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率的計算公式 ?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勞動生產率的計算公式

目前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工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勞動生產率是怎麼計算的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餘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價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範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1〕工業中間投入的定義

工業中間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服務費用包括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工業、農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的服務費用和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保險、金融、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務費用。

2〕工業中間投入的確定須遵循的原則:

一是必須是從外部購入的,並已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以及自制品的價值;

二是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轉移價值;

三是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必須是已經計入了工業總產值中的價值。

3〕工業中間投入的分類

工業中間投入按企業支付的物件可分為中間物質投入和中間勞務投入兩部分。

a.中間物質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外購的各種物質產品的價值和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務費用,包括外購的並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向外單位支付的運輸費、郵電費、加工費、修理費、倉儲費等。

b.中間勞務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中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各種服務費用,這些費用構成非物質生產部門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廣告費、保險費、職工教育費、差旅費等。

工業中間投入按照具體內容,分為直接材料廠、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類。

a.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用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資料可直接取自會計產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業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設定成本核算科目,則可從會計“生產成本”科目的供方發生額中,將屬於直接材料消耗的專案彙總取得。

b.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運輸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租賃費、差旅費、保險費等。可從會計“製造費用”科目中查詢計算......

全年勞動生產率怎麼計算

勞動生產率——就是勞動者的生產效果或能力。

【注意】

① 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計算。如:10件/小時;二是用單位產品中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如:2小時 /件。

② 兩種型別:

個別勞動生產率——是指個別企業、個別勞動者生產某種產品的效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部門、某一行業生產某種產品的效果或能力。

實物勞動生產率 是指根據某種產品實物量計算的平均每一職工(或工人)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這是通過產品實物來反映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勞動效率指標。我國目前有全員實物勞動生產率(通稱全員效率)和工人實物勞動生產率兩個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全員實物勞動生產率(全員效率)

=

產品產量/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工人實物勞動生產率

=

產品產量/生產工人(包括學徒)平均人數

計算實物勞動生產率的產品產量,是報告期生產的,並符合質量標準或合同規定的合格產品產量。不包括不合格品和廢品的數量。

人均勞動生產率的計算

年總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計算勞動生產率的平均人數如何計算?

計算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指標就是企業全年實現的增加值/從業人員平均數,只知道總產值和銷售總值是不行的,實際操作起來計算企業增加值=本年計提的折舊+本年計提的應付職工薪酬+本年應交的增值稅+利潤總額。

“工業勞動生產率”怎麼計算?

全員勞動生產率

是指根據產品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職工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它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其計算公式為: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川

除了計算工業,還可計算其它行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了計算的可比性,各年的資料均應按價格換算係數換算成同一價格計算。

zhidao.baidu.com/question/21116853.html?si=4

請問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

生產企業勞動生產率的計算公式有兩種說法:

工業產值/全年平均人礌

工業增加值//全年平均人員

企業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分兩種:一種是全員勞動生產率,另一種是人均勞動生產率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人均勞動生產率=年總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希龔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問題答案
全員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頻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什麼是個別勞動生產率?
勞動生產率是指?
比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總資產如何計算公式?
怎麼求容積的計算公式?
勞動生產總值如何計算?
流動比率如何計算公式?
產量指數怎麼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