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上為什麼要有那個後澆帶! ?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建築工程上為什麼要有那個後澆帶!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作用

解決沉降差

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線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荷載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

(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

(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

(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減小溫度收縮

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 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後澆帶混凝土採用比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微膨脹混凝土澆灌密實並加強養護,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形成薄弱部位。

在什麼情況下設定後澆帶 怎麼設?

“後澆帶”是指在現澆整體鋼筋砼結構中,在施工期間留置的臨時性溫度、收縮和沉降的變形縫。後澆帶的留設和其位置皆由設計確定。一、後澆帶的設計要求現設計院設計的後澆帶施工圖不盡相同,現行規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築結構構造圖集中,對後澆帶的構造要求都有詳細的規定。由於這些規範、標準是由不同的專家組編寫,其內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異。(1)後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700-1000mm,現常見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種。(2)後澆帶的接縫形式有平直縫、階梯縫、槽口縫和X形縫四種形式。(3)後澆帶內的鋼筋,有全斷開再搭接,有不斷開另設附加筋的規定。(4)後澆帶砼的補澆時間,有的規定不少於14天,有的規定不少於42天,有的規定不少於60天,有的規定封頂後28天。(5)後澆帶的砼配製及強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級強度等級,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級或提高一級的無收縮砼澆築。(6)養護時間規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幾種時間要求。上述差異的存在給施工帶來諸多不便,有很大的可伸縮性,所以只有認真理解各專業的規範的不同和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性質,靈活可靠地應用規範規定,才能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二、後澆帶的型別後澆帶分沉降後澆帶、收縮後澆帶、溫度後澆帶和伸縮後澆帶四種類型。(1)為解決高層建築與裙房之間的沉降差而設定的後澆施工縫為“沉降後澆帶”。(2)為防止砼凝結收縮開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縫為“收縮後澆帶”。(3)為防止砼因溫度變化造成開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縫為“溫度後澆帶”。(4)為防止因建築面積過大,結構因溫度變化,砼收縮開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縫為“伸縮後澆帶”。三、後澆帶接縫處的斷面形式、鋼筋處理及砼澆築(1)應根據牆板厚度的實際情況決定,一般厚度<300mm的牆板,可做成直縫;對厚度>300mm的牆板可做成階梯縫或上下對稱坡口形;對厚度>600mm的牆可做成凹形或多邊凹形的斷面。(2)鋼筋是保持原狀還是斷開,這要由後澆帶的型別來決定。沉降後澆帶的鋼筋應貫通,伸縮後澆帶鋼筋應斷開,樑板結構的板筋應斷開,但樑筋貫通,若鋼筋不斷開,鋼筋附近的砼收縮將受到較大制約,產生拉應力開裂,從而降低了結構抵抗溫度應力的能力。不同斷面上的後澆帶應曲折連通。(3)後澆帶砼澆築,一般應使用無收縮砼澆築,可以採用膨脹水泥也可採用摻和膨脹劑與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強度至少同原澆築砼相同或提高一個級別。四、施工質量控制後澆帶的連線形式必須按照施工圖設計進行,支模必須用堵頭板或鋼筋網,接縫介面形式在板上裝凸條。澆築砼前對縫內要認真清理、剔鑿、沖刷,移位的鋼筋要復位,砼一定要振搗密實,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應認真處理,提高其自身防水能力。(1)後澆帶處第一次澆築留設後,應採取保護性措施,頂部覆蓋,圍欄保護,防止縫內進入垃圾、鋼筋汙染、踩踏變形,給清理帶來困難。(2)後澆帶兩側的樑板與未補澆砼前長期處於懸臂狀態,所以在未補澆前兩側模板支撐不能拆除,在後澆帶澆築後砼強度達85%以上一同拆除,砼澆築後注意保護,觀察記錄,及時養護。

後澆帶怎麼設定?

後澆帶只能用來消除或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不能直接解決溫度應力的問題,對溫度應力應採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後澆帶的主要作頂在於減少施工階段的結構長度,以減少施工階段的收縮應力和施工階段的差異沉降,但其並不能減少使用階段的溫度應力,不宜使用施工後澆帶解決結構超長的溫度應力問題,習慣上分為伸縮後澆帶和沉降後澆帶。伸縮後澆帶一般間距30~40m,貫通結構的基礎、頂板、底板和牆板,最小寬度800mm,在兩側混凝土澆灌兩個月以後澆灌(防水規範要求42天,高層建築在結構頂板澆築混凝土14天后進行),混凝土標高一般比兩側提高一級。 牆板的鋼筋要求錯開搭接,樑主筋要求貫通。沉降後澆帶除澆築時間和伸縮後澆帶不一樣以外,其餘兩者相同,沉降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根據實測沉降值並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施工。後澆帶的平面位置應結合基礎及其以上結構佈置綜合考慮,宜設定在柱距三等分線附近,以避開上部樓板的最大受力部位。後澆帶應設定在鋼筋最簡單的部位,避免與樑位置重疊,上部框架結構後澆帶可與基礎後澆帶平面位置錯開,但必須在同一跨內,可曲折而行,應注意地下室與上部結構設縫位置的一致性原則。當結構區段長度較大時,採取以下技術技術和施工措施來減少溫度和混凝土收縮對結構的影響:(1) 頂層、底層、山牆和縱牆端開間等溫度變化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佈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佈置,也可另行設定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2) 頂層加強保溫隔熱措施,外牆設定保溫層。(3) 每隔30~40m設定施工後澆帶,頻寬800~1000mm。(4) 頂部設定剛度較小的結構形式,或設定區域性溫度縫,將結構劃分為長度較短的結構。(5) 採用收縮較小的混凝土,減小水泥用量,並加入適當的外加劑。(6) 結構設計中,在結構收縮應力較大的地方給予較大的膨脹應力補償,一般加強帶的寬度為2m,帶之間適當增加適當增加水平構造鋼筋15%~20%。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在什麼情況下設定後澆帶,具體怎麼設定呢

後澆帶不是自己自行留設的,需按設計圖紙中規定耽位置留設

你所說的在澆築砼的過程中所留設的應該叫施工縫

後澆帶的設定及作用

簡單的說

作用:1.解決沉降差和減小溫度收縮影響,防止混凝土的脹縮引起混凝土開裂。

後澆帶通常根據設計要求留設。常用於地下室部分。不分縫。

附: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定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設定後澆帶的位置、距離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設定後澆帶,應考慮止水帶構造。

主要作用有:

1.解決沉降差。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線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並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為什麼筏板基礎不設定後澆帶?

沒有什麼規定說“筏板基礎不準設定後澆帶”或“必須設定後澆帶”!設不設定後澆帶由設計的結構師根據各種情況綜合考慮確定。

3400平方相當於65×52.3,筏板基礎不設沒有什麼錯。

當主樓與裙樓同處一筏板而又不宜設定沉降縫時,或筏板下地基變形有可能不同的兩部分之間,又不宜設定沉降縫時,經計算可能設定後澆帶用避讓來協調地基變形時等情況,宜設後澆帶。

後澆帶是否要額外增加鋼筋由設計的結構師確定。

後澆帶的各種大樣見11G101-3第93及94頁由設計指定。

為什麼要在後澆帶處設定水平止水鋼板

砼之間接茬處澆築不嚴。防止從接茬處滲水。

為什麼後澆帶模板必須獨自設定

樓層後澆帶模板、支撐不得獨自設定。也不得拆下後來搭設。以保證兩邊懸著的樑板不會變形下撓。

有的是為了週轉,而單獨設定支撐,但該跨的樑板底模是不能單拆單搭的。這個‘獨自設定’是有條件的。

板面上為什麼 要設計後澆帶 ?

設定後澆帶可以滿足抗震縫需要、也可以滿足不能連續施工時需要、還有可以減少外應力和溫度應力來控制裂逢

什麼是後澆帶? 20分

後澆帶

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釘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定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相關問題答案
建築工程是做什麼的?
建築工程資料什麼意思?
工程師為什麼要把攔河?
黃工程師為什麼要辭職?
建築工程師證怎麼考?
建築工程資料怎麼做?
建築工程保險怎麼買?
建設工程是指什麼時候?
臉上為什麼會有小紅點?
臉上為什麼會有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