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什麼?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春秋》又被稱為《麟史》、《麒經》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經之一。《春秋》本身也是中國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如今留存下來的《春秋》版本據說是由孔子修訂而成的。
關於春秋的補充內容
1、歷史補充:除了《春秋》以外,後續也有很多的作品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這些作品被稱為傳,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左轉》、《穀梁傳》等。
2、敘事手法:《春秋》全文的敘事語言非常簡練,並且每個句子幾乎都會含有褒貶的意思,因此也被後人稱為微言大義、春秋筆法等。
3、《春秋》的內容:《春秋》記錄了當時該國的諸侯、國人、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也會記載諸侯公侯之間的書信內容等資訊。
4、《春秋》內容的缺失:目前記載的《春秋》約有一萬六千多字,但是根據相關文獻所記載的《春秋》則有一萬八千多字。
《春秋》是什麼
春秋是中國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同時還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經之一。《春秋》本身則是中國周朝時期魯國的歷史,記載著該國的諸侯、國人、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也會記載諸侯公侯之間的書信內容等資訊。以上就是關於問題“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