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來屬於哪個省的 上海歷史沿革介紹?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還是國家相關部門批覆確定的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那上海原來屬於哪個省的呢?一起往下閱讀了解吧。
上海歷史沿革介紹
1、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2、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3、民國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直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4、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截至2020年6月,上海全市16個區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
以上是關於“上海原來屬於哪個省的”的內容回答和“上海歷史沿革介紹”的內容介紹,希望有助於大家更深入地瞭解上海這一城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