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早穿鞋?
2月7日訊美國人類學家埃里克特林考斯認為,發掘於距離周口店遺址區西南6公里處的田園洞、距今4.2萬年的人類趾骨表明,那時候的人已經開始穿鞋。
中國人最早穿鞋
2月7日訊美國人類學家埃里克特林考斯認為,發掘於距離中國周口店遺址區西南6公里處的田園洞、距今4.2萬年的人類趾骨表明,那時候的人已經開始穿鞋。田園洞內發現人類化石
“我們是在2003年對田園洞的挖掘專案立項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說,田園洞位於北京周口店遺址區西南6公里處田園林場內。2001年6月,田園林場的工作人員在林場內發現了化石,並將情況向有關部門做了彙報。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立項之後,同號文博士立即帶隊對該地點進行了正式發掘。2004年則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其中人類化石屬於最重要的發現,該研究由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尚虹博士負責。”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田園洞的發掘報告發表後,也得到了美國科學基金的支援,之後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家埃里克特林考斯教授也參與到研究中來。2007年,尚虹、同號文以及埃里克特林考斯完成了對田園洞人類化石的研究,認為田園洞人的骨骼特徵絕大多數與現代人一致,現代人類的起源可能比“來自非洲”的單一模式複雜得多。
穿鞋能改變人腳的結構
“早期人,包括穴居人,已顯示出了偶爾穿鞋的證據。”建立在對田園洞人類化石研究的基礎上,2008年7月,埃里克特林考斯和尚虹共同署名的論文,發表在《考古學》雜誌上,這個研究結論,將人類開始穿鞋的時間提早了至少1萬年。
有研究表明,簡單的穿鞋行為能改變人腳的結構。埃里克特林考斯認為穿鞋和赤足人群的腳部特徵存在差異,具體體現在他們中趾骨的大小和力量上。慣常穿鞋會產生更纖細的趾骨結構,因為穿鞋減小了行走時中腳趾的受力,他和尚虹在對田園洞人的趾骨化石進行研究之後發現,這個罕見的趾骨就很纖細。埃里克特林考斯由此認為,這個距今約4萬2千年前的田園洞人應該開始用穿鞋的方式保護腳了。
雖然埃里克特林考斯認為,真正的鞋可能在4萬年前開始慣常使用,但他也表示,目前還沒有關於這個時間段的其他證據。
鞋體現了文明的進步
“毫無疑問,人類史上最早出現的鞋就是為了保護腳板的。”西北大學文博院副院長、歷史學家徐衛民表示。
一些人類學家曾提出,即使是最早的鞋,也有可能象徵意義更多於保護作用。對此,徐衛民認為,在當時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鞋子最主要的應該是保護作用。最早的鞋就是用一些相對柔軟的草或者樹葉之類的材質製成的簡陋的包裹品,它可以保證人類的腳不受傷,並起到簡單的保暖功能。“鞋子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把人和動物徹底分開了,體現了文明的進步。”據瞭解,現存最古老的鞋發現於美國西部,出現時間粗略地定位在距今1萬年以前,它是由植物纖維簡單編織而成的涼鞋。
徐衛民表示,隨著文明的進步,對人類而言,鞋子不僅僅能起到保護作用,也有裝飾的意義。曾經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2.7萬年前,珠子就在人類骨骼的踝關節和雙足周圍被發現。而且半坡遺址的發掘也證明,在6000多年前,就有了紡織品,“這些紡織品完全可以被用在鞋上。用現代人的話說,可能就是時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