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一般是在公曆4月4日或5日或6日。那在清明節時都有什麼習俗呢?該怎樣過清明呢?
工具/原料
清明
方法/步驟
踏青
清明節踏青的習俗已經流行很久了,尤其是濟南人,幾乎每一個老濟南人都能說出踏青的來歷。春季外出踏青對人體是有很大好處的,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陶冶情操,健體強身。所以說,清明外出踏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據說放風箏可以去除晦氣,帶來好運,所以每年清明放風箏便成了人們過清明的一個習俗。風箏的發祥地山東濰坊市每年清明時就會舉辦盛大的風箏節,建議大家可以去那玩一玩。
掃墓
因為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掃墓是清明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掃墓時其實還有很多講究的,比如清明節前忌買鞋、掃墓之前要禁食等等。
插柳
清明節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插柳枝。踏青時人們順手摺下幾枝柳條,編織成一個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或屋檐上。
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就有的清明習俗,最早叫做“千秋”,後來為了避忌諱,才改成了“千秋”,現在為大多數兒童所喜愛
其他
在清明節其實還有許多的習俗,像蹴鞠、鬥雞、蠶花會等,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但在玩的同時,不要忘記為自己的先人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