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直徑約為1.0至2.0釐米。肚臍的細小通常帶來一定的組織弱化,並使它易受臍疝氣的影響。

肚臍沒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豐富,所以藥物易於滲透、吸收,加上藥物不受胃酶的干擾破壞,因此用藥量少、見效快。肚臍作為人體一個獨特的給藥途徑,用藥物貼敷或施以熱熨等方法,有復元回陽、開竅固氣之功能。特別適合於有胃腸、肝臟疾病的患者,由於中藥敷肚臍不經肝臟代謝,可減少毒副反應,因此是一條理想的給藥途徑.

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方法/步驟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闕穴(肚臍)

  方法:從藥店買來成塊的天麻或中成藥天麻片,打粉後填入肚臍內,外面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每天晚上貼,早晨取下。

   療小葉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葉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見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常鬱悶,便會發現自己一側或兩側乳房中出現了腫塊,摸上去感覺硬硬的,又很有韌性,有點兒像摸橡皮塊的感覺,用手去推還能推動,這就是小葉增生。

  其實小葉增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數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會在發病數月或一兩年後自行緩解,無需治療。不過,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著小葉增生的,雖然不痛不癢,但是乳房中有腫塊,終究是一件讓人心裡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還總擔心它會轉化成腫瘤什麼的,所以,我給大家提供一則可以幫助消除小葉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臍內。

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胃氣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補中益氣丸搗碎,填入肚臍,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每次貼12個小時,然後休息12個小時。

十滴水滴肚臍,寒熱兩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臍裡,外面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封蓋,12個小時以後取下。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都喜歡吃生冷寒涼的瓜果、當時覺得很舒服,但時間久了,腸胃就容易受寒,嘔吐或腹瀉。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兒,往往都是隨便吃點什麼止瀉藥就了事,殊不知,大熱天過食寒涼之物所導致的腸胃問題可不是這麼簡單解決就萬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話,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臍,正好對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熱兩邪通吃,治療夏天出現的腸胃問題,效果特別好。

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失眠

取五味子、遠志、石菖蒲各10克,棗仁20克,紅藥3克;或三七、丹蔘各10克,石菖蒲、遠志、硫磺各20克,紅花6克,共同研成細末,均用40度白酒調成稠膏狀,塗滿肚臍,外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治療高血壓:吳茱萸敷肚臍,引火歸元,補養脾陽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受夠了長期吃藥的罪,說到吃藥就頭疼。這時我往往建議他們去藥店買川芎和吳茱萸各30克,打成細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臍裡,用麝香壯骨膏固定好。結果很多人用過後發現,這個辦法竟比什麼降壓藥都靈,而且還感覺腿腳有勁,頭腦清爽。

自汗、盜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共研細末,過篩,加白酒適量調勻,敷於臍中,用熱水袋加溫,每24小時換藥1次。汗止藥停。

6箇中藥外敷肚臍偏方【非常實用】

注意事項

本文中的方子為偏方,在試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貿然使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