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屬待遇每月多少錢?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烈士家屬待遇新規定

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對烈士家屬由民政部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烈士的家屬為烈屬,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滿16週歲的弟妹和撫養烈士成長的其他親屬。烈士可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撫卹待遇。凡是按規定享受定期撫卹待遇的優撫對象死亡後,除發給當月定期撫卹金外,另加發半年的定期撫卹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註銷定期撫卹金領取證。找當地民政機構。

第十一條 國家建立烈士褒揚金制度。烈士褒揚金標準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戰時,參戰犧牲的烈士褒揚金標準可以適當提高。

烈士褒揚金由頒發烈士證書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烈士未滿18週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週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第十二條 烈士遺屬除享受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烈士褒揚金外,屬於《軍人撫卹優待條例》以及相關規定適用範圍的,還享受因公犧牲一次性撫卹金;屬於《工傷保險條例》以及相關規定適用範圍的,還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以及相當於烈士本人40個月工資的烈士遺屬特別補助金。 (摘自本網網:MrModern.Com)

不屬於前款規定範圍的烈士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一次性撫卹金,標準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個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排職少尉軍官工資。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卹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滿18週歲,或者已滿18週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未滿18週歲,或者已滿18週歲但因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享受定期撫卹金的烈士遺屬,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卹金領取證,憑證領取定期撫卹金。

第十四條 烈士生前的配偶再婚後繼續贍養烈士父母,繼續撫養烈士未滿18週歲或者已滿18週歲但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的,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參照烈士遺屬定期撫卹金的標準給予補助。

第十五條 定期撫卹金標準參照全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確定。定期撫卹金的標準及其調整辦法,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卹金後仍達不到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予以補助。

第十六條 享受定期撫卹金的烈士遺屬戶口遷移的,應當同時辦理定期撫卹金轉移手續。戶口遷出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放當年的定期撫卹金;戶口遷入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憑定期撫卹金轉移證明,從第二年1月起發放定期撫卹金。

第十七條 烈士遺屬不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享受定期撫卹金條件的,應當註銷其定期撫卹金領取證,停發定期撫卹金。

享受定期撫卹金的烈士遺屬死亡的,增發6個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撫卹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註銷其定期撫卹金領取證,停發定期撫卹金。

第十八條 烈士遺屬享受相應的醫療優惠待遇,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九條 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願,且符合徵兵條件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批准其服現役。烈士的子女符合公務員考錄條件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為公務員。

烈士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優待;在公辦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的,免交保教費。烈士子女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報考高等學校本、專科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在公辦學......

2016烈屬補助標準

民政部、財政部日前發出通知,再次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從10月1日起,殘疾人員(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卹金標準,“三屬”(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卹金標準、“三紅”(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5%,在鄉老複員軍人定期定量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600元,以上提標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同時,此次國家還將享受待遇的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試人員的生活補助標準由現行每人每月285元提高至320元,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比例承擔經費。 調整後,一級因戰、因公、因病殘疾軍人撫卹金標準為每人每年43630元、42250元、40870元,分別比2012年提高了5690元、5510元、5330元。 居住在城鎮的烈屬定期撫卹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3860元;居住在農村的烈屬提高到每人每年7970元。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及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和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30250元、30250元和13650元。 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第20次提高殘疾軍人殘疾撫卹金標準,第23次提高烈屬定期撫卹金標準和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生活補助標準。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此次提標新增第四季度投入經費9.1億元,截至目前,共安排2013年優撫對象撫卹和生活補助經費302億元。 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卹金標準表 (從2013年10月1日起執行) 單位:元/年 殘疾等級 殘疾性質 撫卹金標準 一級 因戰 43630 因公 42250 因病 40870 二級 因戰 39480 因公 37410 因病 36010 三級 因戰 34640 因公 32560 因病 30490 四級 因戰 28390 因公 25630 因病 23550 五級 因戰 22180 因公 19390 因病 18010 六級 因戰 17330 因公 16400 因病 13860 七級 因戰 13170 因公 11780 八級 因戰 8310 因公 7610 九級 因戰 6910 因公 5540 十級 因戰 4850 因公 4150 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卹金標準表 (從2013年10月1日起執行

六十歲以上的軍烈屬現在一月多少錢 30分

現行優撫政策對於軍烈屬是:城鎮戶口每年12050元、農村戶口每年6930元。另外如果是農村戶口又沒有參加社保或者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每人每月55元的國家養老金。

烈士家屬待遇新規定

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對烈士家屬由民政部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烈士的家屬為烈屬,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滿16週歲的弟妹和撫養烈士成長的其他親屬。烈士可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撫卹待遇。凡是按規定享受定期撫卹待遇的優撫對象死亡後,除發給當月定期撫卹金外,另加發半年的定期撫卹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註銷定期撫卹金領取證。 在部隊因執行戰備訓練中因施工、生產、執勤、科研、維護社會治安等工作而犧牲者,但不符合革命烈士的條件,他們的遺屬享受什麼待遇? 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在部隊因執行戰略訓練或因施工、生產、執勤、科研、維護社會治安等工作而犧牲者,不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的,發給《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或《革命工作人員因公犧牲證明書》,享受有關因公死亡待遇,其家屬不能享受烈屬待遇,而享受有關部門規定的因公死亡的撫卹待遇。

烈屬待遇申請條件

可以骸請優扶待遇.

參考資料:更多請查看法律快車法律諮詢 www.lawtime.cn/ask/question_61997.html

烈士家屬享受什麼待遇?

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對烈士家屬由民政部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烈士的家屬為烈屬,包括烈士的父母搐配偶、子女和未滿16週歲的弟妹和撫養烈士成長的其他親屬。烈士可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撫卹待遇。凡是按規定享受定期撫卹待遇的優撫對象死亡後,除發給當月定期撫卹金外,另加發半年的定期撫卹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註銷定期撫卹金領取證。找當地民政機構。

烈士家屬有什麼待遇

沒有

革命烈士家屬的具體待遇,每年大約能拿到多少錢?錢由什麼部門給?謝謝了

革命烈士的撫卹金是由民政部門發放的。

標準各地不一。

但你爺爺應該不是撫卹對象。

撫卹僅僅對其父母,子女,妻子進行撫卹,沒有規定對兄弟姐妹進行撫卹。

烈士家屬有什麼待遇沒有

1、一次性撫卹金。標準為80個月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於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卹金。

2、一次性增發撫卹金。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其遺屬在應當享受的一次性撫卹金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下列比例增發一次性撫卹金:獲得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5%;獲得軍隊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0%;立一等功的,增發25%;立二等功的,增發15%;立三等功的,增發5%。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其中最高等級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撫卹金。

3、一次性特別撫卹金。對生前作出特殊貢獻的烈士,除按照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卹金外,軍隊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特別撫卹金。上述三項一次性撫卹金髮給烈士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週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週歲但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4、定期撫卹金。對符合下列條件的烈士遺屬,由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卹金領取證》,還可定期領取一定的撫卹金:父母(雞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

相關問題答案
烈屬待遇每月多少錢?
殘疾證二級每月多少錢?
代理記賬每月多少錢?
河南低保每月多少錢?
天津醫保卡每月多少錢?
國家五保戶每月多少錢?
江蘇失業金每月多少錢?
自已交社保每月多少錢?
醫療保險卡每月多少錢?
地稅待遇一年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