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原因 ?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中日戰爭原因

那個百度搜的聽不懂人話...叫他簡單點...對外擴張...把矛盾引向中國...

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 5分

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和市場都不足,必然要侵略擴張;軍國主義遺留;法西斯勢力推動。

甲午中日戰爭發動的原因和目的?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由於日本國內本身的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

中日戰爭什麼原因開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七七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從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1937年,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竟開始攻擊中國駐軍,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當華北戰事一天天擴大的時候,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在上海發動了進攻。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盧溝橋上的中國守軍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全面侵華,在中國建立殖民統治,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推行的方針。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在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迅速走上了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並制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侵略物件的所謂“大陸政策”。本世紀初葉,日本於日俄戰爭後取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擴大殖民勢力,屯駐關東軍,設立殖民機構“南滿鐵路公司”,把東北作為對中國殖民擴張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極力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日本妄圖鯨吞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內地。一次大戰後,日本企圖通過加緊掠奪中國、朝鮮和其他亞洲國家,擺脫政治、經濟危機,在1927年的“東方會議”上對侵略中國問題進行了精心策劃。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我國東北發動突然襲擊,3個多月就佔領東北全境。翌年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 ),並攻佔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在華北搞所謂“自治運動”,妄圖長期佔領這些地區。1936年日本製定的總體戰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後, 日本舉行了一次“將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將官交代了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的戰爭部署。此後,日本增兵中國東北,抽調精銳部隊關東軍進駐平津一帶,頻繁舉行軍事演習進行挑釁,伺機挑起戰爭。 1937年7月3日,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向日本政府提議立即給中國以打擊,隨即於7月7日發動了“蘆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7月9日,中日雙方交戰部隊曾達成口頭停火協議。但同時,日本乘機從中國東北和朝鮮抽調2萬多軍隊和百餘架飛機投入華北地區。7月17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制定了《在華北行使兵力時對華戰爭指導綱要》,日本政府決定動員40萬兵力,妄圖用武力滅亡中國。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熱烈響應,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被迫於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宣佈對日作戰。

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流血犧牲、艱苦抗戰,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0分

朝鮮東學黨起義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導火線(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國力逐漸強盛。

2、本國故土面積狹小,資源貧乏,造成原料供應不足;壟斷資本家有的由舊式封建特權商人轉化而來,有的本身是大地主,封建剝削殘餘大量存在,勞動人民生活貧困,造成國內市場狹小。

3、其次,日本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一開始就受國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壓迫。由此,代表軍閥、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天皇政權更具有強烈的侵略性和野蠻性。日本統治集團急需通過對外侵略擴張以轉移國內矛盾,爭奪國外市場。

3它們極力發展軍國主義,大力推行侵略擴張的大陸政策,迅速走上了“徵韓侵華”的道路,

4、這一時期的中國國家腐敗不堪,國力衰弱。

這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⑴日本方面:①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日本為了擺脫資本主義發展中的矛盾,制訂了“徵韓侵華”的大陸政策。⑵中國方面:①鴉片戰爭後,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甲午戰爭爆發前,清政府寄希望於各國“調停”,而不認真備戰。結果,“調停”均告失敗。⑶帝國主義列強方面: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日戰爭中國取得最後升級的原因是什麼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雖然不敵日本軍隊,但中國的戰略家勝過了日本的戰略家,這是中國能取得最後勝利的最重要因素。主要還是全中國共同團結抗戰的結果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四、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俯原因

五、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是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六、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七、封建政權買辦化導致妥協投降是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相關問題答案
中日戰爭原因 ?
甲午中日戰爭根本原因?
日本如何看待中日戰爭?
海灣戰爭原因?
中印戰爭的真正原因?
中東戰爭的根本原因?
抗日戰爭的根本原因?
抗日戰爭勝利根本原因?
中東戰爭的原因?
中法戰爭的爆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