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論文的投稿注意事項?

一篇論文好不好首先要看選題是不是前沿,有沒有重複前人研究,或者前人研究過的,論文的序言部分是否有學術史的回顧。這是學術規範問題,高級別的刊物都比較講究。比如《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學遺產》等等。當然比較又名的核心學術期刊也講這個。否則你投稿後外審,正好送給一個對你論文的內容有所研究的學者手中,一看你的學術史回顧沒提他,肯定會把你的論文槍斃掉的。

方法/步驟

論文寫作。
  怎麼寫論文好像不用在這裡大講特講了。但是好文章還是可以看出來的。當然不僅是資料豐富,觀點嚴密,而且還從遣詞造句中看出文筆特色來。這就需要多看高級別的刊物的論文,雖然比較長,但是洋洋灑灑,看完後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不要光看內容,要看作者是怎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其實寫論文和學武術一樣,都是一招一式有章可循的,不是什麼太費勁的事。結構可以學,但是文筆就要靠自己平時修煉了。

論文修改。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自己的論文寫完後,總是難以挑出錯誤來。而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當然我們不能奢求總有人給你看文章,就是導師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最好文章寫完後放一放,不要著急投出去。放一放,就會讓我們能夠比較冷靜的看待自己的文章。而且在放的過程中還能繼續發現新的資料和著作以充實我們的論文。所以修改幾次,就相對完美一些。

時修煉了。

雜誌選擇。
  投稿要有目的的投,不能盲目。如果看中某個刊物,先在中國知網上查找一下這個刊物這幾年發表的學術論文,看看自己的論文是不是在發表的範圍之類,否則投也是白投。比如有些學報的特色很強,如《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在永州,“柳宗元研究“是其特色專欄,如果論文是關於柳宗元的,那就相對好發一些。《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是地理類的核心期刊投稿,如果論文是關於歷史地理的,那錄用的機率就要大一些。本新蟲蟲就曾在這個刊物上發表過論文,而且沒有找中介,也不需出版面費還給稿費。另i外,還要看雜誌往期上發表的作者的單位和職稱、學歷等情況。如果雜誌發表的都是名校名家的,那就不要投了,投也是泥牛入海。如果雜誌文章的作者等級不一,有碩士生的,也有博士生的,有名校的,也有一般院校的,那就可以試試。

注意事項

編輯經驗
  1、第一印象。
  現在雜誌的編輯都比較懶,文章格式都在雜誌上一二三公佈過,投稿時候要如果不按照該雜誌的格式,編輯的第一印象就不會很好。比如頁下注的,可是稿件確是尾註,這就不對。所以大家可以在中國知網下載幾篇看看,依葫蘆畫瓢即可。當然作者的信息都要寫全了。
  2、初審。
  看學術規範。比如有個碩士生投稿,寫雍正時期的吏治措施。本人不歧視碩士生,其中不乏好稿件,能夠發現培養新人是編輯的職責。但是對於這篇稿件就不敢恭維,滿篇自己說,好像別人都沒有研究過似的,查中國知網,光雍正吏治倆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好幾篇。這樣的論文除了被槍斃沒別的途徑。
  3、外審。
  這關就基本不是編輯把握的。但也可以跟外審專家打招呼。不過也有個底線,一般核心期刊的編輯不會為一篇人情稿把雜誌的牌子給砸了。所以大家寫完論文後,還是要掂量一下自己論文的水準。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