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胸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抹胸是胸間貼身小衣,在古代又稱“襪胸”、“襴裙”、“合歡襴裙”、“訶子”等,從後面往前圍束,下面有線,可以同時圍系裙腰。清代又稱肚兜。現在抹胸是女性夏天服飾的內搭單品,不僅可以搭配衣服還有防走光的作用。
不同朝代抹胸的簡介
唐朝訶子,無帶內衣在唐朝開始出現,就是訶子,這是由於唐朝女性穿著打扮而定,她們喜歡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繫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
宋代抹肚,宋代穿著抹胸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覆蓋住整個胸腹,用鈕釦或帶子繫結。
清代肚兜,一般是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