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管理包括什麼內容? ?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網路安全管理包括什麼內容?

網路安全管理是一個體系的東西,內容很多

網路安全管理大體上分為管理策略和具體的管理內容,管理內容又包括邊界安全管理,內網安全管理等,這裡給你一個參考的內容,金牌網管員之網路資訊保安管理,你可以瞭解下:

www.ean-info.com/2009/0908/100.html

同時具體的內容涉及:

一、資訊保安重點基礎知識

1、企業內部資訊保護

資訊保安管理的基本概念:

資訊保安三元組,標識、認證、責任、授權和隱私的概念,人員角色

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標:

安全威脅和系統脆弱性的概念、資訊系統的風險管理

2、企業內部資訊洩露的途徑

偶然損失

不適當的活動

非法的計算機操作

黑客攻擊:

黑客簡史、黑客攻擊分類、黑客攻擊的一般過程、常見黑客攻擊手段

3、避免內部資訊洩露的方法

結構性安全(PDR模型)

風險評估:

資產評估、風險分析、選擇安全措施、審計系統

安全意識的培養

二、使用現有安全裝置構建安全網路

1、內網安全管理

內網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內網安全管理實現的主要功能:

軟硬體資產管理、行為管理、網路訪問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補丁管理、對各類違規行為的審計

2、常見安全技術與裝置

防病毒:

防病毒系統的主要技訂、防病毒系統的部署、防病毒技術的發展趨勢

防火牆:

防火牆技術介紹、防火牆的典型應用、防火牆的技術指標、防火牆發展趨勢

VPN技術和密碼學:

密碼學簡介、常見加密技術簡介、VPN的概念、VPN的分類、常見VPN技術、構建VPN系統

IPS和IDS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分類及特點、IDS結構和關鍵技術、IDS應用指南、IDS發展趨勢、入侵防禦系統的概念、IPS的應用

漏洞掃描:

漏洞掃描概述、漏洞掃描的應用

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模型、標識和認證、口令、生物學測定、認證協議、訪問控制方法

儲存和備份:

資料儲存和備份技術、資料備份計劃、災難恢復計劃

3、安全裝置的功能和適用範圍

各類安全裝置的不足

構建全面的防禦體系

三、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1、安全策略的實現

安全策略包含的內容

制定安全策略

人員管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對物理安全的威脅

對物理安全的控制

3、安全資訊系統的維護

安全管理維護

監控內外網環境

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在網路上傳輸資訊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人為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路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網路安全管理要注意的有:路由(配置ACL),交換(繫結埠、MAC)的安全設定等,做好防止路環,泛洪的防範等;ASA的設定等。

網路安全管理大體上分為管理策略和具體的管理內容,管理內容又包括邊界安全管理,內網安全管理等。

具體的內容涉及:

一、資訊保安重點基礎知識

1、企業內部資訊保護

資訊保安管理的基本概念:

資訊保安三元組,標識、認證、責任、授權和隱私的概念,人員角色

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標:

安全威脅和系統脆弱性的概念、資訊系統的風險管理

2、企業內部資訊洩露的途徑

偶然損失

不適當的活動

非法的計算機操作

黑客攻擊:

黑客簡史、黑客攻擊分類、黑客攻擊的一般過程、常見黑客攻擊手段

3、避免內部資訊洩露的方法

結構性安全(PDR模型)

風險評估:

資產評估、風險分析、選擇安全措施、審計系統

安全意識的培養

二、使用現有安全裝置構建安全網路

1、內網安全管理

內網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內網安全管理實現的主要功能:

軟硬體資產管理、行為管理、網路訪問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補丁管理、對各類違規行為的審計

2、常見安全技術與裝置

防病毒:

防病毒系統的主要技術、防病毒系統的部署、防病毒技術的發展趨勢

防火牆:

防火牆技術介紹、防火牆的典型應用、防火牆的技術指標、防火牆發展趨勢

VPN技術和密碼學:

密碼學簡介、常見加密技術簡介、VPN的概念、VPN的分類、常見VPN技術、構建VPN系統

IPS和IDS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分類及特點、IDS結構和關鍵技術、IDS應用指南、IDS發展趨勢、入侵防禦系統的概念、IPS的應用

漏洞掃描:

漏洞掃描概述、漏洞掃描的應用

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模型、標識和認證、口令、生物學測定、認證協議、訪問控制方法

儲存和備份:

資料儲存和備份技術、資料備份計劃、災難恢復計劃

3、安全裝置的功能和適用範圍

各類安全裝置的不足

構建全面的防禦體系

三、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1、安全策略的實現

安全策略包含的內容

制定安全策略

人員管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對物理安全的威脅

對物理安全的控制

3、安全資訊系統的維護

安全管理維護 監控內外網環境

網路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哪些內容

網路安全管理措施:

一、注重思想教育,著力提高網路安全保護的自覺性。

1、用思想教育啟迪;

2、用環境氛圍薰陶;

3、用各種活動深化。

二、建立完善機制,努力促進網路安全操作的規範性。

1、著眼全面規範,建立統攬指導機制;

2、著眼激發動力,健全責任追究機制;

3、著眼發展要求,建立研究創新機制。

三、緊扣任務特點,不斷增強網路安全管理的針對性。

1、加強網路資訊保安檢查;

2、加強網路資訊保安教育培訓;

3、加強網路資訊日常維護管理。

網路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從資訊系統安全防護技術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內聯網資訊系統的一些重要資訊互動, 可以採用專用的通訊線路(特別是採用沒有電磁洩漏問題的光纜)來防止資訊在傳輸的過程中被非法截獲。一些重要資訊應進行加密後傳輸,

可以進一步防止被截獲資訊的有效識別。這些技術主要為了保證資訊的機密性。

2) 網路和系統隔離(防火牆等) 防火牆可以隔離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 使得所有內外網之間的通訊都經過特殊的檢查以確保安全。

對一些特別主特別服務可以採用包裝代理技術(如Wrapper等), 隔離使用者對系統的直接訪問, 加強系統的安全性。

3) 網路和系統安全掃描 網路安全掃描和系統掃描產品可以對內部網路、作業系統、系統服務、以及防火牆等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檢測,

即時發現漏洞給予修補, 使入侵者無機可乘。

4) 安全實時監控與入侵發現技術 資訊系統的安全狀況是動態變化的, 安全實時監控系統可以發現入侵行為並可以調整系統進行及時的保護反應。

5) 作業系統安全加固 採用B級系統替代傳統的C級系統是解決系統安全問題的比較根本性的措施。考慮到可用性和經濟性的原則,

可以首先考慮在最敏感的伺服器和網路隔離裝置上採用B級系統。

6) 資料庫系統和應用系統安全加固 在要害資訊系統的伺服器中採用B級作業系統, 並配備B級資料庫管理系統, 將應用、服務都建設在B級的基礎上。這樣整個資訊系統惡性迴圈才有比較根本性的保障。


7) 可生存技術 可生存性是指在遭受攻擊, 發生失效或事故時, 仍能及時完成服務使命的能力。主要是指健康性、適應性、多樣性、進化性和恢復性。

8) 加強安全管理技術 資訊系統安全問題中最核心的問題是管理問題。"人"是實現資訊系統安全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加強人員安全培訓,

制訂安全管理規範。同時, 要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自動化管理。

我是在戴威爾網路安全培訓學習網路安全的,多多少少了解一點 呵呵 希望對你寫論文有幫助吧 ^_^

網路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

1. 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工作人員的維護網路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覺性。2. 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使用者自覺遵守和維護《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網路安全知識。3. 加強對單位的資訊釋出和BBS公告系統的資訊釋出的稽核管理工作,杜絕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出現。4. 一旦發現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資訊網路安全的活動的:(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資訊網路或者使用計算機資訊網路資源;(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資訊網路中儲存、處理或者傳輸的資料和應用程式進行刪除、 修改或者增加;(四)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式的;(五)從事其他危害計算機資訊網路安全的活動。做好記錄並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5. 在資訊釋出的稽核過程中,如發現有以下行為的:(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凶殺、恐怖、教唆犯罪(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6.接受並配合公安機關的安全監督、檢查和指導,如實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安全保護的資訊、資料及資料檔案,協助公安機關查處通過國際聯網的計算機資訊網路的違法犯罪行為.資訊釋出登記制度1. 在信源接入時要落實安全保護技術措施,保障本網路的執行安全和資訊保安;2. 對以虛擬主機方式接入的單位,系統要做好使用者許可權設定工作,不能開放 其資訊目錄以外的其他目錄的操作許可權。3. 對委託釋出資訊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登記並存檔。4. 對信源單位提供的資訊進行稽核,不得有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出現。5. 發現有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情形的,應當保留有關原始記錄,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資訊內容稽核制度一、必須認真執行資訊釋出稽核管理工作,杜絕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 管理辦法》的情形出現。二、對在本網站釋出資訊的信源單位提供的資訊進行認真檢查,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洩露國家祕密,侵犯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的內容出現。三、對在BBS公告板等釋出公共言論的欄目建立完善的稽核檢查制度,並定時檢查,防止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言論出現。四、一旦在本資訊港發現使用者製作、複製、查閱和傳播下列資訊的:1. 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2.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3. 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4.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5. 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6. 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凶殺、恐怖、教唆犯罪7.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8. 損害國家機關信譽9. 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10.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刪除本網路中含有上述內容的地址、目錄或者關閉伺服器。並保留原始記錄,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使用者備案制度一、使用者在本單位辦理入網手續時,應當填寫使用者備案表。二、公司設專人按照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單位備案表的通知》的要求,在每月20日前,將濟南地區本月因特網及公眾多媒體通訊網(網外有權部分)新增、撤消使用者的檔案材料完整錄入微機,......

怎麼樣才能做好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工作

在當今的計算機網路時代,資訊作為一種重要資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資訊保安問題主要包括資訊洩露和資訊丟失,因此,對資訊資產進行妥善管理和保護非常重要。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已普遍應用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同時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所謂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裡,資料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裝置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使資料免於被破壞和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資訊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1計算機資訊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1.1計算機資訊輻射產生的資訊洩露計算機及其附屬電子裝置在工作時能把寄生電磁訊號或諧波輻射出去,產生電磁輻射。這些電磁訊號若被接收下來,經過提取處理,就可恢復出原資訊,造成資訊洩密。利用網路系統的電磁輻射獲取情報,比用其他方法獲取情報更為及時、準確、廣泛、連續且隱蔽。計算機資訊輻射洩露,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被處理的資訊會通過計算機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向空中發射,稱為輻射發射;二是這種含有資訊的電磁波經電源線、訊號線、地線等導體傳送和輻射出去,稱為傳導發射。計算機電磁輻射尤其以帶陰極射線管的視訊顯示器最為嚴重,螢幕上顯示的資訊,在很遠的地方用相應的裝置,不需要複雜的分析技術就可以直接接收下來。1.2計算機儲存介質產生的資訊洩露計算機儲存介質儲存的大量的資訊,包括各種保密資訊,實際上成為一種以資訊形式出現的資產。計算機儲存介質在儲存、傳遞資訊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偽造、竊娶銷燬等不法行為的威脅。由於計算機儲存介質具有資訊儲存量大、複製容易且不留痕跡的特點,洩密的隱患相當大。計算機儲存介質洩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使用過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術,儲存在介質中的祕密資訊在聯網交換時被洩露或被竊取,或儲存的祕密資訊在進行人工交換時洩密。二是U盤、光碟等外儲存介質很容易被複制。三是計算機出故障時,存有祕密資訊的硬碟不經處理或無人監督就帶出修理,或修理時沒有懂技術的人員在場監督,而造成洩密。四是介質失竊,存有祕密資訊的硬磁碟等介質被盜就會造成大量的資訊外洩,其危害程度將是難以估量的。1.3網路產生的資訊洩露由於計算機網路結構中的資料是共享的,主機與使用者之間、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通過線路聯絡,就存在許多洩密漏洞。一是計算機聯網後,傳輸線路大多由載波線路和微波線路組成,這就使計算機洩密的渠道和範圍大大增加。網路越大,線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輸送資訊的區域也越廣,擷取訊號的條件就越便利,竊密者只要在網路中任意一條分支通道上或某一個節點、終端進行擷取,就可以獲得整個網路輸送的資訊。二是黑客利用網路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網路攻擊,通過進入聯網的資訊系統進行竊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馬技術,對網路進行控制。1.4管理不善產生的資訊洩露或丟失一是無知洩密。由於不知道計算機的電磁波輻射會洩露祕密資訊,計算機工作時未採取任何措施,因而給他人提供竊密的機會;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時,會造成存在本地機上的資料和檔案被黑客竊走。二是違反規章制度洩密。如將一臺發生故障的計算機送修前對資料不處理,造成祕密資料被竊;或思想麻痺,疏於管理,造成資料丟失等。三是故意洩密。競爭對手常常採用非法手段籠絡工作人員,竊取資訊系統的祕密。四是資訊丟失。如未經授權的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輕而易舉地瀏覽其他部門檔案和資料,從而使得機密資料被洩露。另外,資料大量集中儲存於介質中,一旦發生火災、水災、被盜之類......

資訊網路安全的資訊網路安全管理內容

資訊網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有主要領導負責的逐級安全保護管理責任制,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安全員,各級職責劃分明確,並有效開展工作;明確執行和使用部門或崗位責任制,建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在職工群眾中普及安全知識,對重點崗位職工進行專門培訓和考核;採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安全保護工作有檔案記錄和應急計劃;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和風險分析和安全隱患整改;實行資訊保安等級保護制度。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網路安全知識網際網路產業穩定發展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是關鍵

網路安全問題接踵而至,給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經濟籠上了一層陰影,造成鉅額損失。可以說,網際網路要持續快速發展就不得不趟過安全這道彎。

如果說高高上揚的納斯達克股使人們看到泡沫背後的網路魔力的話,那麼接連不斷的網路安全事件則讓人們開始冷靜地思考魔力背後的現實——網路遊戲玩家裝備被盜事件層出不窮;網站被黑也是頻繁發生;一波又一波的病毒“衝擊波”則讓網際網路使用者們戰戰兢兢。黑客、病毒已經成為時下充斥網路世界的熱門詞語,它們輪番的攻勢使本不堅固的網際網路絡越發顯得脆弱。這就告訴我們:人們在享受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資訊的同時,必須認真對待和妥善解決網路安全問題。

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95%的與因特網相聯的網路管理中心都遭到過境內外黑客的攻擊或侵入,受害涉及的覆蓋面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據國際網際網路保安公司symantec2002年的報告指出,中國甚至已經成為全球黑客的第三大來源地,竟然有6.9%的攻擊國際網際網路活動都是由中國發出的。另一方面從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日常監測結果來看,計算機病毒呈現出異常活躍的態勢。在2001年,我國有73%的計算機曾感染病毒,到了2002年上升到近84%,2003年上半年又增加到85%。而微軟的官方統計資料稱2002年因網路安全問題給全球經濟直接造成了130膽美元的損失。

眾所周知,安全才是網路的生存之本。沒有安全保障的資訊資產,就無法實現自身的價值。作為資訊的載體,網路亦然。網路安全的危害性顯而易見,而造成網路安全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是使用者觀念上的麻痺,缺乏相應的警惕性,而這種觀念的結果就是管理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更談不上具體的網路安全防範措施和防範意識。由於使用者對網路安全存在被動和一勞永逸的意識,在出現網路安全問題時,並不知道該採取什麼措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資訊保安。大多數人認為,用幾種防毒軟體和防火牆就能保障網路資訊的安全,雖然這種做法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並不能保障網路的絕對安全。可見,要想有效地解決網路安全問題,首要的就是使用者要重視安全問題和提高安全意識,在思想意思上為網路築起一道“防護牆”。

其次,我國的網路安全裝置大部分都是進口的,還沒有我們自己的核心產品。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對國外企業網路安全產品的依賴性,對我國的網路資訊保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發能力,提高我國網路安全實際操作能力。

《網路安全管理條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網路安全管理條例》具體內容有 1. 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工作人員的維護網路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覺性。 2. 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使用者自覺遵守和維護《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網路安全知識。 3. 加強對單位的資訊釋出和BBS公告系統的資訊釋出的稽核管理工作,杜絕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出現。 4. 一旦發現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資訊網路安全的活動的:(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資訊網路或者使用計算機資訊網路資源;(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資訊網路中儲存、處理或者傳輸的資料和應用程式進行刪除、 修改或者增加;(四)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式的;(五)從事其他危害計算機資訊網路安全的活動。做好記錄並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5. 在資訊釋出的稽核過程中,如發現有以下行為的:(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凶殺、恐怖、教唆犯罪(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將一律不予以釋出,並保留有關原始記錄,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6. 接受並配合公安機關的安全監督、檢查和指導,如實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安全保護的資訊、資料及資料檔案,協助公安機關查處通過國際聯網的計算機資訊網路的違法犯罪行為. 資訊釋出登記制度。 1. 在信源接入時要落實安全保護技術措施,保障本網路的執行安全和資訊保安; 2. 對以虛擬主機方式接入的單位,系統要做好使用者許可權設定工作,不能開放 其資訊目錄以外的其他目錄的操作許可權。 3. 對委託釋出資訊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登記並存檔。 4. 對信源單位提供的資訊進行稽核,不得有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出現。 5. 發現有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情形的,應當保留有關原始記錄,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資訊內容稽核制度 一、必須認真執行資訊釋出稽核管理工作,杜絕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 管理辦法》的情形出現。 二、對在本網站釋出資訊的信源單位提供的資訊進行認真檢查,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洩露國家祕密,侵犯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的內容出現。三、對在BBS公告板等釋出公共言論的欄目建立完善的稽核檢查制度,並定時檢查,防止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言論出現。 四、一旦在本資訊港發現使用者製作、複製、查閱和傳播下列資訊的: 1. 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2.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3. 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 4.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5. 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6. 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凶殺、恐怖、教唆犯罪 7.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8. 損害國家機關信譽 9. 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 10.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刪除本網路中含有上述內容的地址、目錄或者關閉伺服器。並保留原始記錄,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使用者備案制度 一、使用者在本單位辦理入網手續時,應當填寫使用者備案......

網際網路資訊內容安全管理涉及到那些方面

普通人能夠涉及到的就是內容了,比如說你日常看到的帖子,圖片,視訊,文字,都是屬於這個範疇,再高階一點的是技術,比如說翻過牆頭(你懂的)

具體的內容安全分的比較細,色情、血腥、違禁品、不良資訊等等等等,這個沒辦法在知道里面說,想要了解的話可以私信我

相關問題答案
資產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醫院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生產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合同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運營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營銷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緒論課包括什麼內容?
車險包括什麼內容?
中國地形包括什麼內容?
辦公軟件包括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