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戀為何容易得艾滋病 ?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男同性戀為何容易得艾滋病

假如單純就同性戀來說,男同性戀容易傳染,但女同性戀一般是不輕易傳染的。這是因為他們的******模式跟傳染途徑是相關的。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同性戀者都是在青禒年時期開始留意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性傾向,但是由於整個社會環境是以異性戀為主體。再加上同性戀者,從小被灌輸很多同性戀是骯髒,不道德等的負面概念,以致在很多同性戀者的內心深處常存有不能接受自己性取向,並壓抑、或排斥自己的焦慮反應。所以瞭解自我進而達到認同自我,是同性戀者首先且必須面臨的考驗。  在自我瞭解和自我認同以後,同性戀者所面臨的另一棘手題目則在於是否對外揭露自己是同性戀;而物件包括了對自己的父母、親人、好友等。由於往往在同性戀之後,很多同性戀者的人際互動關係會產生很大的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和不可猜測性相當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同性戀者看待此課題時多采取儲存的態度的原因,究竟每個人都希看能有一個較沒有壓力的生活環境。試想,假如您身為一個處處讓社會大眾反感的同性戀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四方而來企盼你早日找到未來的另一半的壓力與日俱增,您將如何向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啟口,告訴他們你這無法改變的本質呢? 這也是一般異性戀者所難以體會的痛苦和煩惱。  自從美國精神科學會在 1973 年,正式把同性戀從心理疾病中除名後,各種關於同性戀的心理和生物學方面的研究不斷的在進行,一般預估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的 4% 。一般常見的名詞中,Gay指的是男同性戀者, Lesbian 指的是女同性戀者,Bi***ual指的是雙性戀者,而Straight指的是異性戀者。而在近期的科學研究報告上,有人發現影響同性戀的基因,似乎位於人的 X 染色體上,這和母系遺傳有很大的關係。  所謂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就是對同性戀的這個事實因恐懼而衍生出很多不正常的行為。如攻擊同性戀者、與同性別朋友間的接觸有障礙等。同性戀恐懼症的產生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  (1) 本身為同性戀者但對自己身為同性戀的事實無法接受、甚至壓抑並開始恐懼同性戀者。  (2) 本身為異性戀者、但由於對同性戀的偏見和誤解,深怕同性戀的存在破壞了傳統父權體系的穩固,以致產生強烈的排斥感。  (3) 由於對愛滋病的不瞭解,怕被同性戀傳染愛滋病。  我們必須在此一再重申的是:同性戀≠愛滋病,愛滋病是一種每個人都可能受感染的傳染病,近年來異性戀者感染愛滋病的人數更早已超過同性戀。同性戀者與一般人唯一的不同只是喜歡相愛的是和自己相同性別的人。

為什麼男男比男女更容易得艾滋

正人心 反同戀

------------縱容性解放、同性戀,是慫恿一個民族慢性自殺!

新華網杭州11月30日電(記者黃筱、張樂)杭州市衛生計生委近日公佈的最新艾滋病疫情顯示,2015年前10個月新報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58例,比2014年同期多兩成;報告病例中,男男同性性接觸傳播佔多半。

據瞭解,截至2015年10月底,杭州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921例,艾滋病疫情仍呈快速增長趨勢,

現狀:

男男同性傳播比例高達74.76%!

據估計,廣州存在男男性行為的學生規模超過5000人,該群體存在多種高危性行為,包括多性伴侶(最多達100人)、安全套使用率低(近半年安全套每次使用率為29.6%)、性病感染(15.3%的人近一年出現過性病相關症狀)、群交(4.4%)和藥物濫用(19.9%)。同時,該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檢測率低,不足30%。加上危險性行為改變難度較大等問題,艾滋病感染和傳播風險較高。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廣州累計報告艾滋病病例17861例,其中廣州市常住人口病例數6958例,死亡886多例,存活6072例,廣州男男的新感染率超過27%,由於廣州男男性行為人群基數大,估計活躍人數超過3.5萬,兩成男男性行為者,近半年性伴數在4人或以上,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比例一直未見明顯下降,在60%上下波動。而男男性行為報告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7.1%,

全國“男男”傳播艾滋情況

根據《南方都市報》去年12月報道,2013年1-9月在新發現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經性傳播比例接近9成,其中超過1/5是同性傳播。而在部分地區,男男性接觸傳播所佔的比例更高。另外,中老年人、青年學生等重點人群疫情上升明顯。。。。。。。。。。。。。。。。。。。。。。。。。。。。。。。

從學術觀點來看,同性戀雖然稱不上病態。但是它屬於不正常的性行為,這是毫無疑義的。人們對同性戀的鼓吹和過分寬容,是很不負責任的!(想想“掰彎”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第一、社會輿論對人們的生活習性有相當大的約束作用。

對同性戀太寬容會使得徘徊在同性戀邊緣的人義無返顧地去追求不倫之愛。更有甚者,會使異性戀者在迷茫中誤入歧途。中國古代社會的某些階段,對同性戀的推崇曾造成很惡劣的影響。古代人認為男尊女卑。同性戀使得某些權貴以征服男人作為自己的榮耀。其實他們本質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者。他們只不過是實現自己的征服欲而已。這與現在的貪官普遍的***相似,他們的目的不是性滿足,而是為了“貪多”,講排場。

第二、正常的人對同性戀有本能的厭惡感。

如果社會輿論對同性戀太寬容,就會使得人們這種厭惡感難以釋放。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抑。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誤解,以為同性戀是正常的,而對同性戀的厭惡反而不正常。這純粹是黑白顛倒,會誘發心理病態的發生。

第三、小孩子有很強的模仿性,並且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強。

如果小孩子看到了同性戀現象,而大人不加以正確的引導。會讓孩子認為這種行為很酷,會對他的性心理產生惡劣的影響。據統計,有35%左右的同性戀是從模仿開始的。第一次性行為對一個人正常性心理的形成影響很大。如果一個人的性行為是從模仿同性戀開始,他註定成為永久的同性戀者。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對同性戀太寬容的環境裡。因為這種環境是不正常的。

同性戀不是新鮮事物,相反是由來已久。中國古代的“兔子”,就是同性戀。宮廷裡**和同性戀都很多。也許是個人自由也是能膨脹的,反正現在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同性戀是滿大街光屁股到處跑著爭取所謂的變態的“......

同性戀為什麼容易得艾滋

僅在男同濫交比異性濫交更容易傳染艾滋。不包括女同,不包括固定性伴侶的任何異性戀男同女同。

因為艾滋病靠體液傳播,男同的肛交比正常性交更容易引起充血,導致傳染率上升。

只要性伴侶單一固定,雙方都沒有艾滋,任何異性戀同性戀都是安全的。

為什麼男同容易得艾滋

不是男同容易得愛滋

而是"肛 交"這個方式比較高風險,但不代表肛 交的人就一定會得

很多異性戀其實也會肛 交,只是沒講而已

但重點根本不是性傾向或者性 愛方式,而是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

男同為什麼容易得艾滋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一般初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面板、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併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症狀複雜多變,但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為什麼男男容易感染艾滋病

你好,因為男男的性行為更易造成粘膜破損,較之異性性行為危險性更大。

無論是同性、異性、還是兩性之間的性接觸都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動(包括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時,由於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細微破損,這時,病毒就會趁虛而入,進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肛門性交的危險性比陰道性交的危險性更大。

——原文來自中國疾控

為什麼男男同性戀是艾滋病高危人群

一、沒有固定性伴侶

男男同性性行為者大多沒有固定的性伴侶。“擁有多名性伴侶”往往是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的主要原因。

二、性交方式

男男同性性行為者通常採用GJ的方式,大大加劇了男男同性性行為者感染艾滋病的風險。由於直腸內的鹼性環境很適宜於病毒的生存繁殖,而且肛腸的黏膜薄而嬌嫩,其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發生性行為時極易引起破損出血,使病原體從肛門或直腸的破損處侵入,直接進入血液。

三、不使用安全套

男男同性性行為者不注重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的使用率較低只有40%左右,即使有避孕套作為輔助,也不能全然避免病毒的感染。

四、潤滑劑因素

男男同性性行為由於器官構造特殊性,在同性性行為過程中,往往需要藉助潤滑劑;很多潤滑劑由於含有凡士林一類的礦物油,反而容易導致乳膠變脆,極易破裂,由此便又加大了艾滋病毒侵入人體的危險性。

同性戀為什麼容易得艾滋病

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數字之外,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小的增幅:2007年的時候,同性性傳播導致的感染佔12.2%,而2005年,中國男同性戀人群感染率僅為0.4%。幾年的時間,同性戀被再次推上了艾滋病的舞臺,併成為了焦點。作為一個同伴教育負責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覺得這個傳播速度的增加有很多的原因。生理上的原因是一方面。因為男同性戀者很多是採用肛交,而直腸粘膜更容易破損,精液又是艾滋病病毒的良好載體,所以這種行為更容易傳染艾滋病。而對於女同性戀者,她們的感染機率要小很多,因為她們的行為並沒有那麼激烈,也沒有那麼多的體液交換,他們的傳染機率甚至可能小於異性戀者。生理構造的因素是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由生理問題引發的。因為異性之間會牽扯到一個受孕的問題,所以安全套的使用在異性的生活中會很普遍,但是在男同性戀者之間,安全套的使用可以說是一半一半,他們不用擔心受孕,而且誰都知道使用安全套會“不那麼爽”。更有甚者,會有人知道安全套的作用以及性病的危害,反而不使用安全套,他們認為安全套的有效和感染疾病都是概率問題——這個想法很荒唐。還有人認為對方沒有攜帶病毒,所以不願意使用安全套,可是艾滋病感染者在發病前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和特徵,他真的不知道——這是自負,還是他真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呢?原因很多,但是歸結到一起:不使用安全套或者使用不規範可以成為第二個原因。換個角度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社會因素。如果不是這次世界艾滋病日,我想我們的這些機關是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同性戀這個事情上的。我們一直在迴避這個事情,無論從社會的制度還是從人們的認知,都一直沒有把同性戀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同性戀沒有被正視,大部分人活在陰暗裡,很多東西不規範,這就是問題。現在同性戀者之間的性關係很混亂,一個人可能跟很多人發生關係,這個很多可以是一個上百上千的數字,所以我會認為那個艾滋病的傳染速度是一個正常值。而且這不單純的是一個行為規範的問題,繼續發掘,我們發現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有需求而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沒有正確的方式,因為同性伴侶關係得不到保護。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不是單純設立一個雞姦罪那麼的簡單。有的地方的人甚至沒有這個意識,他們只拿這個當成一個釋放慾望的途徑,就好比自慰,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同性賣淫者,他們若無其事。我們以前一直迴避這個事情,甚至打壓它,事情因此越來越複雜,所以有今天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很自然。這個現象順應了那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甚至更嚴重的,現在大多數的同性戀者還在傳統觀念的強迫下去結婚生子,當然很多人也有婚外的同性關係,也因此會把疾病傳染給他的妻子和孩子。總之,我覺得社會因素是這個事情的主要原因。我把問題的主要原因歸結到社會因素上並不是“憤青”。因為生理上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只需要一個安全套,這個問題就基本搞定了。但是社會問題呢?現在有很多志願組織,他們都是在自發地、有組織地引導這個事情朝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有的時候這些組織也會被打壓下去——這就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了。社會因素的癥結在於態度上。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同性戀又會被擺在風頭浪尖上。大理政府出資建設同性戀酒吧,新聞上了各大媒體,評論褒貶不一。和幾年前國人認識同性戀的時候一樣,很多人就會把同性戀和艾滋病直接聯絡起來,甚至還有一些“道德敗壞”、“散盡天良”、“變態”之類的話。幾年來的這些話帶來了今天的這個結果,如果今天繼續這樣的做法,幾年後會是怎樣?或者我們務實地想一想:?

相關問題答案
男生為什麼會得艾滋病?
為什麼會得艾滋病?
為什麼容易得皮膚病?
血沉低容易得什麼病?
經常熬夜容易得什麼病?
陰虛火旺容易得什麼病?
養鴿子容易得什麼病?
鸚鵡魚容易得什麼病?
烏龜容易得什麼病照片?
春天孩子容易得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