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凡爾賽宮外立面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麼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
凡爾賽宮簡介
凡爾賽宮位於巴黎以西20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華富麗和充滿想象力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建築群總長580米,包括皇宮城堡、花園、特里亞農宮等。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凡爾賽宮外立面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麼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
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凡爾賽宮外立面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麼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
交通
可購買一種凡爾賽宮的門票和SNCF(法國國營鐵路公司)車票合二為一的車票,有效期1天,在聖拉扎爾火車站、蒙巴那斯火車站乘坐開往凡爾賽宮的火車即可到達。
車票及門票價格:從巴黎到凡爾賽,門票和往返車票為21.15歐元/人;從第2、3大區到凡爾賽宮的門票和往返車票為24.7歐元/人;從第4大區到凡爾賽宮的門票和往返車票為25.6歐元/人;從第5大區到凡爾賽宮的門票和往返車票為27.2歐元/人;從第6大區到凡爾賽宮的門票和往返車票為28.8歐元/人;18歲以下免票。此外,可以搭乘RER C線,在Versailles Rive Gauche站下(C5方向的終點站)。乘坐汽車A31路也可到達。
凡爾賽宮景點
大理石庭院
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
海格立斯廳
海格立斯廳(Salon d'Hercule):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的連接處,連接中路宮殿和北翼與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時代,這裡是王家小教堂,後改為國王接見廳。
豐收廳
豐收廳(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廳之西,北面為花園的拉冬娜噴泉。前臨樓梯,豐收廳為入宮覲見國王的禮儀路線主要入口。廳內存放有歷代國王的獎章及珍寶收藏。
維納斯廳
維納斯廳:又名金星廳。在豐收廳之西。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俱。這些傢俱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狄安娜廳
狄安娜廳:又稱月神廳,位於主樓二樓北側,維納斯廳之西,牆壁用各種精美瓷器裝飾。
瑪爾斯廳
瑪爾斯廳:又名戰神廳或火星廳,在狄安娜廳之西。天花板上有奧德朗的油畫《戰神駕駛狼馭戰車》。大廳內壁爐兩端有大理石平臺,曾經佈置檯球桌。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經常在此召開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
墨丘利廳
墨丘利廳: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在瑪爾斯廳之西。廳內有一張大床,圍以銀質欄杆,還有一座純銀大壁櫥。牆壁上圍有金色和銀色錦緞。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後來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羅廳
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佈置極為奢華綺麗,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中央為純銀鑄造的御座,高2.6米,位於鋪有深紅色波斯地毯的高臺之上。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大廳均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與二樓各大廳的位置相對應,一樓北側為法國公主居住的套房。
戰爭廳
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南面通往鏡廳。廳內的裝飾由孟莎和勒布倫完成,主要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像。
鏡廳
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稱鏡廊,在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了一幅幅風起雲湧的歷史畫面。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傢俱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經常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
和平廳
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在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裝飾風格與鏡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 國王套房
造和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
國王套房
國王套房:位於主樓東面,路易十三的舊狩獵行宮之內。中央為國王臥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繡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天花板上是名為《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這裡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在這裡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寢宮北邊為小會議室,南邊為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牛眼形狀的天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牛眼廳之東為大候見室和衛兵室。
王后套房
王后套房:位於主樓南側,包括王后臥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見廳、宮婦退居室、王后衛兵室等七間房間。王后套房的樓下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劇場
劇場: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於北翼。設計師為加布裡埃爾(Ange Jacques Gabriel)。劇場深26米,寬22米,可以容納750名觀眾,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蠟燭。1789年10月2日劇院最後一次舉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來保護王宮的佛蘭德斯衛隊。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凡爾賽政府的國民會議曾設於此。
教堂
教堂:在北翼樓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稱這座教堂是奉獻給聖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是為了在氣勢上勝過西班牙的埃斯庫里亞爾宮(修道院、宮殿綜合建築群),但沒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軸線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時期的法蘭西,王權已經高於神權。路易十五、王儲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羅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這個教堂裡舉行婚禮。
戰爭畫廊
戰爭畫廊:在南翼建築群中。曾為王子和親王的住處。展出眾多戰爭主題的繪畫作品,如《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裡沃利戰役》、《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等。
花園
花園:現存面積為100公頃,以海神噴泉為中心,主樓北部有拉冬娜噴泉,主樓南部有桔園和溫室。花園內有1400個噴泉,以及一條長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路易十四時期曾在運河上安排帆船進行海戰表演,或佈置貢多拉和船伕,模仿威尼斯運河風光。花園內還有森林、花徑、溫室、柱廊、神廟、村莊、動物園和眾多散佈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亞農宮
大特里亞農宮: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曼特儂夫人建造,只有一層,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路 小特里亞農宮
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裡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崙經常居住於此。
小特里亞農宮
小特里亞農宮:路易十五為其王后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的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臥室、化妝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為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修建的瑞士農莊,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妝為鄉間牧羊女在此遊玩。
公園立像柱
時 期:公元17世紀
創作者:尼古拉·普桑
尼古拉·普桑公元1594年出生於諾曼底的一個農民家庭,17歲時跟隨矯飾主義畫家喬治·拉爾芒學畫,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公元1665年卒於羅馬。該組雕塑是尼古拉·普桑一生中雕塑的代表作,他的主要成就雖然以繪畫為主,但這組大理石雕塑無論在技巧上還是在藝術思想性方面,同樣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作品以傳說中的尼思、弗拉若、卜安為原型塑造了一組優美而典雅的藝術形象,體現出他力圖把藝術曲線與音樂共鳴結合起來,通過他們向精神領域過渡,從而達到總體上淨化的藝術追求。整組雕塑充滿了理性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