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自學《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涉及的方面很廣,但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下功夫去學是完全能夠掌握的。
上面所談關於自學的要求、方法、要點等等既不全面,也不見得完全妥當,聊作一次嚮導罷
了。
註釋:
① 教材沒有給介詞短語的內部結構的分析作出規定,這兒是把介詞後的詞語看作賓語的,那麼介詞短
語就可以改稱為介賓短語。
步驟/方法
(一) “現代漢語”課的性質
“現代漢語”是高等學校中文系、科的一門基礎課。它既是一門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課,
又是一門基本技能訓練課。
1. 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國家的語言政策為依據的一門課。語言是人類最重
要的交際工具,它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它具有全民性,沒有
階級性。漢語是語言的一種,其性質也是如此。這些就是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的觀點。國家的
語言政策,包括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進行漢字改革和整理,實現漢語規
範化等。這在教材各章節的內容中都有體現。
2. 它是有嚴密系統性的一門課。語言是一種體系,也就是一種系統,語言的三個組成部
分——語音、詞彙和語法不是雜亂無章堆積在一起,而是相互協調,相互制約,處在合乎規
律的關係之中,而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切語言都是有聲語言。沒有語音,就沒有詞,
詞是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一種語言裡所有的詞就是這種語言的詞彙。詞彙是
語言的建築材料。如果只有詞彙,而沒有語法,那還不能成為語言。語法是組詞造句的規則,
詞只有按照語法規則組織起來,才能成為一句一句的話。所以語音、詞彙、語法共同構成語
言的體系,即系統,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修辭則是為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對於語音、
詞彙、語法等最恰當的運用。教材在緒論之後便是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一共六
大部分。本學科的體系性,即系統性,是很明確的。
教材自“語音”章以下五章也自成體系,即系統。它們內部也是由相互協調、相互制約
的幾個部分構成的。
3. 它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這門課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系統地講述現代漢語語
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現
代漢語的實際能力。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是學生用來指導自己的語言實踐的。學了漢語拼
音方案,就要會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拼讀。學了語音知識,就要學說普通話,而且要說得
合乎標準。學了文字,就要書寫合乎當前規範的漢字。學了詞彙、語法,運用詞語,就要力
求準確,構造句子,就要力求合乎語法。學了修辭,就要不斷提高自己語言的表達效果。如
此等等。
(二) 《現代漢語》的構成部分
《現代漢語》教材是由下列三個部分構成的。
1. 正文。這是主要的部分。教材正文有不少用來說明規律的術語,即本學科的專門用語。
這些術語用來準確地表達各個特有部分的概念。術語所表達的概念是彼此聯繫並構成一定的
體系的,各部分的正文用語言事實,如例詞、例句、短文來闡明這些術語的含義,形成了各
部分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體系。-24-
2. 附錄。這是正文的補充。教材緒論、語音、文字、詞彙、語法各章都有附錄:附表或
附圖。當然它們的作用並不相等:
有的簡直是正文不可缺少的,如漢語拼音方案、普通話聲韻配合表、簡化字總表、句子
分析例解。
有的是使正文某一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的,如現代漢語主要方言區示意圖。
有的是提供練習材料的,如聲母辨正、韻母辨正等節所附錄的字表。
有的是供從某一方面作進一步學習時參考的,如現代漢語方言語音主要特點表、國際音
標簡表。
有的是備檢查兼作練習材料的,如《同韻字表》《常見的別字》《容易讀錯的字》。
3. 思考和練習。這是同正文緊密配合的部分。它依著正文章節的順序提出思考和練習題,
使學生通過這些作業掌握漢語知識,培養分析、理解並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
思考和練習題的形式是各種各樣的。正文各部分的性質有不同,思考和練習題對學生的
要求也有所不同,練習的方式也隨之而異,語音部分的練習方式自然不完全同於語法部分的
練習方式。
思考題主要是複習性質的,答案已經在正文裡面了。這種題目是鞏固所學到的基礎理論
和基本知識的。
語音部分有發音練習、正音練習,還有“發音操練”的內容。通過“發音操練”可以辨
別疑似的聲母、韻母,熟悉四聲,掌握輕聲、兒化的規律,極為有用。
有不少練習是要求作語言結構的分析的,如音節結構的分析,漢字構造方式的分析,合
成詞構成方式的分析,短語和句子結構的分析,修辭格的分析等。
還有不少練習是要求辨別近似的語言現象的,如辨別近似的偏旁,辨析同義詞,辨別詞
的詞性和用法,辨別修辭格的異同等。
還有不少練習是要求改正語言運用中的錯誤的,如改正語音拼寫的錯誤,改正詞語中的
別字,改正詞語運用的錯誤,改正各種類型的病句,改正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改正修辭運
用的錯誤等。
還有一些練習是要求根據一定條件造句、寫短文的,如用同一個詞的基本義和轉義造句
子,用短語、用關聯詞語造句子,用指定的修辭格寫短文等。
從以上所舉出的練習題的內容看,要求學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多方面的。
三) 自學的方法和要求
自學《現代漢語》不能東看一節,西看一段,滿足於知道所謂重點,而要掌握教材的全
部內容,並把知識轉化為熟練的技能。下面從學習方法和要求方面談幾點意見。
1. 看到。這就是說要把教材的全部內容都看到,不要有遺漏。正文自然要首先看,附錄
也要看。思考和練習題不看怎麼去做呢?連腳註也要看,如語音部分有一條注說“半元音是擦
音中摩擦很小的一種音,因為它接近高元音,性質介於元音和輔音之間,所以叫做半元音”。
不看這條腳註,就不知道半元音的發音特徵了。又有一條注說“ɑo、iɑo”兩韻母的“o”,
“只表示從[ɑ]到[u]的滑動方向。不標作 u,而標作 o,是為了字形清晰,避免手寫體 u
和 n 相混。”看了這條腳註,就知道ɑo、iɑo 的實際讀音。
當然不是一口氣把所有的內容都看到,而是要有計劃地去看。先把教材瀏覽一遍,知道-25-
教材的梗概,再仔細看各部分的正文和有關的附錄,然後就著重看那些重點內容以及不容易
理解的地方。作練習時,再參看有關的章節。
2. 懂得。《現代漢語》涉及的方面是很廣的,各個部分都可以成為獨立的學科,如現代
漢語語音學、文字學、語法學、修辭學等,所以要求學生弄懂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不少。
教材的每個部分,每個細節,都看到了還不行,還要弄懂,不懂就無法掌握,也無法運用。
所以看了要力求懂。
怎樣去弄懂教材中所用的一些術語呢?
(1)從所舉實例去體會。如從“展覽”(zhǎn lǎn)、“蒼茫”(cāng máng)等實例去
體會其中韻母發音的特徵,從而懂“鼻韻母”這個術語的含義。
(2)從相近的概念的比較中去體會。如連謂句、兼語句,經過比較,掌握其區別性的特
徵,也就懂了這兩個術語的含義。
(3)從概念的特定用法去體會。如聲母都是輔音,但它是處在一個音節開頭的輔音。不
處在音節的開頭,就不是聲母。輔音可以用在音節的末尾,作為韻尾。從用途和在音節中的
位置上看得出聲母和輔音不是相等的術語。
3. 記住。記住是為了運用。首先應該記住重點的內容。所謂重點是指那些與各部分體系
即系統有關的內容,如與漢語語音體系有關的是聲母、韻母、聲調、音節等方面的理論和知
識,這就是重點。各個部分都有它的重點。
有代表性的實例如例句、例詞、短文也應記住,因為可以用它們作標準去理解分析類似
的語言現象。
記住某些附錄的內容也是有益的。如用心記一記《常見的別字》、《容易讀錯的字》兩個
附錄的內容,反覆記認自己寫錯讀錯的字,就能避免寫與之同樣的別字,讀錯那些經常被人
讀錯的字。
4. 用熟。這是熟練地運用的意思。熟練地運用學到的那些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就是培
養理解、分析、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這首先要認真地做思考和練習題,除了複習性的,都
要做在練習簿上。
至於語音部分的練習,有些是口耳的練習。口要能發某些音,耳要能辨別某些音,是要
經過一番比較嚴格的訓練和反覆磨鍊的。
教材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要隨時用來指導自己的語言實踐。
注意事項
自學要點
下面談各部分自學時應掌握的要點,但須注意,這兒沒有提到的,也不是不需要掌握的。
1. 緒論部分
(1)語言的功能:就人與人的關係說,語言是人們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就人與世界
的關係說,語言是認知世界的工具,語言中的詞表明瞭事物的類別和事物之間的關係。就人
與文化的關係說,語言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們利用語言積累知識,形成文化。
(2)語言具有全民性,沒有階級性。
(3)口語和書面語的關係:口語是基礎,是書面語得以產生和發展的依據,而書面語對
口語的統一和發展又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文學語言是經過加工和規範化的書面語言,比一
般書面語更豐富,更富有表現力。-26-
(4)民族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這是與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開
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5)現代漢語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
言、粵方言。它們各有分佈的地區和作為代表的地點方言。
(6)同別的語言作比較,現代漢語有它的特點。語音方面,沒有複輔音,元音佔優勢,
由複元音構成的音節不少,元音收尾的音節多,有聲調。詞彙方面,語素以單音節為基本形
式,用詞根複合法構造新詞,雙音節詞佔優勢。語法方面,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
要手段,詞法、句法結構基本一致,一種詞可以充當多種句子成分,量詞豐富,有語氣詞。
(7)現代漢語不僅是我國漢族人民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是我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交際工
具。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在國際交往中,它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8)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提出了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和當前的主要任務。工作
方針是:“貫徹執行國家關於語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進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繼
續推動文字改革工作,使語言文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主要任務是:
“做好現代漢語規範化工作,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普通話;研究和整理現行漢字,制訂各項
有關標準;進一步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研究並解決它在實際使用中的有關問題;研究漢字
信息處理問題,參與鑑定有關成果;加強語言文字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做好社會調查和
社會諮詢、服務工作。”
(9)現代漢語規範化就是樹立並推廣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明確的一致的標準。語音、詞彙、
語法等方面都須進一步消除分歧,樹立規範。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 語音部分
(1)語音是一個嚴密的系統,教材是按我國傳統音韻學的觀點來描寫這個系統的,所以
聲母、韻母、聲調等方面的內容自然是自學的重點。
(2)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分輔音和元音兩大類。聲母和輔音不相等,聲母指音節開
頭的輔音,輔音在音節末尾那就不叫聲母。韻母和元音也不相等,韻母有元音構成的,也有
元音帶輔音構成的。
(3)聲母 21 個(加零聲母,就是 22 個),按發音方法分,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
音、邊音五類,其中有的又有清音、濁音,送氣、不送氣之分。按發音部位分,有雙脣音、
脣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後音、舌面音、舌根音等 7 類。應該記住每個聲母的發
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及其實際發音的要領。
(4)韻母 39 個。按發音口形分,有開口、齊齒、合口、撮口 4 類。按結構,即按組成
成分分,有單韻母、複韻母、鼻韻母 3 類。單韻母 10 個,再分舌面元音、舌尖元音、捲舌元
音 3 類。從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後,脣的圓不圓可給舌面元音再分類。複韻母 13 個,再分
前響,後響、中響 3 類。鼻韻母 16 個。應該記住每個韻母的類屬及其實際發音的要領。
(5)調類、調值、調號是幾個含義不同的術語。調值主要是由音高決定的。普通話有四
種調類,也就是有四種調值。
(6)漢語音節結構有它的特點。一個複雜的音節可以作這樣的分析:-27-
韻 母
聲母
韻頭(介音)
韻腹(主要元音)
韻尾(元音或輔音)
聲調
一個音節最多可以用四個音素符號拼寫,形成“聲母+韻頭+韻腹+韻尾”的結構。最少
只一個,作韻腹的主要元音。
每個音節都有聲調。
應該學會分析任何音節的結構。
以上(1)—(6)都是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語音知識,至於進一步學習,就要掌握變調、
輕聲、兒化和音位等方面的內容。
(7)學國際音標應先學會標註普通話語音用得著的那些音標。從附錄《漢語拼音字母、
注音符號和國際音標對照表》可以學會一些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字母怎麼發音,相應的國際
音標也就怎麼發音。
(8)通過語音部分的學習,起碼應該具有這樣的技能:①用漢語拼音字母給常用漢字拼
注普通話讀音,能讀準每個字音。②給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的詞、短語、句子、短文注出漢
字來,能朗讀每個短語、句子和短文。
(9)《同韻字表》有多種功能,須經常使用它,熟悉它。
3. 文字部分
(1)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質的區別。由於現行漢字一般是記錄漢語
的單音節語素的,所以有人稱為語素文字。又因現行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如果按照構成
漢字的偏旁的作用來劃分,現行漢字可以稱為意音文字。
(2)漢字不是直接表音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時空性。漢字能較好地在不同歷史時
期、不同方言之間起到交際工具的作用。
漢字歷史悠久,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歷史、文
學藝術等的重大成果都靠漢字記載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漢字在歷史上有過不可磨滅的功績,直到今天仍然為我們所使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
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漢字自產生以來,形體不斷地演變,由古漢字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
行書、楷書,各具特點,但都是朝著簡化易寫的方向發展的。
(4)漢字的構造法主要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加上轉註、假借就是所謂六書),
而以形聲為漢字構造的主流。應該注意四種構造法的區別和一般形聲字形旁、聲旁的分析。
(5)現行漢字經常運用的是楷書、行書。現行漢字又有印刷體和手寫體的區別。印刷體
有幾種字體:宋體,仿宋體,楷體,黑體等。又依字體大小分成不同的字號。
(6)現行漢字的構造單位有筆畫和偏旁兩級。基本筆畫只有一(橫)、丨(豎)、丿(撇)、
丶(點)、 (折)五種,而複合筆畫有撇類、點類、提類、折類、鉤類、彎類 6 類 25 種。
正確計算筆畫數目,對於漢字教學、查字典和索引都是必要的。
偏旁也是筆畫組成的。偏旁可分為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又可分成單一偏旁和複合偏
旁。分析和研究漢字偏旁對於漢字的學習和使用可以收到以簡馭繁的效果。
(7)建國以後,漢字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一是簡化了漢字的筆畫。二是精簡了-28-
漢字字數。漢字標準化,要求對漢字進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8)漢字能不能實現拼音化,問題極為複雜。要作出確切的結論,還需要在長期的實踐
中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
(9)現在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期中還要繼續使用漢字,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正確使
用漢字”的要求。要認真地學習《簡化字總表》,注意類推簡化的範圍,簡化字的細微差別,
筆畫和筆順,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認真地翻查《常見的別字》《容易讀錯的字》,不寫錯字、
別字,不讀別字。
4. 詞彙部分
(1)詞彙又稱語彙,是一種語言裡所有的(或特定範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語素
分自由語素、半自由語素、不自由語素三種。固定短語是特殊短語,可分專名和熟語兩類。
(2)須瞭解語素、詞、字三者的關係。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詞是能自由運用
的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語素要是能單說,就是能自由運用,它就是一個詞,如“風、我”。
語素不能單說的,如“言”,就要同別的語素如“語”合起來成為一個詞。有的詞是由幾個語
素構成的,如“運動、自行車”。詞和語素都是語言單位,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寫單位。
語素有的是一個字,如“言、風”;有的是幾個字,如“枇杷”。詞和字的關係也如此。
(3)詞分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這是看詞由一個語素還是幾個語素構成而區分的。
單純詞多音節的有連綿詞、音譯外來詞等類,都是不能拆開來講的。
合成詞再分複合式、附加式、重疊式三類,而複合式又可分聯合型、偏正型、補充型、
動賓型、主謂型,附加式又有詞綴附加在詞根之前或之後的不同。須注意分析複合式的各型。
有的型容易混淆,須注意區別,如偏正型的“鳥瞰、雪白”,不要分析成主謂型,“鳥瞰、雪
白”是像鳥那樣俯視,像雪那樣白的意思。附加式和複合式也有須注意區別之處,如“蓮子”
是複合式,“刀子”是附加式,兩個“子”前者是詞根,後者是詞綴。
(4)詞義是詞的內容。詞義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詞義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詞義中同概念有關的意義部分叫做理性義,它是詞義的核心。
詞還有附屬的色彩意義,叫做附屬義,包括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形象色彩以及地方色彩、
行業色彩等。
(5)義項是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只有一個義項的是單義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義
項的是多義詞。多義詞的義項至少有一個是基本的、常用的,叫基本義,其他的義項是由基
本義發展轉化來的,叫轉義,包括引申義和比喻義。
(6)義素是詞義構成的最小意義單位,也就是詞義的區別特徵。
義素分析一般總是在一些相關的詞(即同一語義場)中進行,找出其間的共同義素(即
共同特徵)與區別義素(即區別特徵)。通過義素分析,可以準確地掌握、解釋、理解詞義。
(7)語義場是通過不同詞之間的對比,根據詞義的共同特點或關係劃分出來的類。語義
場有不同的層次,上一層次的稱作母場,下一層次的稱作子場。
根據成員相互之間的關係,語義場可以分為類屬義場、順序義場、關係義場、同義義場、
反義義場。
(8)同義詞的存在是詞彙豐富的標誌,應該學會從上下文的語境中,從不同的角度辨析
同義詞的細微差別。-29-
(9)現代漢語詞彙的構成可同詞彙的發展和規範化結合起來學習。現代漢語詞彙一方面
須從方言、外國語、古漢語汲取營養,一方面也須注意規範化,反對濫用方言、外來詞、古
漢語詞,反對生造詞語。
成語是現代漢語詞彙中一種特殊的成員,須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所謂掌握,指了解它
的來源,瞭解它的構成成分的意義和整體意義,會正確地使用它。學習成語,須注意正確的
讀音,如怙(h&)惡不悛(quān),正確的書寫,如米珠薪桂(不是“貴”)、名落孫(不是
“深”)山。
(10)詞彙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主要表現在新詞不斷地產生,舊詞逐漸地消失,詞
義和詞的語音形式也不斷地發生變化。
應探索新詞產生的原因,注意新詞的音節特點、構詞類型、簡稱,新詞的來源。詞義是
不斷髮展變化的,或擴大,或縮小,或轉移,須注意詞義的時代性,以便了解詞的現在的確
切含義。
5. 語法
(1)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跟語音、詞彙相比,語法具有更明
顯的抽象性、穩固性、民族性。
(2)詞類是詞的語法的分類。分類的依據是詞的語法功能、形態和意義,主要是詞的語
法功能。
現代漢語的詞首先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虛詞不能單獨充
當句子成分,它的作用主要是表示語法意義。實詞再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區別詞、數
詞、量詞、副詞、代詞、擬聲詞、嘆詞十類。擬聲詞、嘆詞是特殊的實詞。虛詞再分為介詞、
連詞、助詞、語氣詞四類。
有的書把區別詞叫做非謂形容詞,附在形容詞一類裡。區別詞能直接修飾名詞,作定語,
不能作謂語,有它的特點,可以單列為獨立的一類。
(3)學習詞類,須注意某些詞類的區分,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區分,區別詞和形容
詞的區分,副詞和形容詞的區分,介詞和動詞、連詞的區分。同一類詞,須注意用法上的差
異,如“不、沒有、莫、別”都是否定副詞,但用法和意思不同。同一個副詞,如“就”,同
樣是做狀語,也能表示多種意思,須結合所在的短語或句子去仔細體會。
(4)短語是由詞構成的,有實詞和實詞構成的短語,有實詞和虛詞構成的短語。前者有
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中補短語、聯合短語、同位短語、連謂短語、兼語短語、
方位短語等結構類型,後者有介詞短語、助詞短語、所字短語等結構類型。短語的功能類型
有名詞性短語(或體詞性短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等類型。後兩種可合稱為謂詞性
短語。內部不止一個層次的叫複雜短語或多層短語。
詞和短語是語言的備用單位,是“材料”;句子是語言的使用單位,是“成品”。詞和短
語加上語氣、語調才從備用單位變成使用單位——句子。
須注意容易混淆的短語的區分。如“飛機起飛”和“上海起飛”(回答“從哪兒起飛?”)
是不同類型的詞組。前者是主謂短語,後者是偏正短語。
孤立的一個短語,可能有歧義。如反對(造謠生事的)人(這說的是一件“事”),(反對
造謠生事的)人(這說的是一種“人”)。-30-
(5)句子結構的分析採用層次分析法,也叫直接成分分析法。一個長的句子可以逐層分
析它的直接成分。分析的結果,用圖解表示。①
甲式 由大到小,由外到內
乙式 由小到大,由內到外
丙式 用線條符號標誌句子成分,畫成直線。
(姑娘們的)歌聲‖〔給 (古老的)窯洞〕增添了|(無限的)生氣。
∧
採用丙式,省地位,省時間,最為簡便,但應理解為有層次的。
採用別的表示法也可以,只要能表明層次和各直接成分之間的結構關係。
(6)句類、句型的學習。句子根據語氣分的類叫句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
句。根據結構分的類叫句型。句型的學習,應以兼語句、連動句為重點,應注意兩種句型的
區分與套用,應注意兼語句與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與雙賓語句的區分,連動句與緊縮復
句的區分。把字句、被字句,應注意它們構成的條件。特殊的句型怎樣用圖解表示分析的結
果,教材中有範例可供參閱。
(7)學習複句,首先應注意單複句的區分,其次應記住表示分句間各種意義關係的關聯
詞語,包括單用的,成套用的。多重複句的分析是句法學習的一個重點。
多重複句分析的任務是分析它的層次和各層次分句間的意義關係,不作分句的句子成分
的分析。
分析多重複句首先應確定其中有幾個分句及其起訖,然後給分句分組,第一次分組就得
出第一個層次,然後作第二次、第三次分組,就得出第二、第三個層次,分析到一個分句為
止。
關聯詞語是確定分句間意義關係的根據,也往往是劃分層次、劃分分句的根據。標點符
號也往往有分清層次的作用。
(8)教材中搜集了不少病句,有詞類運用錯誤的,有句子結構錯誤的,有標點符號用錯
的,並作了系統的排列,指明瞭病在何處,如何改法。自學這部分的內容,要隨時檢驗自己
有沒有發現自己或別人文章中的病句並加以改正的能力。
6. 修辭
(1)在表達內容和語言環境確定的前提下,積極調動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以最完美
的語言形式來獲取最理想的表達效果,這種語言加工的實踐活動就是修辭。
(2)語言環境也稱語境。表達效果的好壞,不完全在於語言本身,還要看在具體語境中-31-
怎樣修飾、調整語言形式。語境是進行言語活動的依據,也是檢驗修辭效果的依據。
(3)修辭與語音、詞彙、語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修辭是從表達方法、表達效果的角
度去講究語音、詞彙、語法的運用的。
(4)寫文章怎樣錘鍊詞語,怎樣講究音節勻稱、音調和諧,怎樣選擇句式,都須從實踐
中去體會。
(5)修辭格是很重要的修辭手段。它是指修辭上有特定表達效果的語言結構形式。常見
的、廣泛使用的修辭格有二十多種。
(6)修辭格形式多樣,各有特點,須從典型的用例加以比較,區別容易混淆的修辭格,
如借喻和借代,對偶和對比;區別修辭格裡的小類別,如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比擬
中的擬人和擬物。
(7)修辭格的連用、兼用與套用,能收到突出的表達效果。同類辭格或異類辭格在一段
文字中的接連使用是連用,一種表達形式兼有多種辭格是兼用,一種辭格里又包含著其他辭
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關係是套用,均須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分析。
(8)修辭部分的自學成績主要表現在:①能對別人的文章作修辭的分析,②能有意識地
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段提高自己語言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