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紋的寓意和象徵?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忍冬紋在古代寓意紋樣,其在東漢末期開始出現,南北朝時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運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靈魂不滅、輪迴永生,以後又廣泛用於繪畫和雕刻等藝術品的裝飾上。
忍冬紋的寓意和象徵
忍冬為一種蔓生植物,俗稱“金銀花”、“金銀藤”,通稱卷草,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稱,是六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植物紋樣。
古代西亞和中亞盛行的“生命樹”崇拜,形成了理想化的“聖樹”,其中類似葡萄、有枝葉和豐碩果實的卷葉紋樣就成了象徵“生命樹”的“忍冬紋”。
它們隨著中亞地區曾經十分興旺的佛教和祆教流入中原,既是南北朝時期流行的胡飾,也是佛國天界和淨土的象徵,還可能與“厭火”的“藻紋”混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