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有什麼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正月十五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習俗。正月十五指的是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