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天才都是左撇子。。。。 ?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為什麼大多數天才都是左撇子。。。。

在大多數人用右手的世界裡,偏用左手的左撇子註定引人矚目。關於左撇子的說法,也因此多種多樣:有人說左撇子更聰明,左撇子更多情;有的人卻認為左撇子有點笨,甚至認為左撇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當我們身邊不斷出現左撇子,甚至您本人就是一個左撇子的時候,疑問就會陡然而生: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左撇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南京四五四醫院骨創外科副主任醫師陳約東,就是一位左撇子。作為一位外科醫生,慣用左手會不會影響到手術?記者得知他是左撇子的訊息時,立刻想到了這個問題。 “從小就習慣用左手了,吃飯時拿筷子是左手,最初拿筆寫字也是左手。做起活來,別人是右手方便,我是左手方便。”一說起自己的左撇子,陳約東就笑了,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由於他是左手用筷子,而其他人是右手拿筷子,常常發生筷子“打架”的事情。 而上了醫科大學尤其是開始實習後,陳約東發現,對於一個外科醫生來講,左撇子會帶來很多麻煩。“很多醫療器械,像鉗子、鑷子、剪刀等,大都是按照習慣使用右手來設計製作的,對於左撇子來說,用這些醫療器械有時非常不順手。”陳約東說。 “在開腹等外科手術時,主刀醫生基本上是站在病人的右側,用右手拿手術刀手術,左手輔助,這樣非常順手。如果是左撇子,用左手拿手術刀手術,右手輔助,就顯得非常彆扭。因為外科手術都是主刀和助手協作的,右手刀左手鉗或鑷,如果左撇子左手用刀,由於思維定式,容易發生誤傷,後果就很嚴重了。”陳約東說,“要當一個好的外科醫生,靠左手是不行的,必須練好右手。實習的時候,我就開始刻意地苦練右手,用右手削蘋果,用右手切菜……幾年下來,我的右手也像左手一樣靈活了。”如今,陳約東已是一位能“左右開弓”的外科醫生了。而左撇子也讓他在手術中顯示了別的醫生不具備的優勢,在進行縫合、打結等操作的時候,他的左右手都行。他在做手術時,手法熟練,左右手交替使用,像是在表演。 左撇子的右大腦有點特別 很多人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的人會習慣用左手呢?為什麼左撇子雖然是少數,但依然存在呢? 南京腦科醫院精神科主任謝世平博士介紹,有的人會習慣用左手,這和大腦半球優勢理論有關係。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屬於“理性半球”;右半球是管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象、綜合等功能,屬於“藝術半球”。如果一個人左大腦佔優勢,一般多用右手,就是右利手;如果右大腦佔優勢,一般就是“左撇子”,也就是左利手。當然,哪側大腦佔優勢、常使哪隻手,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近年有研究發現,父母同為左利手時,子女左利手的比例佔到46%。 科學家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發現,左撇子的特質源於大腦結構。和一般動物不同,人類的大腦除了具有直接或間接調節與控制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的功能外,更成為思維和語言的器官,使人類超越一般動物的範疇,能在生產勞動中組成社會。人類的大腦奇妙之處在於兩半球分工不同,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半球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大腦兩半球經胼胝體,即連線兩半球的橫向神經纖維相連。胼胝體負責大腦兩半球之間的神經資訊傳導。左撇子的胼胝體更發達。人們肢體運動的偏向,自然刺激相應半球的大腦發達,從而對人的能力產生明顯影響。左撇子多用左肢,右半腦接受的刺激相對多一些,使左撇子帶有右腦思維的傾向。所以相對而言,左撇子的知覺、空間感和把握全域性的能力都可能更強一些。

左撇子運動員為何常常冒尖 一個多世紀前,有人認為左撇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把它看成是一種疾病,以為這是由於產婦遇到難產時,嬰兒的左側大腦受到了損害......

為什麼有左撇子

專家們對左撇子現象還沒有明確解釋,但他們發現胎兒在母體裡就形成了或左或右的習慣。利用特殊的超聲波成像技術,他們發現如果胎兒在努力吮吸左手,將來就是左撇子。專家說在嬰兒大腦發育的中後期,就有一些功能的變化了。因為右半部分大腦不僅控制左手,也決定人以後說話和寫作的能力。

人為什麼有左撇子

我本人就是一個左撇子,很多人在一起吃飯時,由於我是左手用筷子,而其他人是右手拿筷子,常常發生筷子“打架”的事情。做起活來,別人是右手方便,我是左手方便。 為什麼有的人會習慣用左手呢?為什麼左撇子是少數,而用右手的佔多數呢? 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和大腦半球優勢理論有關係。 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半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屬於“理性半球”;右半球是管人的左半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象、綜合等功能,屬於“藝術半球”。 如果一個人左大腦佔優勢,一般多用右手,就是右利手;如果右大腦佔優勢,一般就是“左撇子”,也就是左利手。當然,哪側大腦佔優勢、常使哪隻手,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我是個左撇子,我女兒也是左撇子。 人的大腦奇妙之處在於兩半球分工不同,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半球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人們肢體運動的偏向,自然刺激相應半球的大腦發達,從而對人的能力產生明顯影響。左撇子多用左肢,右半腦接受的刺激相對多一些,使左撇子帶有右腦思維的傾向。 有人對左利手人和右利手人的智商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兩者沒有顯著差異。除了左撇子名人外,更多的名人還都是右撇子。 那為什麼左撇子會給人的印象是更聰明呢?就在於他們具有更強的空間認識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左撇子似乎是一個盛產天才的群體,從拿破崙到克林頓、布什、奧巴馬,從牛頓、愛因斯坦到比爾·蓋茨,從卓別林、瑪麗蓮·夢露到趙本山、汪涵,他們都是左撇子天才。左手作畫的畢加索的右腦思維特質,造就了這位20世紀現代藝術的魔術師;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全是左撇子。 體育運動員中,如擊劍、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左撇子運動員的比例,遠遠高於左撇子在人口中的比例。 這些著名的左撇子的成功,與其說是和他們慣用左手有一定關係的話,還不如說他們更善於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 左撇子還有些無法解釋的特點。有一種說法,在生活中,由於左撇子更多用右腦來思考,而右腦掌控人的形象思維及官能反射,因此用左手的人會比用右手的人更有創意,對身邊的事物也會比較敏銳,一位左撇子戀人,也許會更多情。 有研究稱,左撇子的青春期比右撇子平均晚4-5個月;還有項研究顯示,95%的右撇子頭髮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 有的專家認為,大多數人天生是右撇子,而少數人天生就是左撇子,最根本之處可能在於人體內可能存在著某個能控制人的偏手傾向的基因,這種基因導致人們更習慣於使用右手或左手。 不管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大家沒必要過多的關注,順其自然最好。 當然,如果你可以左右開弓,倆手都能靈活幹活,那應該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吧!

為什麼有人會是左撇子呢?左撇子怎麼來的?

研究顯示左撇子智商更高 習慣用左手的人畢竟是少數,但科學家最近表示,將來的狀況恐怕大大不同,因為左撇子的人數正在快速增長。 15年後人數料增至10億 統計顯示,目前全世界每10人中有1人是左撇子,共計6億人;而到2020年時,左撇子更可望達到10億人。俄羅斯《真理報》說,對於左撇子,科學家現在有了新的理論。生物學教授杜波夫說,在2005年出生的左撇子比在1990年的多了一倍;他認為人類在變化,而且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人類不是退化了,而是變得更完美了。 研究顯示,習慣使用左手的人比使用右手的人智商要高:每5個傑出人士中就有1個左撇子。在具有超感能力的人中,很多是左撇子。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缺陷的左撇子現在成了天才的象徵。古往今來,多少扭轉乾坤改變歷史的偉大人物都是左撇子,左撇子在當代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也遠遠高於他們在人口中的比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及威廉王子;家喻戶曉的畫家達·芬奇,喜劇演員卓別林,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自然科學家愛因斯坦,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甚至連恐怖大亨本·拉登也是左撇子。 母體內胎兒知未來趨向 專家們對左撇子現象還沒有明確解釋,但他們發現胎兒在母體裡就形成了或左或右的習慣。利用特殊的超聲波成像技術,他們發現如果胎兒在努力吮吸左手,將來就是左撇子。專家說在嬰兒大腦發育的中後期,就有一些功能的變化了。因為右半部分大腦不僅控制左手,也決定人以後說話和寫作的能力。 當左手開始起主導作用時,人的大腦就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當然,如果這種變化不強或沒有完成的話,這個人以後就左、右手都無所謂。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他看起來是習慣用右手,但他把表戴在右手邊,並且常用左手從右口袋裡掏東西。左撇子可能和他們的特殊基因有關係,並且也有一定的遺傳性。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最近對兩萬人的研究表明,左撇子通常是大於30歲的孕婦所生,而且是六個月的早產兒。 重要啟示:應多開發右腦 在電腦普及化的今天,很多事情都可利用電腦代勞。不過,這並非意味著電腦終有一天成為地球的新主人。原因是電腦擔任的工作只涉及人類左腦的邏輯思維功能,而形象思維、知覺、預感及創意等屬於人類右腦的功能,迄今電腦仍難以“執行”。左撇子現象讓人類得到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人類應如何開發右腦功能。 人類右腦功能只能靠人類自己培養和發揮。右腦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屬於非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要素,右腦功能發達者不但具有創意思維,還有敏銳觀察力及易於合作等特質。 有意識地多用“左” 如何開發右腦的功能呢?右腦支配左半身、控制左手運動;而左手、左半身器官的運動也刺激右腦。有意識地活動左手、左腿、左眼及左耳,尤其是左手和左手手指的運動,對大腦皮層產生良性刺激,可有效地開發右腦功能。 左腦掌管語言,根據現有知識進行邏輯推理,這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只是左腦產生的語言一般欠缺啟示性,難以得出新理論。右腦功能在於領悟、想象和預料,當碰到一些百思不解的事情,若善用右腦功能,右腦內的與生俱來資訊就會發揮作用,給人啟示,令問題得以迎刃而解。不過,在開發右腦功能的同時,也要重視左腦功能的鍛鍊及運用,讓大腦得到均衡發展。(

採納哦

左撇子怎麼形成的

左撇子的型別

左撇子的形成原因不盡相同,據此,左撇子可以分為先天型、後天型、病理型和偽左手傾向型。

先天型,即基因型左手傾向

基因型的,也就是與生俱來的左手傾向。這種型別是最基本的一種型別,這種型別的人從出生開始就確定了左手傾向,他天生就是個左撇子。他們中的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右撇子,一部分有幸沒有被改造過。

後天型,即表現型左手傾向

一個人在一次事故或者一次生病中失去了右手,或者因為腦溢血或腦腫瘤而造成左腦損害,導致右側身體運動障礙,所以必須學習使用左手。於是,一個這樣的人被視為後天被迫成為左手傾向的人。

病理型左手傾向

偽左手傾向型

偽左手傾向型是指一些被改造成左撇子的右撇子,這種型別較少出現。這種情況中,將右撇子改造成左撇子的原因則既不是疾病也不是殘障。

左撇子為什麼比較聰明?

因為左撇子,平時用的是左手,那麼鍛鍊的是右腦。而人的思維思考大多是右腦。所以左撇子相對比較聰明一點。

為什麼左撇子右腦發達?

從人的大腦功能來看,當我們的左手、左腳碰觸到東西后,會將感覺傳回右腦,而右手、右腳碰到東西的感覺會傳回左腦。左右腦會把所有的訊息統整後,再發出命令,執行動作,因此,左手和腳的動作命令是來自右腦,而右手和腳的動作命令則是來自左腦,所以不亥是左手或右手,都會刺激大腦發育,同時幫助左右腦的發展。

左撇子在中國為什麼不好

一、有人認為,左撇子往往在比較民主,大眾地位相對平等的國家裡,才容易在政治上成功。比如在美國,你知道的,貧民都能投票。中國人多,而且沒那麼民主了,大部分操作不公開,大部分百姓沒話事權,真正的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團體裡,而不是通過從上至黨派下到乞丐之內的大眾都能選自己想選的人。所以在政治上,中國左撇子很難成功。

二、調查顯示,中國左撇子為千分之二,比世界水平(10%)要低多了,當然這個資料可能有受某些左撇子後天糾正的影響。但同樣可以說,中國文化更容不下這些人,至少這部分人的習慣在中國被認同的程度更低,他們只有以糾正某些身體本能的姿態成長。

三、很多網站上說左撇子看起來笨拙是因為用不好工具。其實這只是左撇子要適應世界所面臨困難這座冰山的一角,左撇子對使用那些工具的學習從來就不是大問題。真正讓左撇子看起來笨拙的原因有兩個來源:1、大腦結構上的不同,所具備的潛質的不同導致的“另類”表現。很多時候,右撇子容易掌握的技能,左撇子更吃力。而右撇子難以做到的事情,左撇子很輕鬆的做到了。結果就是——“他們笨死了!”“他們好聰明!”。這些技能與可以用手無關,更多體會在用腦上。問題是大部分行為都是服務右撇子的需要,所以左撇子發揮自身優勢的機會更少了。2、對待現象,左撇子的思維路線、價值觀和角度與右撇子有偏差(這裡指的有別於個體差異,而是深層次的共鳴,那種先天決定的存在於同一種撇派所具有的共識,兩搓人最終還是要以這種細微差異而分群別類,就像兩批人種混合,最終同種種族的人會走到一塊一樣,因為人的組成上某些意識或物質上差異或共性在中間劃出了這道微弱又確實存在的無形界線。更具體一點說明,當看到一個人,我們憑直覺就判斷出——我喜歡他。而看到另一個人,我們對之歸類——我想離他遠一點。但我們無法描述直覺)。這樣的話,若以少數服從多數,則左撇子必會被認為“怪異”,甚至“瘋子”“笨”“不合邏輯”,其實,只是不同而已,在這個右撇子主導的意識氛圍裡,不符合右撇子傳統習慣的結果往往是次要的結果。自然,如果只能有一個結論,作為少數派的左撇子難迎得更多右撇子情感或理性上的支援,其存在的思維會被忽略。

四、與世界格格不入,從而易孤立,患自閉症。Eestain的童年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當年他悶房裡肯定會想:“外面那些人,他們不理解我,他們和我不一樣,我總是做出他們認為另類的行為。” 喬布斯為什麼到處都不受歡迎且沒一個朋友,貝多芬、莫扎特等為什麼足不出戶或總形單影隻?因為他們不瞭解右撇子之間的那套思維和智慧,而自己的思想體系的表露又難以得到理解,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挫敗感也會讓他們更不合群,有調查顯示左撇子喜歡獨立工作,這裡的“喜歡”,仍然是第三者的描述吧。比如拿破崙是個不合群的人,他的人際交往和言行舉止方式,也不為世人認同,他家人都對他存在抱怨和不解。她母親:“如果他願意聽進我的一句勸,歐洲版圖就不會是今天這個形狀了。” 拿破崙本人怎麼想,右撇的芸芸眾生,真的理解嗎?

五、教育體制於他們成才的不利。中國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缺點就是強調邏輯思維、抽像思維、線性思維,而抑制發散思維、橫向思維、形象思維。這樣的教育是利用人的左腦多一些,幾乎是拼左腦的計算、推理、演繹功能,而在右腦擅長的功能領域,比如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這些與人的想像力,創造力極為密切的思維能力被忽略甚至被扼殺,至於形象思維,比如音樂、美術、藝術之類需要用的潛質,在中國學生這裡並不重要,至少,在高考裡,並不重要,多少學校的音樂課、畫畫課直接被改成了數學課、物理課以備戰考試,想必過來人都有體會。最近看到日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深刻反思:“東亞......

為何要強行糾正“左撇子”?

“用左手吃飯、畫畫都做得很好,為什麼一定要改用右手?”最近,方女士很鬱悶,她兒子點點的幼兒園老師屢發簡訊給她,要求家長配合,把點點的“左撇子”改成右手。 在“整齊劃一”的要求下,不單是“左撇子”孩子,家長們也承受了一定壓力。左撇子是否必須要糾正?還是讓孩子自由發展?家有“左撇子”娃的家長很糾結。 家長:“左撇子”一定要改右手嗎 點點在岳陽樓區某幼兒園上大班,最近一次剪紙課,他很自然地用左手拿起剪刀剪紙。點點平時剪刀用得不多,動作有點笨拙,但在老師看來,這不是“練習不夠”那麼簡單。 “他用左手剪紙,多彆扭,還很容易和旁邊的小朋友‘打架’!現在不改,以後上學更加要吃苦頭。”幼兒園的老師找到點點的媽媽方女士,要求家長配合糾正。 方女士是個“左撇子”,小時候沒少吃“被糾正”的苦。“小時候吃飯用左手,不知道被罵了多少次,奶奶還把我的左手綁住,不准我用左手吃飯。”方女士說,她就是個硬生生被“扭”成右手的例子,她不想讓兒子也經歷這個痛苦的過程。“關鍵是我覺得不管用左手還是右手,都不影響其它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順其自然不是挺好的嗎?”方女士認為,兒子從小就習慣用左手,左手吃飯,左手畫畫,左手玩玩具,都做得挺好,語言、運動等各方面的發展也不錯,沒有必要糾正。 家長謝女士也有類似的糾結。謝女士的女兒讀一年級時,就被老師要求改用右手,理由是從左到右寫的鉛筆字,很容易被左手擦得很髒。“其實我哥哥和我小時候都習慣用左手,我哥因為這個事情捱了不少打,我看在眼裡就偷偷改了。”謝女士說起“左撇子”特別感慨。 老師:重在左右腦協調發展 “對‘左撇子’孩子,老師的認同程度很重要。如果老師都覺得左撇子是‘異類’,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很大,不利於他的心理髮展。”岳陽樓區長動小學的老師易舒說,學校裡的“左撇子”孩子不多,但每年肯定能碰到幾個。“通常習慣用左手的孩子活潑聰明,比較好動。爸媽也不會刻意去糾正,寫字和其他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易老師認為,從他認識的“左撇子”孩子情況來看,並沒有影響學習和生活,沒有必要糾正,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奇家小學的老師張鵬對學校的“左撇子”孩子也有關注,他發現,左撇子在學習上並沒有不利因素,且形象思維特別好。“我希望孩子的左右腦能協調發展,對於習慣用左手的孩子,我還是會適當糾正或鼓勵他們提高右手書寫協調能力。”“‘左撇子’孩子有時候會和同桌用右手的孩子‘打架’,但他們會自行調整,我們在安排座位時,也會適當給他們提供一些便利。”張老師說,有些家長覺得“左撇子”在學習、社交上不方便,在孩子上小學前就給糾正了,其實沒有必要。 醫生:“左撇子”沒有必要強行糾正 “‘左撇子’是一種正常現象,不糾正沒什麼問題。”岳陽市一醫院急診科的醫生陳鵬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用左手不好,“左撇子”智商正常,做事情能完成得很好,對未來的發展也沒什麼不利影響。而且左手和右手如果都能正常使用,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可能更有幫助。 如果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強行幫助孩子矯正,是否有負面作用?陳醫生說,目前在醫學上尚無定論,而民間的“左撇子比較聰明”的說法,在醫學上也沒有依據。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很醜?
這幾天股票為什麼大跌?
為什麼大樹會長出葉子?
火箭為什麼能飛上天?
養金魚為什麼要單數?
為什麼大蒜不發芽?
你為什麼喜歡夏天?
為什麼進不了天貓?
葉凡為什麼要找荒天帝?
女生為什麼要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