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一些泰語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潑水節這一天,她們都會用清水互相潑灑對方,以祈求洗去一年的不順。而潑水節其實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於瞭解少數民族特徵有著重要的作用。

有潑水節的民族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一些泰語民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也被叫做“浴佛節”或“楞賀尚罕”,在潑水節這一天,上述民族的人都會用清水互相潑灑對方,主要是為了祈求洗去一年的不順。

潑水節這一習俗是我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以上民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以及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也是研究以上民族文化的重要視窗,有助於人民瞭解上述民族的特性。

相傳潑水節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的潑水節被稱為“潑寒胡戲”或“乞寒胡戲”,之後波斯的“潑寒胡戲”經過印度傳入緬甸、泰國以及我國雲南地區,這一民族習俗便被流傳下來。

相關問題答案
廟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五月節是哪個民族的?
晒佛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篝火節是哪個民族的?
端午節節是哪個民族的?
達努節是哪個民族的?
白蓮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火把節節是哪個民族的?
淋浴節是哪個民族的?
過趕節是哪個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