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明節是按公曆來算?不是按中國的農曆呢??? ?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為什麼清明節是按公曆來算?不是按中國的農曆呢???

清明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特別是農村對“清明雨”尤為重視。

“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說:“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淨明潔。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裡說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觸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溫、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在我國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只有清明是以節日的形式出現的。

為什麼清明節是按陽曆算的?難道古代也有陽曆?

節氣“清明”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埂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時間: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為什麼是陽曆 為什麼不是農曆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

清明節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國傳統節日用月亮曆法的農曆不同,其實清明節是一個太陽曆法的公曆日期,固定在公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有些同學問清明節是農曆幾月幾日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清明節的農曆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他是太陽執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曆日期。比方說今年清明節是2016年4月4日,跟農曆沒有關係。

清明節為什麼是陽曆呢

為什麼清明節不用農曆計算?

清明節,公曆(陽曆)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並不固定在4月5日。

為什麼清明節不計陰曆:

“因為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而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清明節即在黃經15度。

太陽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計360度,分為24等份,即24個節氣。

節氣的日期在公曆(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但在農曆(陰曆)中,節氣的日期反而不好確定,而清明則是在公曆(陽曆)中恰好都在每年4月4至6日之間,但不能確定農曆(陰曆)日期。

我國自古至今傳統的24節氣計演算法與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計演算法相吻合,都是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計算和劃分的。”

清明節為什麼按陽曆算

清明節是我國現行八個傳統節日中唯一既不按照陽曆(公曆)也不按照陰曆(農曆)確定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的陽曆(公曆)四月四日或弧四月五日。

為什麼清明節的日期不是陰曆?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氣,是根據每年的春分點來計算的,春分點每過15天會有一個節氣,所以清明在陽曆4月4日至6日之間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陽曆4月5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的。春分點隨地球自轉變化,地球每天的自轉並非24小時,而是23小時56分,每四年就會累計減少一天,從而影響節氣的時間,按照這個規律推,2008、2009年的清明剛好就在4月4日。 4月4日清明2004年和2000年就曾出現過,而4月6日清明則在1939年、1935年等更早年的年份出現過。

為什麼現在的清明節是按公曆日期來過節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陰曆、陽曆之分,單知道在中國用陰曆,在西方用陽曆。

陰曆是按照月相來定義的,也就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然後把那麼12個月(閏年13個)拼一起叫一年。

陰曆的特點是月的意義,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圓。相反的,年就沒有意義(不是指文化),只是月的集合。

陽曆是按照季節來定義的,也就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然後把這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12塊,每塊叫一個月。

陽曆的特點是年的意義,所以每個時段的季節都差不多。相反的,月就沒意義了,只是年的均分。

所以陰曆與陽曆都各有缺陷,而且是一個至今無法完善的缺陷,你會說誰更科學?

在中國古代,對於陽曆的天文知識瞭如指掌,所以才制定了24節氣以跟地球公轉位置對應(每150一個節氣),所以才出現了節氣與陽曆日期能匹配、與陰曆日期卻無法對應的現象,至於有人因此提出陽曆更科學一說,純粹是曆法知識嚴重缺乏的表現。

中國的舊曆法其實不是完全的陰曆,專業術語是“陰陽曆”。純正的陰曆是每12個月一年,所以若干年後會出現一月在暑天的情況。

為了改變這種格局,中國就想出了閏月的方法,一旦陰曆日期超出季節一定範圍,就用閏月將之拖後,使之不會偏離太多,用個時髦的詞語叫“反饋”。

而且舊曆法還加入了24節氣這種方式,巧妙的將陽曆曆法融入到陽曆中,大大的方便了農耕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什麼清明節過的是陽曆

因為清明節就是下雨的季節,但是清明節也不一定會下雨,就像今天就沒下雨,大風,而且陽光明媚的。但是至於前面的那個問題,我就不知道了。

為什麼清明節在公曆過呢?為啥不是陰曆呢?

清明節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所以不一定每年的清明節都是4月4日。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就在清明那一天,每年的清明大致都在陽曆的4月4日至4月6日那天。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太陽跟赤道的角度來定的,因此農曆沒有一定的日子。

麻煩採納,謝謝!

清明節為什麼是陽曆 原來是這樣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固定的農曆日子,而清明節卻沒有。為什麼清明節每年都是用的是公曆時間?

原來,與我國大多傳統節日不同的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是依據太陽執行的軌跡而定,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屬於陽曆的範疇。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清明節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前後僅相差一兩天,而在農曆裡的日期卻變化很大。

據介紹,自清代以來,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由於一年的長度是用太陽的執行定出,二十四節氣也是用太陽的位置定出,每一節氣在每年中的日期變動不大。

但是,一個迴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公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相當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為0.9688天,幾近一天,為修正之,故陽曆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4年會多出2月29日一天。順延的結果,使得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或因閏年之故而提前一日,這都會使節氣的日期發生改變,但日期差異只會在3天內。

相關問題答案
畫彩蛋是為什麼端午節?
為什麼要明白神的旨意?
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
為什麼會有節日?
為什麼清鼻涕流不停?
韓國為什麼過春節?
為什麼女明星都抽菸?
做涼粉為什麼加明礬?
豬為什麼聰明?
為什麼感恩節要吃火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