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是個什麼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06-19

華羅庚是個什麼樣的人

華羅庚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華羅庚是一個怎樣的人? 15分

雖然他小時候貪玩,但他思維敏捷,愛動腦。還有知錯就改,熱愛數學,會苦心鑽研,善於發現人才。

課文華羅庚是個什麼樣的人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親華瑞棟,開一間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華羅庚出生時,父親已經40歲。40歲得子,夫妻倆把兒子看成掌上明珠,為了給兒子祝福,一生下來就用兩個籮筐扣住了他。華羅庚因此得名。他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便深深愛上了數學。一天,老師出了道“物不知其數”的算題。老師說,這是《孫子算經》中一道有名的算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23!”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當時的華羅庚並未學過《孫子算經》,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餘數都是二,此數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餘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數。”華羅庚不承認自己是天才。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為的是能謀個會計之類的職業養家餬口。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在單調的站櫃檯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他回家鄉一面幫助父親在“乾生泰”這個只有一間小門面的雜貨店裡幹活、記賬,一面繼續鑽研數學。回憶當時他刻苦自學的情景,他的姐姐華蓮青說:“儘管是冬天,羅庚依然在賬臺上看他的數學書。鼻涕流下時,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邊一甩,沒有甩掉,就這樣伸著,右手還在不停得寫……” 那時羅庚站在櫃檯前,顧客來了就幫助父親做生意,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埋頭看書演算起數學題來。有時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顧客,甚至把算題結果當作顧客應付的貨款,使顧客嚇一跳。因為經常發生類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時間久了,街坊鄰居都傳為笑談,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羅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顧客的事情發生,父親又氣又急,說他念“天書”念呆了,要強行把書燒掉。爭執發生時,華羅庚總是死死得抱著書不放。

華羅庚是哪個國家的人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於日本東京病逝。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中文名: 華羅庚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金壇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6月12日

職業: 數學家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信仰: 馬列、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代表作品: 《堆壘素數論》《優選學》《高等數學引論》《從楊輝三角談起》

政治面貌: 中國共產黨員

成就: 華氏定理 華-王方法

名言: 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像華羅庚這樣的中外名人還有誰?

老舍,曹禺,華羅庚,錢學森 ,蘇步青等這些都是從國外學成懷著一腔愛國熱情回來的

華羅庚的個人貢獻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佈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華羅庚在多複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20世紀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裡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 在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 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 華羅庚一生留下了十部鉅著:《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多複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數論導引》、《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著)、《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係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與他人合著)、《優選學》及《計劃經濟範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已列入20世紀數學的經典著作之列。此外,還有學術論文150餘篇,科普作品《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統籌法評話及補充》等,輯為《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出版日期書名作者出版社備註1953年堆壘素數論華羅庚著中國科學院學術類  1957年多複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7年數論導引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8年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卷)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2年從單位圓談起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年指數和的估計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年典型群華羅庚、萬哲先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年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華羅庚著中國工業出版社1964年從楊輝三角談起華羅庚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年統籌方法平話及補華羅庚著中國工業出版社1967年優選法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1年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華羅庚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1985年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華羅庚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華羅庚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科普類 2006年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華羅庚的人物經歷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 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中,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傷寒病,落下左腿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 1929年,華羅庚受僱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瞭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 1931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他自學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3篇論文。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為講師。 1935年,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訪問中國,他注意到華羅庚的潛質,向當時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極力推薦。1936年,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關鍵性的兩年。這時他已經在華林問題(Waring's problem)上有了很多結果,而且在英國的哈代—李特伍德學派的影響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劍橋的時期發表的。其中一篇關於高斯的論文給他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 1937年,他回到清華大學擔任正教授,後來遷至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直至1945年。1939年到1941年,在昆明的一個吊腳樓上,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 1946年2月至5月,他應邀赴蘇聯訪問。同年9月,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1947年,《堆壘素數論》在蘇聯出版俄文版,又先後在各國被翻譯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正教授至1950年。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華羅庚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奔向祖國的懷抱。1950年春,攜夫人、孩子從美國經香港抵達北京,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1952年7月,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成立了數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9月加入民盟。 1953年,他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赴蘇聯訪問。並出席了在匈牙利召開的二戰後首次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以及亞太和平會議、世界和平理事會。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他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於195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並先後出版了中、俄、英文版專著。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同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在新德里召開的“在科學、技術和工程問題上協調”的會議。 文革開始後,正在外地推廣“雙法”的華羅庚被造反派急電召回北京寫檢查,接受批判。華羅庚憑個人的聲譽,到各地借調了得力的人員組建“推廣優選法、統籌法小分隊”,親自帶領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去推廣“雙法”,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科學實驗與實踐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69年,推出《優選學》一書,並將手稿作為國慶20週年的獻禮送給了國務院。 1970年4月,國務院根據周總理的指示,邀請了七個工業部的負責人聽華羅庚講優選法、統籌法。1974年,被“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在法家......

相關問題答案
華羅庚是個什麼樣的人?
羅伯特是個什麼樣的人?
梅蘭芳是個什麼樣的人?
季羨林是個什麼樣的人?
徐悲鴻是個什麼樣的人?
藺相如是個什麼樣的人?
金庸是個什麼樣的人?
后稷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思聰是個什麼樣的人?
孟子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