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服面料主要是什麼 怎麼清洗??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防寒服是內絮化纖棉等保暖材料的上衣,可以分為三種:普通防寒服、高原防寒服和極冷防寒服。你知道多功能防寒衣的使用範圍嗎?防寒服怎麼洗?

防寒服怎麼洗

最高清洗溫度30°C,儘量避免機械處理和脫水,正常沖洗。禁止使用含氯漂白劑。禁止熨燙或蒸汽處理。禁止乾洗或用洗滌劑去汙。禁止滾筒甩幹。儲存注意將防寒服存於原包裝內,置於乾燥處,遠離陽光照射。 

1、去漬浸泡 

在防寒服浸泡之前,先用衣刷除去衣服表、裡兩面的浮塵,然後用軟刷浸水蘸上洗滌劑除去領口、袖口及過度髒汙部位的汙垢,再將防寒服浸泡在清水中擠幹(不能擰絞)後待洗。 

2、洗滌方法 

在挑選防寒服的洗滌劑時最好選用泡沫少、鹼性小或中性的,這樣的洗滌劑有利於清涮水汙和保護纖維。操作時,先按洗滌劑說明取適量溶化於少量溫水中,再注入20°~40°的清水,水量以浸沒防寒服尚有1~2釐米餘量為宜。浸泡時間為3~5分鐘,即用手擠壓,但不要揉搓,邊擠壓邊翻騰,反覆進行3~5五分鐘。洗完後提起防寒服衣領,從上到下用手將汙水擠出,切忌不可擰絞,以防擰皺衣面,絞亂襯芯的化纖棉。 

3、清涮汙垢 

將擠乾的防寒服放入更多的清水中,為了保持防寒服的光亮,第一次清涮時,可滴入少許白酒或食用醋,反覆翻動、擺動、擠壓,使防寒服汙垢溶於水中,擠去汙水。這樣重複清涮三至四次,待擠出的水純清後即可。 

4、脫水蔭晾 

為了讓防寒服不變形,不留下水漬,要用吸水性較高的棉質品(如大毛巾、小棉毯等)來幫助吸收水分。將已洗涮的防寒服平展於臺案上,表、裡兩面都墊上大毛巾,袖筒裡也要塞上大毛巾。再把防寒服連大毛巾捲成筒狀擠壓,使防寒服的水分滲入吸水物中。反覆幾次直到水分擠完為止。然後將防寒服的衣領、袖子、前門襟等部位鋪展持順,架在衣架上,懸掛於背蔭通風處晾乾。


多功能防寒服的使用範圍

以下為不同活動和不同接觸時間下(最低溫度僅供參考)達到熱平衡時的周圍溫度條件: 

幅度非常小的活動

(1)幅度小的活動

(2)適度活動

(3) 穿著時間8小時+6°C-4°C-26°C 

穿著時間1小時-9°C-30°C-30°C 

幅度非常小的活動,身體新陳代謝90 W/m2(站立不動或是坐著,稍微有手臂活動)

幅度小的活動,身體新陳代謝115 W/m2(以2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或站立並稍微有手臂活動)  

適度活動,身體新陳代謝170 W/m2(以4到5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或站立,上身活動) 

這些值均在無風條件下設定,此時輻射溫度等於周圍空氣溫度。在這些情況下必須給手部、足部和頭部提供足夠的保護。 

這些值均在袖子未脫卸且整套服裝封閉的情況下測定。


防寒服面料材質

防寒服實際上是把防寒服的兩個部分縫合在一起——裡面的一部分防寒,外面的一部分起擋風的作用。內層部分主要使用一層尼龍襯裡,然後加上關鍵的成分:穩定和保護隔熱材料的薄膜,再加上厚厚的一層滌綸保暖材料。這時,保暖層大於襯裡——這保證茄克的每一部分都是保暖的。防寒服的外層織物一般採用厚尼龍面料,襯裡是一種特殊的織物,上面有一些小孔,衣內的溼氣可以通過這些小孔透出去,又能阻止水珠和風滲透進來, 拉鍊是用防腐蝕的尼龍做成的,鍍鎳的拉鍊拉頭使用壽命比普通拉鍊拉頭要長7倍。在這一工序之前,工人們主要採用由裡朝外的工藝製作。現在他們要把防寒服翻過來做最後的加工。


相關問題答案
醋的原料主要是什麼?
內蒙古主要是什麼民族?
內蒙古主要是什麼牧場?
腎功能最主要是什麼?
阿司匹林主要是什麼?
外貿主要是什麼?
南亞主要是什麼人種?
雲南主要是什麼民族?
非洲主要是什麼氣候?
東南亞主要是什麼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