丘尼,以及近住優婆夷,都是生活於寺院,每天與經像、法物為伴的女性修行人,從未由於生理期間,發生所謂沖剋的問題而帶來災難的。 在家供佛,設立佛壇,通常都先請人為佛菩薩聖像開光,同時要選擇日期,勘定方位,這也是屬於民間信仰或民間風俗的一種。以入鄉隨俗的觀點而言,這無可厚非;開光表示慎重,擇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無處不應,一切方位有十方諸佛、十方三寶、護法龍天,當然沒有民間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問題,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尊貴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適當的時間來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認為某些經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時辰不可以念某些經咒。其實,凡是經咒都要以恭敬心,於清淨處來持誦,最好先洗手、漱口,並在佛前焚香、禮拜;但沒有一定說在家人不可以念什麼經或持什麼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門之外。 家裡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將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這應該沒有問題,佛在中間,菩薩供在兩邊,諸神供於菩薩的外側,做為三寶的外護,也讓諸神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種成佛因。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後,可對原有的神像焚香、供養、禱告,然後收藏起來,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雜亂。 香灰及損壞的經像、法物,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於送到寺院。其實,只要選擇清淨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後,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屬製品,則收藏起來,過了若干時日,就可做為古董或破舊物處理。 佛前鮮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屬於消耗品,必須每日更換;如果尚是可用可食,應該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拋棄;如果腐爛、敗壞,則做垃圾處理。至於供品的單數或雙數,沒有限制,以對稱的美觀而言是雙數,如限於物力、財力、位置及場地的關係,單數也沒什麼不可。至於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範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 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淨輕鬆,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最好臥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莊嚴的程度為原則。 皈依三寶之後,對於其他宗教,以及民間信仰的寺廟、道場,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進入教堂、寺廟、神壇,當以鞠躬合掌問訊為禮。不得作為信仰的物件,但還是可以作為友誼的聯繫;在對於佛法未有確實的認識之前,不可以閱讀外道的書刊,否則會造成方向的誤導。

學佛信佛的人性格怎樣?忌諱什麼?有什麼講究?

溫和,敦厚,慈善

忌諱殺生

不吃大魚大肉。

信佛之人都有什麼講究

天人學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好多人都在說信仰,有的人說自己信佛,或者信一些其他的對象,但是即便好多認為自己信佛的人,也並不明白自己並不是真正地信佛。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佛”,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仰。

所以有人說,國人從來不曾有信仰。這對,也不對。說“對”,是因為國人中有真信仰者少;說“不對”,是因為國人中有信仰者也不少,只是他們的信仰對象,未必是真正能夠成為信仰本體的東西,比如慾望、金錢、名利等等。

天人學認為:真

正的信仰有二,一是信,二是仰。之所以“仰”,是因為那信仰的對象比自己偉大;“信”,則是堅信這一點。所謂信仰,就是藉助一種大善之力,提升自己。所

以,信仰的本質是嚮往,而信仰的對象,必須是一種比人類本身更偉大的存在。我常說,真正的信仰者,必須做到三點:自省、自律、自強。假如達不到這三點,便

不可能構成真正的信仰。

有個網友曾經問 天人學,如果你

的生活跟你的信仰發生矛盾時,你該怎

麼辦?我回答他說,我個人選擇信仰,信仰是這輩子活著的理由,沒有它,活著是沒有意義的。這一點在好多人看來,似乎都是不太理解的。在好多人的眼裡,信仰

只是一種知識性的點綴,與生活、工作是沒太大關係的兩種東西,就像你相信地球是圓的一樣,就算不在乎這一點,你的生活仍然可以繼續。

但事實上,對真正的信仰者

來說,並不是這樣的。信仰是他們活著的理由,是他們的呼吸與生活方式,是他們一切行為的動力與準則。任何與信仰相沖突的價值觀、生

活方式,都是他們絕對不會去接受的。就是這一點上的不同,令好多人都無法理解真信仰者的心。他們不知道,真信仰者的內心世界,並不是一片晦暗的廢墟,而是

一片美麗的海洋,它寧靜、深邃、安詳、平和,沒有紛爭,沒有機心,沒有造作,時常回響著一曲天地間最美的歌——清涼之歌。

天人學認為,當一個人擁有真正的信仰,

並且真正地明白了一些東西之後,他的心就是一面鏡子,能夠朗照出世間一切,卻又不會被任何外相所迷惑。他不會因為看見了美女就歡喜

雀躍,也不會因為看見了醜八怪就大倒胃口。他永遠都是在以一種信仰的出世心態,來做生活的入世之事。他永遠是“事在人為”,但又“順其自然”的。因為他看

破了俗相,知道世上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於是也就遠離了各種執著。他的這種心態,便是我們常說的“平常心”,是“看破”後的產物。

不過,這個看破,跟好多人

掛在嘴邊的看破不一樣,它是一種很高的智慧。問題在於,你是不是真的看破?是究竟的看破,還是不究竟的看破?要知道,好多人眼中的

看破,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甚至壓抑自我,放棄志向。這不是看破,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真正的看破,應該是佛陀的拈花一笑,是世間一切風風雨雨都動搖不了

一個人內心的寧靜與祥和。當然,即使對於真正信仰某種偉大精神的那些人來說,要走到這一步,也仍然需要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中雖然有著靈魂撕

裂般的痛苦,但它絕不是一個需要去支撐的東西。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信仰需要“支撐”,那麼它就是一種作意的東西,是你在自己騙自己,

它絕不是真正的信仰。因為真正的信仰是一種精神的力量,超越物質,不假外求,更無需外力支撐。它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比如,我認為利他、利眾就

是真正的信仰,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我都無需刻意地去支撐這種信仰,因為我絕不會背棄它,就像我不會丟掉我的呼吸一樣。有的人信仰

愛情,也是一樣。可是當愛上升為信仰的時候,它就不再是一種世俗男女間的慾望熱惱之愛,而是一種清淨之愛,是一種大愛,它也叫慈悲。真正昇華為信仰的愛,

其愛的對象便不再侷限於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而是整個世界。......

信佛的人有什麼講究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不殺 不偷 不邪淫 不妄語不飲酒

信佛的人在家供佛有什麼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如下:

供奉佛菩薩,供品可以有五樣東西:分別是,花,燈,香,水,果。不可用肉類,更不可因上供而殺生。

供奉佛菩薩房間的選擇上,建議供在客廳,或書房,不要把佛菩薩像供在臥室裡,因為臥室裡穿衣脫衣,行男女不淨,這對菩薩是不禮貌的。如果住房空間小,一定要供在臥室的話,平時可以用一塊布蓋上。

另外,我們信佛,學佛,還有一個非常需要講究的地方,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重點),你能改正過失,並行善積德,做佛菩薩的好學生,佛菩薩知道了,會非常高興,你因此也會有很好的福報的!

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有一大惡,一大善,很能決定我們將來的福氣,運氣

此一大惡,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即是殺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靈最為愛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們殺生奪命,生靈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訴我們,殺生是大惡行,是有惡報的,我們求福求運,此一條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種極大之善行,也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就是孝順父母,孔子說過,孝順父母最難的是“色難”,就是難以對父母和顏悅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對父母以柔心對待,講話輕聲細語,語氣不要凶。

最後,朋友你可以請一些佛學書籍來看下,我們信佛,學佛,不僅僅是燒個香,磕個頭就了事了,我們的福氣,運氣,一方面可以靠菩薩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學習佛法,實踐佛法,去行善積德修來的。

佛學書籍寺廟裡有請,新華書店也有售的。很多經書都很難懂,初學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門的書。

(佛法中談到的人生的歸宿,我們現在是人,那有沒有來世呢,來世會變成什麼?有沒有永恆的生命?另外,來世能幸福嗎?還是痛苦?有沒有既讓自己幸福,又讓所有的眾生能感到幸福的辦法呢?這一點,佛法有詳細的談論)

信佛的人有什麼講究嗎

信佛的人講究的事項還是蠻多的,其中比較常見又重要的講究有:

一、供香的講究,信佛的人經常修持,還有拜佛等等都會用到香的,但是一定不能使用化學香、劣質香等危害香的。最好是使用天然香為佳。因此,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定製一款好點的天然香供奉為好。

二、於佛堂內不得大聲談話、喊叫、或躺、或臥、或跑跳。很多人於佛堂內,口不擇言,大聲談話,或話家常,將佛堂當作菜市場,擾亂清靜,罪過無量。有些佛堂內地上鋪有地毯,甚多人非躺即臥,尤其小孩,一入寬大佛堂內,當作遊玩場,亂蹦亂跳,跑東跑西,大人管不嚴,甚是罪過罪過!

三、佩戴佛吉祥物的講究,佩戴佛吉祥物是為了更得佛加持護佑,但是一定不能隨意佩戴不適當的佛飾物,比如單單一個佛頭佩戴在身,這是不尊重佛的行為,哪還有護佑之說呢。因此,你佩戴佛吉祥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守佛法;這個你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官網定製一款適合你的佛吉祥物。

信佛的人有什麼講究 信佛的人忌諱什麼

貪嗔痴。心很壞,說明不是真學佛,只是掛了個佛教徒的名頭而已。

信佛的人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別人不能去信佛家呢

學佛學成迷信是最可悲的,真正學佛人肯定是心量開闊,恆順眾生,與大家廣結善緣的,為什麼不能去?

信佛教的人總罵人還挖苦人會有什麼報應

淺說因果規律 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它和循環週期輪,宇宙生滅變化法則一起是宇宙人生的三大定律。其中循環是表現;生死愛慾是根本;因果是動力。現代枓學家說,如果沒有因果律,整個宇宙、人類社會將是一片混亂。它也是佛教最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業因,也叫因緣,(緣就是條件);果就是結果,是前因在條件滿足時的必然結果。‘業’就是一切的身、心活動、做為。分身、口、意三個方面。報就是對‘業’的迴應和反作用。即是三因業(身、口、意三方面做為)的善惡所導致的後果。故業就是因,果就是報;業報就是因緣而結的果。 我們凡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甚至動一個念頭都是種因,隨其善惡的性質和份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結果在後邊;遲早總會由自己承擔相應的結果。概括地說種善因得福報,種惡因得苦果。你罵人、人也會罵你,你害人、人必報復你、現在報復不了也會記住你,心裡埋下恨的種子、一有機會條件必報復你。你讚譽人、人也會說你好;你對別人好、使人受益,別人感激你就對你好。正如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一樣恰如其分。 佛說:“行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做人,下品十善做阿修羅;犯上十惡者落地獄,中品十惡墮俄鬼,下品十惡淪畜生”說明十善十惡是六道輪迴形成的業因動力。做的好就往上升騰,做的不好就往下沉淪;六道輪迴是十惡十善應得的結果(報應)。人生本是業報(因果)相續,“無老死也無老死盡”《心經》,不是你老死就沒事了,輪迴無盡;人生不過是借路走一程,借一付皮骨而己。先來後去作主人,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靈魂)便是因果業報的主體,它把一個人前世所做善惡帶到現世來;又把今世所做的善惡帶到後世去。 阿賴耶識,意藏識。它包含蘊藏諸法種子;就像個倉庫,儲存一切前世各種信息。由上世業因到果報;再由果報到下一世的業因;生滅流轉、輪迴不息。人的苦樂、世運的盛衰,都是前面業因所感、所推動。所以佛說:“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意思是:‘因’在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反之,不造做業因;也不會得相應結果。由此可見,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不虛棄、果無白得。正如《涅槃經.矯陳品》所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現實世間鐵律如此;將來的出世間法的規則也是如此。 因果規律,並不是佛陀所規定或製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規律。是宇宙人生的基本規律!佛陀只不過把它的真實揭示出來罷了。印光師說:“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見連諸佛菩薩,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況我們一般人(凡夫),不管你信與不信;都要受因果規律的支配、治栽。 因果貫通三世(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些人看到好人受惡報,惡人得善報;便懷疑因果、懷疑佛法。這是不明因果法則、貫通三世的道理。佛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了我們今生所受的善惡果報,都是自己前世所種業因。是自種因、自受果。而現前身、口、意三業,時時造做的業(事)因,又正是未來應受的(果)報應。前因後果,循環不斷;也沒有絲毫差異。經文中:“又說假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百千劫’是很遙遠的時侯,‘所作業’是自己種下的遠因;遠在百千劫種的業因,並不會自行消失。‘因緣會遇時’是指所種之因,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發生作用、成果。如千百年植物種子,被深埋在土裡都不會壞;即使千百年後,遇水、氣即萌發,成形、成果。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也是植物界公認的因果循環規律。 關於果報的遲早.大體有三種情況:(一)現報......

信佛的人有什麼規矩

一、供香的規矩,信佛的人經常修持,還有拜佛等等都會用到香的,但是一定不能使用化學香、劣質香等危害香的。最好是使用天然香為佳。因此,建議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一款好點的天然香供奉為好。

二、進入佛堂內,不得高視佛面,當即低頭即作禮拜,更不得溜達作觀賞,東張西望我常注意到許多信徒一進入佛堂內,不是在頂禮跪拜,卻在堂內走來走去,又站著堂內正中央,一直高視佛面,像在觀藝術品一樣,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觀佛面,應站立於堂外丈遠而觀之,方合乎禮制也,這點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三、佩戴佛吉祥物的規矩,佩戴佛吉祥物是為了更得佛加持護佑,但是一定不能隨意佩戴不適當的佛飾物,比如單單一個佛頭佩戴在身,這是不尊重佛的行為,哪還有護佑之說呢。因此,你佩戴佛吉祥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守佛法;這個可以同時在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一款適合你的佛吉祥物為好。

相關問題答案
信佛教的人有什麼講究?
接親的人有什麼講究?
聖母教的人有什麼特點?
帶佛珠手串有什麼講究?
佛頭三通有什麼講究?
戴佛珠手串有什麼講究?
優秀的人有什麼特點?
隨和型的人有什麼特點?
屬牛的人有什麼特點?
能移民的人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