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酒後不能駕車? ?

General 更新 2024-06-16

為什麼酒後不能駕車?

1.觸覺能力降低。飲酒後駕車,由於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2.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後,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生障礙,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

3.視覺障礙。飲酒後可使視力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訊號、標誌和標線。同時飲酒後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眼睛只盯著前方目標,對處於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易發生事故。

4.心理變態。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周圍人的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幹出一些力不從心的事。

5.疲勞。飲酒後易睏倦,表現為行駛不規律,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暫扣三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罰款;醉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年內有前兩款規定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科學研究發現,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有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器的動作中間的反應時間為0.75秒,飲酒後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要減慢2-3倍,同速行駛下的制動距離也要相應延長,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資料表明,人呈微醉狀開車,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為沒有飲酒情況下開車的16倍。所以,飲酒駕車,特別是醉酒後駕車,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但是按照現行法律,一般性的酒後駕車如果沒有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否則就構成交通肇事罪),主要是經濟處罰;即使是情節嚴重的酒後駕車,最嚴重的也就是治安拘留15天。而全球有不少國家把酒後駕車認定為犯罪,如英國。美國也有一些州對酒後駕車者判刑。

西安交通大學馬治國教授認為,隨著家用汽車的逐漸普及,人車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而酒後駕車致人死亡的事故頻頻發生,也足以說明其社會危害性之大。因此,他認為可以討論增設酒後駕車罪。如果駕車的人飲酒達到了一定的度(可以通過血液中酒精濃度的檢測確定),就應該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酒後駕車涉嫌“間接故意殺人”?

酒後(特別是醉酒後)駕車員在失控的狀態下對馬路行人的威脅之大,讓每一個尊重生命的人震撼。《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規定,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有讀者認為酒後駕車撞死人已經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交通肇事罪”,而是涉嫌“間接故意殺人”。因為,駕車人“撞死人”雖然不是出於直接故意,但他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甚至可能剝奪他人生命,但放任自己的行為,導致他人死亡,因此涉嫌間接故意殺人。類似的行為還有無證駕駛、病車上路等。

就這一問題,馬治國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刑法上說的這個“明知”有特定的含義,“明知”的後果必須是必然發生的,而不是可......

為什麼要禁止酒後駕車?

喝酒時酒精的刺激使人興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喝多,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對於酒後駕車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發生撞車的機率越大。

當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達8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2.5倍;達到10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4.7倍。即使在少量飲酒的狀態下,交通事故的危險度也可達到未飲酒狀態的2倍左右。

喝酒時酒精的刺激使人興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喝多,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對於酒後駕車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發生撞車的機率越大。

當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達8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2.5倍;達到10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4.7倍。即使在少量飲酒的狀態下,交通事故的危險度也可達到未飲酒狀態的2倍左右。

而且酒精會麻痺人體的下丘腦。雖促進了大腦的新陳代謝,但對腦有著極大的損害,使人出現嗜睡,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這些都和人的下丘腦有關,因為下丘腦是控制人的一些動作的一箇中樞,所以呢,才會禁止酒後駕車,減少不必要的危害

為什麼喝酒後不能駕駛汽車?

酒精被人體吸收後,作用於中樞神經,使整個中樞神經系統處於麻醉和抑制狀態,中樞神經系統隨之遲鈍,並延及脊髓神經。交通肇事率與酒精成正比:當酒精在人體中的含量在0.3%至0.9%時,駕駛車輛引發交通事故的機率是正常駕駛人的8倍;酒精含量在1.0%至1.5%時,肇事機率高達30倍;超過1.5%時則高達128倍。

飲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時,反應能力即有所下降;達到100毫克時,反應能力下降約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並使人動作失調,手腳失控。

也許大多數駕駛員對酒後所產生的生理反應瞭解得沒有這麼細緻,但對於酒精能麻醉神經系統使人反應遲鈍這一點是知曉的。仍有一部分駕駛人對酒後駕車持麻痺態度,他們認為: “我只喝了一點點啤酒,不礙事。”, “我駕駛技術好,喝了酒開車更平穩。”等等。其實,持有這種心態遠比酒精對人造成的危害更大,正是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造成了一起起慘烈的車禍。

酒後為什麼不能駕駛機動車呢?市交巡警支隊宣教科負責人介紹,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的動作之間的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可是飲酒後,酒會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會導致注意力、記憶力減弱,識別範圍變窄、視物的立體感發生誤差,反應時間要增大兩至三倍,駕車時要麼膽大,要麼麻痺大意,釀成了不該發生的悲劇。

為什麼喝酒後不可以開車?

酒精會麻痺你的神經 導致交通意外

喝酒後人的反映就很頂鈍

別說喝酒不能開車了 就是開車時講電話 反應都會慢幾秒鐘

喝酒的危害大嗎?為什麼不能酒駕?

(一)視覺障礙:一般人在平常狀態下的外圍視界可達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過0.08%,駕駛員的視野就會縮小。在這種情況下,人已經不具備駕駛能力。至於醉酒的駕駛員,甚至只能感覺到周圍環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運動反射神經遲鈍:慢了一兩秒。如車速為60km/h,一秒鐘車子就已經跑了16.67米,必然會產生嚴重後果。

(三) 觸覺能力降低:飲酒後駕車,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腳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四) 使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後,人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從而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五) 使心理變態。酒精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估計自己,對周圍人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從心的事。

(六)易疲勞。飲酒後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現肝留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睏倦、打磕睡,表現為行駛不規範、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而引發交通事故。

24.為什麼要實施“禁酒令”?為什麼酒後不能駕車

酒後駕車的危害:

1.觸覺能力降低。飲酒後駕車,由於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2.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後,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生障礙,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

3.視覺障礙。飲酒後可使視力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訊號、標誌和標線。同時飲酒後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眼睛只盯著前方目標,對處於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易發生事故。

4.心理變態。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周圍人的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幹出一些力不從心的事。

5.疲勞。飲酒後易睏倦,表現為行駛不規律,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暫扣三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五百元罰款;醉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年內有前兩款規定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不能飲酒後駕駛車輛的四大原因是什麼

酒後駕駛車輛,主要反映在酒精對人體中樞神經的麻醉抑制或興奮作用,其駕車時觸覺能力降低,手、腳的感知較平時降低,容易導致感覺模糊、判斷失誤、造成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反應遲鈍等問題,飲酒後還生產反常心理,如逞強、冒險、膽大、僥倖等,從而危及行車安全。

一、飲酒對人體機能的影響

由於酒精對人的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酒精進入人體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出現一系列的反常表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飲酒使人的視覺功能降低。駕駛人80%左右的資訊是靠視覺獲得的,而這些資訊絕大部分都由視覺感觀獲取的。研究發現,當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濃度)0.10%時,不能正確發現和知覺交通訊號和交通標誌標線。

2.飲酒使判斷能力下降。血液中酒精增加到一定濃度,駕駛人對距離、速度等的判斷能力就會大大降低。研究結果認為,當血液中酒精濃度低於0.05%時,判斷力降低的情況因人而異;當濃度達到0.094%時,判斷力降低25%。

3.飲酒使人記憶力降低,對外界事物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即使以前留下印象的事物也因酒精的影響而難以回憶起來。駕駛人酒後駕駛中記憶發生障礙,一般表現為酒後容易忘記事情。

4.飲酒使注意為的水平降低。據試驗研究,當酒精進入人體內後,注意力易偏向於某一方面而忽略對外界情況的全面觀察,注意的支配能力大大下降。行車過程中,注意力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和及時轉移,必然會影響到對迅速多變的交通環境的觀察,以致可能丟掉十分有用的道路資訊,使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大。

5.飲酒後人的情緒變得不穩定,自己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在駕駛車輛時,則可表現為膽大妄為、不知危險,出現超速行駛、強行超車等違法行為,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6.飲酒後人的觸覺感受性降低,即觸覺反應能力也易受酒精的影響。如制動時腳踩下踏板的力度,方向盤的控制狀態,汽車的振動情況等,駕駛人都需要依靠觸覺獲取資訊。如果資訊感知不靈,駕駛就可能失控,增加了危險性。

7.飲酒後對駕駛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研究發現,當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03%時,駕駛能力開始受到影響;如果酒精濃度增加到0.08%時,駕駛操作錯誤增加16%,如果酒精濃度再增加,則不能正確操縱方向盤,駕駛中忽左忽右,速度忽快忽慢,且進退失常;酒精濃度繼續增加到0.10%時,駕駛能力降低15%;酒精濃度增加到0.15%時,駕駛能力降低30%。可見,酒後駕駛人的操作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安全行車無法得到保障。尤其在夜晚,車輛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顯著增加。

二.酒後駕車會生產冒進心理

1.逞強心理。朋友相聚,以酒助興,爭強好勝,不喝到一定份兒上不夠朋友味兒,把交通安全拋至腦後。

2.冒險心理。酒後大腦高度興奮,不能自控,舉止行動變得天真幼稚,想酒後駕車露一手,以顯示自己技術高。

3.僥倖心理。有些駕駛人自認為技術過硬,又有些酒量,酒後駕駛不會出問題,或者

以前曾有過酒後駕車而未被發現、未出事的經歷,往往會在僥倖心理的驅使下,再犯酒後駕駛的錯誤,直至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車毀人傷(亡)的悲慘結局,後悔莫及。

酒駕被查撲民警 為什麼喝酒後不能開車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飲酒駕駛:

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元—2000元、記12分並暫扣駕照6個月;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罰款5000元,記12分,處以15日以下拘留,並且5年內不得重新獲得駕照。

醉酒駕駛:

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

第九十一條,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知識關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為保障法律的正確、統一實施,依法懲處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維護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偵查、起訴、審判實踐,制定本意見。

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以危險駕駛罪定罪處罰。

前款規定的“道路”“機動車”,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 造成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二) 血液酒精含量達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駕駛的;

(四) 駕駛載有乘客的營運機動車的;

(五) 有嚴重超員、超載或者超速駕駛,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使用偽造或者變造的機動車牌證等嚴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的;

(六) 逃避公安機關依法檢查,或者拒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七) 曾因酒後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 其他可以從重處罰的情形。

三、醉酒駕駛機動車,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又構成妨害公務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四、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判處罰金,應當根據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確定與主刑相適應的罰金數額。

五、公安機關在查處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犯罪嫌疑人時,對查獲經過、呼氣酒精含量檢驗和抽取血樣過程應當製作記錄;有條件的,應當拍照、錄音或者錄影;有證人的,應當收集證人證言。

六、血液酒精含量檢驗鑑定意見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據。犯罪嫌疑人經呼氣酒精含量檢驗達到本意見第一條規定的醉酒標準,在抽取血樣之前脫逃的,可以以呼氣酒精含量檢驗結果作為認定其醉酒的依據。

犯罪嫌疑人......

敬畏生命的角度為什麼不能酒駕

酒駕是一種嚴重的事故隱患,威脅到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所以杜絕酒駕。

為什麼酒駕不能就地執行死刑?

節哀。執行死刑有嚴格的程式,不是你說的這麼簡單。酒駕、醉駕原來認定的是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的定性是過失犯,雖然肇事者明知其行為可能造成別人傷亡,但是其主觀上並不希望發生那種事故,只不過是過於自信或者疏忽大意,本質上確實是屬於過失罪。後考慮酒駕與醉駕的危害性,為了嚴打酒駕,國家新增了酒駕進入危險駕駛罪裡面。單純的以暴制暴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提高公民的素質、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這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對於你的情況,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是請節哀,既然事情已經出了,就需要冷靜的解決。你覺得呢?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飯後不能吃水果?
為什麼手機不能打字了?
為什麼電腦不能打字?
為什麼正月不能理髮?
為什麼電腦不能看直播?
為什麼中午不能澆花?
為什麼表格不能複製?
為什麼體檢不能喝水?
為什麼耳麥不能說話?
為什麼優酷不能看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