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教程:離散數據與連續數據?

分配給表面像元的值可以表示為離散數據或連續數據。ArcGIS 中的要素和表面可以表示為離散數據或連續數據。

方法/步驟

  分配給表面像元的值可以表示為離散數據或連續數據。ArcGIS 中的要素和表面可以表示為離散數據或連續數據。

  離散數據(也稱為分類數據或不連續數據)主要表示要素數據存儲系統和柵格數據存儲系統中的對象。離散對象具有可定義的已知邊界。它易於精確定義對象的起始值和結束值。一個湖泊是周圍景觀內的離散對象。湖泊與陸地的相交處可以清晰地界定。離散對象的其他例子還包括建築物、道路和地塊。離散對象通常是名詞。

  

  通過連續數據或連續表面可以表示這樣的現象:表面上的每個位置都可以用來衡量濃度級別,或用來衡量每個位置與空間中固定點或與發射源之間的關係。連續數據也指字段數據、非離散數據或表面數據。

  連續表面數據的其中一種類型從定義表面的若干特徵(表面中的每個位置都通過一個固定的配準點進行測量)派生而來。這些特徵包括高程(固定點是海平面)和坡向(固定點是方向:北、東、南和西)。

ArcGIS教程:離散數據與連續數據

離散要素與連續要素

大多數 ArcGIS 應用程序使用的是離散的地理信息,如土地所有權、土壤的分類、分區和土地利用。這些類型的數據用標稱、序數、間隔和比率值表示。表面是連續數據,如高程、降雨量、汙染濃度和地下水位高度等。此類數據可表示為連續表面,通常沒有劇變和突變。

離散要素

離散要素是不連續的,具有明確的要素邊界。例如,道路有寬度和長度,在地圖上表示為線。地籍圖可以顯示出各宗地之間的邊界。地圖上各要素的特徵(如所有者名稱、宗地編號和有效面積)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

下面的地籍圖給出了離散要素的一個示例。

離散地圖要素也可視為專題數據。這些數據或地圖要素在地圖中被簡單地表示為點、線或面。現在,您已經瞭解瞭如何利用 ArcGIS 數據結構表示二維要素的拓撲關係。這些地圖要素可被賦予屬性,用以描述、繪製、符號化和標註這些地圖要素。此外,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定義或識別這些要素間的新關係。

連續要素

相對地,連續要素在空間上不是離散的。通常,連續表面上可能值之間的過渡沒有突然的或明確的間隔。表面的屬性存儲為 z 值,其中,z 值是一個與給定的 x,y 位置相關聯的垂直方向上的單獨變量。例如,表面高程的值在整個表面上是連續的。表面的任何製圖表達都只是整個表面中的值的示例(子集)。

ArcGIS教程:離散數據與連續數據

漸變型連續數據

另一類連續表面數據包括某些從一個源經過某個表面時逐漸發生變化的現象。漸變型連續表面數據的示例包括液體和空氣的移動。這些表面以現象移動的類型或方式為特徵。

一種類型的移動是通過擴散或任何其他類型的特定移動,在這種移動中,該現象表現出從高濃度區域移動到低濃度區域直到濃度趨於平衡。地表或水體中鹽的濃度變化、石油洩漏時石油的濃度變化以及森林火災中熱量的變化等,具有此類運動的表面特徵。在此類連續表面中,必定有一個源頭。源附近的濃度總是更大一些,並且隨著距源頭距離的增加以及移動介質的作用濃度會逐漸變小。

在上述的源濃度表面中,任意位置處的濃度是由事件源在介質中的移動能力決定的。

另一類型的移動由移動物質的內在特徵或運動模式控制。例如,炸彈爆炸所產生的噪音的移動是由噪音及其通過的介質的內在特徵控制的。運動模式也可能限制並直接影響要素的表面濃度,例如植物種子的傳播。種子的運動方式(無論是通過蜜蜂、人、風還是水)將影響植物種子傳播的表面濃度。

運動的其他示例包括動物種群的遷徙、商店的潛在客戶(汽車是運動方式,時間是限制因素)以及疾病的傳播。

ArcGIS教程:離散數據與連續數據

離散還是連續?

很多要素在表示和建模時,邊界是連續的還是離散的並不明顯。連續統一體是在表示幾何要素過程中創建的,極端的情況是純離散要素和純連續要素。大部分的要素都位於這兩種極端情況之間。

沿連續區域統一體分佈的要素的示例包括:土壤類型、森林的邊緣、溼地的邊界以及受電視廣告促銷活動影響的地理市場。要素會落在從連續到離散範圍何處的決定因素是定義要素邊界的難易程度。無論要素落在連續區域的哪個位置,柵格數據都可以用更高或更低的精度來表示要素。

基於生成值做決策時,瞭解建模的數據類型是很重要的(無論它是離散數據還是連續數據)。不應該只根據土壤地圖來確定建築物的精確位置。森林的方形區域不能作為確定適合鹿的棲息地時的主要考慮因素。銷售活動不應該只依靠電視廣告宣傳的地理市場影響。必須瞭解輸入數據邊界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教程, 要素, 數據, 表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