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去年起國內的煤炭價格出現大幅下跌 ?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為什麼從去年起國內的煤炭價格出現大幅下跌

1.經濟結構調整,煤炭需求不旺;

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需求下降,經濟總體形勢處於轉型升級的調整期。加之外部形勢複雜,內生增長乏力,工業用電量不斷下降。

2.新投火電機組很少,現有機組負荷低;

去年年初以來,受工業用電不足影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華東、華南很多火電廠發電負荷機組也只有60%左右,部分電廠用電負荷只有30-40%,達不到滿負荷運轉,耗煤量較低,促使電廠對國內煤炭只維持剛性拉運,確保庫存不至於下降的過快而已。

3.國家控制高耗能企業發展,發展清潔能源;

隨著環保壓力加大,政府對高汙染、高耗能企業整治力度加大。據瞭解,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均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積極關停小水泥、小冶金等高汙染企業,減少了用煤需求和用電需要。

4.進口煤繼續衝擊國內市場;

從去年年初開始,《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辦法規定了嚴格的環保指標,提高了煤炭進口門檻,新增微量元素檢測;同時,規定檢測不合格的直接退回,對進口煤形成一定遏制。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進口貿易商逐漸熟悉了進口煤的流程,繼續進口的決心沒有改變;加之很多電廠已經適應了進口煤的燃用,大唐、粵電等電廠繼續增加進口煤數量。進口煤仍然會繼續衝擊著國內煤炭市場。

5.降價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降價促銷一般是國內煤炭企業加強市場競爭、爭取使用者的一個主要手段,既能夠抵禦同行業的競爭,也能同進口煤做競爭。沿海煤炭市場的每次降價行為,一般都是中小型貿易商和發煤企業搶先降價促銷,造成神華、同煤、中煤等大礦煤炭大量壓港。隨後,大礦也開始降價,參與競爭;造成價格整體下降;而小型發煤企業繼續降價,大型煤礦也積極跟上,形成了攀比降價的惡性迴圈。去年以來,為爭取有限的使用者市場,各大家發煤企業,不斷採取價格優惠政策,推出價格疊加包 ,開啟市場銷路,增加銷售量,確保市場份額不會縮小,助推了價格的持續下落。

6.鐵路繼續大規模運輸,加重市場壓力;

大秦線隸屬於鐵總公司,與港口之間只是協作關係。太原路局將秦皇島、曹妃甸、京唐港、國投京唐等配套港口場存打到高位的決心一直沒變。因此,全力向港口方向供煤,增加車流,促使港口高庫存成為常態,相應加重了市場供大於求壓力。

7.港口能力提高,超過下游實際需求水平。

煤炭行業為什麼持續不景氣?為什麼煤炭價格下降?

1用電企業減少,由於房地產不景氣,帶動一系列的用電大戶分分停產減產,(鋼廠,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這些都是用電大戶,能佔到工業用電的3成以上。

2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進口煤大量衝擊國內市場,原來100美元一噸合人民幣800多,現在才合到600多,而且海運運力強大價格便宜,一艘凱普級的貨船就是16萬噸。

3產能過剩,前兩年的煤炭熱,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煤炭行業。

4大量新興能源替代原有能源企業,核電,風電,太陽能一些新興環保能源這兩年大幅度的建廠,使用。

目前煤炭價格為什麼下跌

市場供大於求,煤炭黃金十年時(2002年-2012年)很多大型煤礦引入了大型裝置,自動化程度提高了出煤效率也提高了,加上國家對煤炭資源整合,巨無霸煤炭企業越來越多,而市場增長速度卻沒有生產速度大,加上國家經濟放緩,國際經濟低迷,以及進口煤炭價格的衝擊,國內煤炭價格才一路走低。一句話,還是供求關係決定煤炭價格下跌。

具體你可以去中國民用煤交易網瞭解一下,希望可以幫幫助到你

試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煤炭價格下降

你好 保利電商淘煤網很高興為您解答

煤炭供給大與需求,出現買方市場

煤炭下游企業發展緩慢,需求量不足

新型清潔能源發展迅速威脅傳統煤炭地位。

等等。。。。。請登入煤炭資訊交易網瞭解更多煤炭市場新聞政策分析。

煤炭價格會一直下跌嗎

不會的,低於成本就不跌了

煤炭價格為什麼突然上漲

怎麼是突然上漲呢,我看是慢慢漲上來的。

基本面看不支援繼續上漲。煤價在500元上方煤企賺的是鉢滿罐滿的。現在已經有很多資金再次進入煤礦,國企在這麼高的煤價情況下也不會有動力限產能的。現在媒體的引導都是“限產能”、“限產能”,是的,政府去產能的計劃持續到2020年呢,想想現在才去產能了1年而已,目前煤產能是過剩的,還是嚴重過剩的。

會突然上漲就會突然下跌。

今年500元/噸的綠色下限是保不住的。

煤炭價格回落的原因有哪些

國家去產能調控的結果。

煤企年度協議的簽訂,價格的確認做了支撐。

用煤企業觀望,市場需求不高等因素。

煤炭價格到底由什麼決定及未來走勢預測

接下來由“易煤網”通過相關資料為您詳細分析:我國的煤炭價格總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93年到1995年。其間1993年到1994年國家分兩步放開了煤炭價格。由於煤炭、電力企業改革的不同步,價格爭議不斷,從1994年國家又開始對電煤“放而不開”,確定電煤價格上漲幅度,進一步明確了對全國電煤實行指導價。

第二階段是1996年到2001年。其間國家試圖建立一種“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對電價實行的是“順價”政策,即國家確定一個煤炭指導價,電力價格相應提高,使電力企業消化因煤價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但在實際操作中並末真正“聯動”。1997年以來,計劃內電煤價格下跌,按照“煤電價格聯動”設計的初衷,電價應該下調,然而實際上是,電價在1994年至2001年的7年中只漲不落,電煤價格卻一路下滑,“煤電價格聯動”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階段,是從2002年到2004年6月。國家從2002年起取消了電煤指導價,實行市場定價。其間,由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對煤炭的需求增長,煤炭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但電價沒有放開,電煤供應沒有完全走向市場,國家不得不在每年的煤炭訂貨會上對煤電兩個行業進行協調,又在取消“指導價”後出現了“協調價”,雖然在實際操作中有“計劃”和“市場”兩種價格,但並末用“檔案”的形式確定下來。

第四階段,是從2004年至今,國家重新啟動“煤電價格聯動”,並形成一整套政策和機制。此次“煤電價格聯動”是源於國辦發[2004]47號文。47號檔案最大突破是“電煤價格不分重點內外,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此後出臺的“煤電價格聯動”方案出是電價隨著煤價動。從此,煤價完全市場化。在隨後的幾年中,由於煤炭價格的過快上漲,雖然發改委屢次出臺《電煤價格臨時性干預通知》,但對市場煤炭價格的約束力越來越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從1993年煤炭價格逐步放開到現在,我國煤炭市場一直存在重點煤炭訂貨合同價格(計劃價)與煤炭交易合同價格(市場價)兩種價格形式,絕大部分時段是市場價高於計劃價。由於市場價更能反映煤炭市場真實的供給和需求情況,我們以市場價作為分析的物件。

以經濟學最基本的規律來看,供求關係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化的根本因素。煤炭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類商品,同樣符合這一基本規律。那麼,要研究煤炭價格走勢,就要從煤炭的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拉動煤炭需求增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的增長。專業人士對經濟增長進行分析普遍採用的GDP增長率的資料,考慮到中國GDP統計的種種弊端,比如其真實性問題就經常為人所詬病,我們選取了與經濟增長聯絡最為密切的發電量的資料。因為電力不存在庫存的情況,造假的可能性最小,也是最為真實的經濟資料。

炭供給量的增長主要取決於新增煤炭產能的增加,即新煤礦的投產,或老煤礦通過技改提升產能,這一切均可以通過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其增長率反映出來。

成本的增加並不直接影響煤炭的價格,而是通過影響煤炭的供給來影響價格。價格低於成本,煤礦陷入虧損,自然就會減少投資,甚至於停產,以減少虧損,供給減少到一定程度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上升。價格高於成本,投資者有利可圖,自然會加大煤礦投資,供給自然會增加,供給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現供過於求,價格下跌。

煤炭行業是高危行業,特別是大多數從事地下開採的煤炭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都會造成重大傷亡,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國家對煤礦安全事故極為重視。如果發生一次重大煤炭事故,該區域的大部分煤礦都會被強制進行一段時間的停產整頓。由於煤炭行業的地域性較強,這種停產整頓在短期內會嚴重影響該區域的煤炭供給,進而影響短期內的煤炭價格走勢。

煤炭價格市場化之後,......

2016年入冬以後煤炭價格會下降嗎?

應該不會吧。冬天不是更加需要煤炭嗎?

相關問題答案
月亮為什麼從東邊升起?
林一為什麼能去美國?
為什麼要去美國讀高中?
去英國為什麼要去酒吧?
國民黨為什麼失去大陸?
為什麼要去日本工作?
開封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果敢為什麼不併入中國?
潮汕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包頭為什麼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