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專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著實讓中醫藥火了一把,也讓中醫藥走進了世界,為中藥療效正名。作為國粹的傳統中醫藥,有著自己的治病理論,是醫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樣,中醫藥在肝癌治療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作為一種輔助療法,中醫藥對消除局部病灶、消滅癌細胞作用並不強,但對全身性的整體調理和防止腫瘤復發上效果明顯。因此,中醫要掌握好自己的用藥時機,配合手術、介入等肝癌治療中的主要“角色”,演好自己的戲份。
注意事項一:為手術護航
手術是治療早期肝癌的重要手段,對有手術機會的肝癌病人,術前可根據他的症狀、體徵進行辨證調養。補氣生津類中藥,可提高病人的手術耐受性。而術後,中醫藥除了促進創傷的癒合,更在於預防術後復發。考慮到癌症病人術後“癌毒”已去大半,但元氣損傷,臟腑氣血功能虛弱,此時配合扶正固本中藥高濃縮靈芝製劑孢子粉,從培脾固本著手,結合抗癌解毒、活血化淤的中草藥,扶正祛邪,雙管齊下,能改善手術創傷,減少併發症,促進肝功能恢復。
注意事項二:肝臟保衛者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工作繁忙,負責營養物質的合成、分解、儲存,以及毒物、廢物的降解和排洩等。肝癌病人肝功能受到破壞,而放化療等治療手段也會損傷肝臟。中醫藥在辨證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護肝臟。
注意事項三:殘毒清道夫
化療藥物常造成骨髓抑制、免疫功能抑制、肝腎毒害等,導致病人生活質量極差。中醫中藥扶正固本、增強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同時,清熱解毒類中藥就像清道夫,輔助清毒、減毒。
注意事項四:放化療的“賢內助”
放化療是肝癌治療中的重要環節。然而,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使得病人痛苦萬分,甚至因此終止治療,造成整個治療的半途而廢。
這個時候,健脾益胃類中藥能改善放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等消化道不適;而補氣血及養陰類中藥,則能改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的現象,保護骨髓的造血功能。如中藥三代技術靈芝孢子粉輔助治療腫瘤應用已經較成熟,可減輕化療副作用,控制白細胞在合理水平,緩解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提升精氣神。
中晚期肝癌病人行肝動脈灌注栓塞化療後,常出現發熱、噁心、嘔吐、頭身困重、上腹脹悶、食慾下降等不良反應。輔以清熱化溼、健脾理氣、和胃止嘔的中藥治療,可明顯降低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對於失去手術和介入治療機會的晚期肝癌,中醫藥治療重點不著眼於瘤體,而重於症狀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