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到底好不好?
智慧家居系統可以滿足不同檔次、不同型別、不同風格的住宅使用者的需求,智慧家居控制主機的軟體系統可以實現線上升級,控制功能會不斷增多並完善。比如說,目前的智慧家居系統除了能夠實現照明智慧化、安防智慧化、視訊共享、家底控制智慧化、遠端監控的功能之外,還可以實現老人小孩兒防護、緊急電話求助、自動灌溉喂寵等功能。
智慧家居需要注意的問題
(1)前期溝通
安裝前要與出售裝置的商家確定需要加入系統的電器,和設計師協商好電器擺放位置及所需功能等。系統商根據業主要求出具佈線圖,在裝修中的水電改造階段就要結合智慧家居佈線圖進行佈線及與電路線的連線。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電器擺放位置一定要提前確定。系統內的電器位置是絕對不能挪動的,否則就無法控制。如果需要變動位置,一定要在施工完成前進行,一旦施工完成後再要變動,就要開啟牆、地面重新佈線。目前市場上也有無線佈置系統,即在每個電器旁安裝一個無線模組,再在適當位置安裝訊號發射器。但是空間形狀、傢俱等都會影響訊號傳輸,而且費用也更高。智慧系統目前還是以選擇有線方式為主,隨後如果新增少數裝置,才考慮選擇無線方式。
(2)相容問題
電器裝置與智慧系統還存在一個相容的問題,不是所有電器裝置都與智慧系統相容,所以購買前就要仔細確認。最好是購買前就和智慧系統裝置商確定購買的電器裝置品牌和型號是否相容。
( 3)隱私問題
智慧系統利用了網路,而網路都是存在一定漏洞的,有可能被一些技術高超的黑客侵入。這和我們平時上網的網路被侵入是一樣的原理。比如監控錄影裝置,就很有可能被他人通過網路控制。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在臥室等私密空間不要安裝監控錄影裝置。
智慧家居的優勢是什麼
1、需佈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要實現智慧家居必須從裝修階段就開始設計、佈線。否則,普通的全屋燈光無法用智慧控制,一開始選購的非智慧的電器也不能變的“智慧”起來。但實際上,對於已經入住的家庭,幾乎很少人願意為了“華而不實”的智慧而大動干戈。這種情況已經成為過去,當下的智慧家居首先解決了佈線問題,不僅不再需要拆牆佈線,而且只需增加一些小裝置,即使是不帶智慧標籤的產品,也能讓家居變得智慧起來。
2、價效比高
對於智慧家居的另一個刻板印象就是貴!以前要實現全屋智慧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一個性能穩定的進口感測器要價幾千元,何況全屋智慧化?可當下的智慧產品相較以前則具有超高的價效比,例如一個智慧開關面板,通常僅需兩三百元。
當然,智慧家居並不靠單個裝置來實現,而是通過不同的裝置組合,形成一個智慧化的場景。例如全屋的燈光、電器智慧化,出門前不再需要檢查空調是否開著、燈有沒有關好,只需要在APP上確認就可以。智慧燈光人體感測器就能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玄關燈、起夜燈搭配這樣的功能就能變得更加人性化。
3、安全便利
無可厚非,智慧家居使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更加人性化。回家之前用APP控制先開空調,回到家就能立即享受到清涼。通過溫溼度探測器聯動空調、空氣淨化器等裝置讓室內保持恆定、舒適的溫溼度。通過設定不同的場景,一鍵切換休息模式、會客模式、娛樂模式等,家居環境可以隨著不同需求而改變。一些智慧主機還能分析居住者的生活習慣,提供精準、智慧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