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幾個月新增輔食最好??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思萊指出,老觀點認為嬰幼兒4個月時就要新增輔食,而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釋出的《嬰幼兒餵養指南》提....
寶寶什麼幾個月新增輔食最好?
6個月新增最給力
到底是在寶寶滿4個月時就開始新增輔食,還是6個月後再新增輔食?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思萊指出,老觀點認為嬰幼兒4個月時就要新增輔食,而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釋出的《嬰幼兒餵養指南》提出,應在寶寶滿6個月後再新增輔食,衛生部2007年出臺的《嬰幼兒餵養策略》也指出: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6個月之後,為滿足其不斷髮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才應開始新增輔食。
另外,6個月前的寶寶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過早地新增輔食易患消化不良,而母乳充足的寶寶過早的新增輔食會造成早期的肥胖。更重要的是,將近一半的6個月寶寶已經開始萌出乳牙,這個階段是小兒味覺發育和培養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因此在寶寶6個月後開始新增輔食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選食物含鐵米粉+維C最佳
給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到底應該吃什麼?
張思萊表示,雖然母乳中有豐富的營養能夠滿足嬰幼兒早期的營養需求,但是母乳中含鐵量很低,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孩子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寶寶長到6個月後,這個階段的寶寶體內儲存的鐵已經幾乎消耗完,必須額外補充鐵劑。
另外,嬰兒生長至6個月時,消化系統及各器官的協調性已發育成熟,腸道消化澱粉的酶也逐漸活躍,轉奶食物的新增有助於嬰兒完成從依賴母乳營養到利用母乳外其它食物營養的過渡。張思萊提醒,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首選就是含鐵米粉,即不容易過敏,而且還能補充鐵。同時要配合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於鐵的吸收。
對於很多家長認為首先應該給寶寶新增的輔食——蛋黃,張思萊表示不認同,她說,蛋黃雖然含有豐富的鐵,但其中所含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吸收。而且蛋黃還增加寶寶過敏的風險,建議在寶寶6個月末再新增蛋黃。
還有一種輔食頗受家長喜歡,那就是粥油。對此,張思萊表示,粥油不適合作為輔食新增的首選,因為6個月的寶寶應吃糊狀食品,而粥油還是液體食品。至於骨頭湯煮麵,因為骨頭湯的營養非常有限,僅是肉的十分之一,作為6個月寶寶首要新增的輔食也不合適,這些輔食更適合7—9個月的寶寶。另外,家長一定要牢記,新增輔食一定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貪多貪快。
張思萊表示,在寶寶適應了米粉後,煮菜水、菜泥、果汁、果泥、魚泥、蝦泥就可以逐步給寶寶添加了。對於那些不愛吃米粉的寶寶,這些食物也是補充營養的輔食選擇。
[page]
自制米粉安全性有待商榷
雀巢嬰兒米粉等品牌被曝含有重金屬砷之後,網上一些介紹如何“自制米粉”的帖子也因此受到熱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表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成品嬰兒米粉,大都強化了鈣鐵鋅,這種強化雖然並非像加碘鹽那樣屬於國家強化,而是屬於商業強化的範疇,但之所以在嬰兒米粉中強化鈣鐵鋅,是因為嬰幼兒體內容易缺乏這些微量元素。而且,在這些嬰兒米粉裡強化的量也不會很大,即使本身就不缺鈣鐵鋅的嬰幼兒吃了,也不會過量。何計國認為,如果寶寶吃家長們自制的米粉,就得不到鈣鐵鋅的有效補充。
何計國表示,此次雀巢嬰兒米粉事件中,家長們擔心的重金屬砷,並非廠家新增,而是從原料米里面來的,因此,即使家長們自制米粉,同樣需要用到原料——米,也就很難避開重金屬砷的問題。另外,他指出,自制米粉安全性也有待商榷。
米粉不能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有的媽媽認為,既然寶寶能吃輔食了,就把輔食作為寶寶的主食,平常也就減少了給寶寶的餵奶量。張思萊指出,米粉只是輔食,嬰兒的輔助食品又稱斷奶食品,其含義並不僅僅指寶寶斷奶時所用的食品,而是指從單一的乳汁餵養到完全“斷奶”這一階段時間內所新增的“過渡”食品。但是,奶中的有些營養元素在輔食裡是沒有的,一歲以內,寶寶的主食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據介紹,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後是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而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不但質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症。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