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墊刺繡 腳板下的藝術?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冬日暖陽下,合江縣望龍鎮回龍村94歲的劉其淑老人正在自家院壩裡戴著老花鏡飛針走線繡鞋墊。儘管年事已高,老人的刺繡看上去針腳平整、緊密,圖案活靈

鞋墊刺繡 腳板下的藝術

  冬日暖陽下,合江縣望龍鎮回龍村94歲的劉其淑老人正在自家院壩裡戴著老花鏡飛針走線繡鞋墊。儘管年事已高,老人的刺繡看上去針腳平整、緊密,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從15歲就開始向奶奶學繡鞋墊,那時候的姑娘要是不會針線活,會被人笑話。”提起自己當年的手藝,老人一臉的自豪。

瀘州民間鞋墊刺繡起源於明代,是瀘州地區特有的民間傳統手工刺繡工藝之一,它秉承傳統的蜀繡技藝,同時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刺繡技藝精髓,與苗、彝等少數民族服飾刺繡不斷融合演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瀘州民間鞋墊刺繡傳統工藝形成較早,初期納制簡單,色彩單一,基本集中在紅、黃、藍、白幾種顏色上,圖案也單調,僅有滿天星針法,經過幾代人的發展,逐步將十字繡、萬字繡、跳三針等工藝手法引入納制工藝,到現在已經演變成熟。

合江縣石龍鄉松柏村66歲的丁福坤老人家裡至今還保留著40年前的一雙鞋墊,雖然鞋墊已經破舊褪色,但是它卻是丁福坤夫婦攜手走過滄桑歲月的見證。“這雙鞋墊是我為丈夫做的第一雙鞋墊,那時候還沒有結婚,用現在的話來說應該叫定情物,結婚以後他就一直穿我做的鞋墊,這麼多年我已記不清給他做了多少雙鞋墊,但是這第一雙鞋墊我們一直都珍藏著。”歲月的變遷讓鞋墊已不再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女子做一雙鞋墊送給心上人,繡上“一帆風順”或“魚躍龍門”,或是繡上龍鳳呈祥,早生貴子,鳥飛魚躍,千里共嬋娟,有的索性一腳繡龍一腳繡鳳,針針仔細,配色鮮豔。丁福坤老人的鞋墊刺繡手藝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好,“現在的姑娘大多不會這項手藝了,但是用鞋墊送情郎的風俗仍然還在我們這裡保留著,所以村裡哪個姑娘談了人家,都叫我幫忙繡鞋墊。”

2005年,幾個在北京做生意的瀘州人看到外國人非常喜愛中國傳統手工藝製品,聯想到自己家鄉的傳統手工鞋墊,於是回鄉組建公司,招徠會鞋墊刺繡的婦女為其加工鞋墊,並於2006年8月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瀘州已有4000多戶農戶利用空餘時間進行鞋墊刺繡,這些產品除銷往國內各大景區外,還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市場,讓老外們愛不釋手,有的甚至用鏡框把鞋墊作為工藝品裝起來掛在牆上。瀘州鞋墊刺繡重新煥發了生機,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

相關問題答案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
夢的藝術字怎麼寫好看?
李的藝術字怎麼寫好看?
博的藝術字怎麼寫?
什麼的藝術?
為什麼郭德綱說于謙痛恨快板這門藝術 ?
鞋墊上的汗漬怎麼清洗?
板鞋後面磨腳怎麼辦?
割絨鞋墊怎麼繡?
刺繡的刺字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