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向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佛教裡的迴向是什麼意思

"迴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最後第十行願就是普皆迴向,什麼是迴向呢?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唸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迴向。關於迴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於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穀是果,唸佛修行的人,唸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後有個好結果,不再輪迴六道。一般不知學佛修道的人,平時胡亂作為,等到命終時,茫然不知投生到何處。所以唸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唸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迴向稱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迴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迴向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什麼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願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

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唸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唸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迴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所以念迴向文必須真心至誠迴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問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 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著,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迴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淨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著,又能將它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種迴向的意義,我們作迴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迴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願將一切善功德,迴向莊嚴佛淨土。真正的莊嚴,是在念佛時以至誠懇切的心,無一絲妄念,唸到一心不亂,此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將過去一切妄念漸漸收攝起來,變成與佛相同,心如此莊嚴才是真正的莊嚴,將此心的莊嚴迴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這二句屬「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政治領袖恩及三寶恩。又將一切功德迴向三惡道的眾生:......

佛教裡的“迴向”是什麼意思?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轉向、施向。《大乘義章》卷九雲:「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

佛經中說的"迴向"是什麼意思?

迴向釋義 (術語)或作迴向。回者回轉也,曏者趣向也,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迴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迴向於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往生論注下曰:‘迴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止觀七曰:‘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迴向為大利。’(《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做完早晚課,或完成一件功德,為什麼要做迴向? 迴向(梵語parinama)的意思代表何義?就是要我們將所作的一切功德,令自己超越解脫,破除自我執著,因而圓成佛道,下化眾生為宗旨。 若修淨土法門的佛門弟子,亦必然迴向西方,命終之際,往生必成,若不發願迴向著,欲往生淨土,終無是處。 藕益大師雲:“縱得上品善,若不迴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迴向,往生必成”。 迴向有如此重要,當我們早晚功課作完,乃至作完一切功德後,必須以最虔誠之心,於佛菩薩形像前做若無佛菩薩者,就合掌面向西方,以懇切之心做迴向亦可。(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為何佛門弟子,很重視迴向?意義何在? 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回向之說甚多。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迴向為三種: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眾生迴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迴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禪師於安樂集卷下,解釋迴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迴向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往生淨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五、回施眾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卻分別之心。 綜貫經論,迴向可分十種: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迴向佛道與迴向眾生。五、回劣向勝。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證。(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問:佈施以三輪體空為貴,然則以功德迴向菩提道及眾生,是否落相?因迴向必有我、功德、對方之三相故。(林慧明) 答:佛氏門中,講理不廢事,說事不廢理。三輪體空理也,迴向事也,淺學淺解者,自以迴向為方便,夙學入深者,自應契歸體空為直實。我人功德是相,迴向是著相,三輪體空亦是相,存念亦是著相,然則如之何而可?曰,不住無為,不盡有為,亦不迴向,亦是念空,庶近之矣。(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迴向是什麼意思

——且聽我為你詳細解答:   迴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對迴向不理解,老以為我這一樣東西本來是我的,結果給了別人,那豈不是我越來越少了?其實這是世俗對迴向的理解錯誤。迴向的真正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迴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 因此,唸完經書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動以後,一定不要忘記做迴向,迴向有兩種,一是大回向,也就是迴向給法界眾生的,二是小回向,迴向給你指定的人或眾生的,二者合起來做,受益很大: 一、大回向(三遍):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願以本次持誦(你這裡應該改成“抄寫”)______經書___遍的功德迴向給某某某、某某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弟子某某某真心求懺悔!

唸完佛經,迴向是什麼意思?咋迴向?

唸完經之後,念迴向偈:(反覆三遍)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紶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如果還有其他自己想說的話。可以接著說。。。。。

少說一點。抓主要的

阿彌陀佛

什麼是迴向意思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查閱國際君友會佛教典藏,記載迴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轉向、施向。《大乘義章》卷九雲:「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迴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梵 Parināma)一作“迴向”。回者回轉也,曏者趣向也,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迴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迴向於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

迴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趨向”,將所造善根力集中加於某目的,使之儘快得以實現。

四眾弟子每天課頌或做功德後,常把功德「迴向」給親友、怨親債主、法界眾生等;到底「迴向」在佛教裡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迴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之一;「迴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迴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

2迴向分類編輯

(諸經分類)

「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轉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回向之說甚多,茲根據諸經記載,將回向種類歸納成六種:

1.回事向理

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

2.回因向果

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最高無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

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

4.回小向大

將自覺自度的小乘之心,迴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

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回向,善攝一切眾生。

6.回劣向勝

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迴向欣慕無上菩提。

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回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親平等」精神的人,才能迴向。所以一念迴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因此,無論修什麼行門,做什麼功德,皆應迴向。

3三種迴向編輯

(佛法分類)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回‘自’向‘他’

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迴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

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唸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

唸佛後要回向是什麼意思?怎樣做才叫做迴向?

迴向就是發願。只要是善願都可以。

自己直接發願就是了。怎麼想就怎麼說。

你希望快速成佛。就回向菩提心。願早成佛道。

你希望往生極樂世界。就回向極樂。願得往生。

你懺悔往昔對眾生的傷害。就回向怨家債主。願其離苦得樂。

你希望先亡能往生善處。就回向超度先亡。願地藏菩薩大悲救拔。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迴向名單是什麼意思

你得到的,再送出去。

1、基本回向。將功德迴向給三寶,你獲得的功德,迴向給三寶功德大海,就如同一滴水匯入大海。雖然只有一滴水,但是這滴水永遠也用不完,因為有大海源源不斷供給。功德也是一樣,雖然很少,但無窮無盡。

2、有目的迴向。功德如同存款,你幹什麼事情都需要耗費功德。此迴向即如同花錢購物。

如何迴向?迴向是什麼意思啊?具體如何做?謝謝!

說簡單點。就是你做了功德後。許個願的意思。

但這個願必須是善願哦。

迴向文:(合掌)皈依十方一切佛。皈依十方三乘法。皈依十方賢聖僧。

弟浮×××願以此×××之功德。願父母健康。等等等等。。。。。

南無阿彌陀佛。祝你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相關問題答案
迴向的意思?
唸完佛號迴向的意思?
迴環的意思是什麼?
文言文中向的意思?
舉旗定向的意思?
但向的意思是什麼?
以結果為導向的意思?
迴歸的意思?
九曲迴環的意思?
漫向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