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指導】吃喝住行在東油:[14]地科院?

地球科學學院下設資源勘查工程系、勘查技術與工程系、地球物理學系、地球化學系、地質系、油氣地質研究所、實驗中心。開設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5個本科專業。

院系簡介

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油氣田地質工程、礦物學礦床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固體地球物理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碩士學位點涵蓋所有的5個本科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和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在油氣保存研究評價及運聚成藏形成機理研究、油氣地球化學與油氣資源評價、儲層沉積學及油藏地質學、成岩作用定量模擬與優質儲層的發育和分佈預測、測井方法資料解釋與應用、油氣多相流檢測技術、地震資料綜合解釋及層序地層學、地熱資源勘探及評價、非常規油氣成藏機理及資源評價等方面形成鮮明的特色與優勢。

有教授30人,外聘院士1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0人,享受政府津貼3人,黑龍江省教學名師1人,省級中青年專家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副教授38人,碩士生導師6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7人。五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2萬人,在校本科生1565人,研究生743人,博士生36人,在石油特色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方面形成了優勢與特色。

具有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省部共建國際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石油工程與地質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油氣資源與勘查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油氣藏形成機理與資源評價、油氣藏保存條件、油氣地球化學、構造變形模擬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專業介紹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在礦產資源勘查尤其是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評價與管理及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複合型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地質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並能綜合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及地球化學等相關理論和技術手段,進行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的科學研究、生產和資源管理與評價等工作。

主幹課程 :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C程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沉積岩石學與沉積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理測井、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質學、油氣田開發地質學、普通地質實習、綜合地質實習、油田生產實習及系列選修課等。

就業方向:政府相關行業部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大型石油企業的研究機構、油田生產銷售部門及石油行業中的外企、各高等石油院校教學與科研部門等。

授予學位: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數理及外語、計算機基礎,具備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資源、能源及基礎工程等領域從事各類勘查與評價、管理、科研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分為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兩個特色方向。經過四年的培養,學生將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外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掌握地質學、波動力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野外地震勘探、測井施工的常用技術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的創新能力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的野外勘測、地球物理資料處理與解釋、資源評價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瞭解勘查技術與工程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其發展動態,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獲取和運用知識、信息的能力及科技交流能力,具有撰寫論文、參與國內、國際學術交流的初步能力。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大學外語、大學物理、C程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沉積岩與沉積相、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地震勘探原理、電法、非電法測井原理、測井資料綜合解釋與處理、地震資料數字處理及系列選修課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任職。

授予學位: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地球物理學專業(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良好的地質基礎,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接受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能運用物理學、地質學的理論、方法和現代高科技手段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及演化,進行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重大基礎工程勘測、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治、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檢測、進行各種工程地球物理的勘測,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相關的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生產和管理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地球物理人才。

主幹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外語、C程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地球物理學基礎、地球物理數據處理、地球物理儀器、地震勘探原理、礦場地球物理測井原理、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及系列選修課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到政府相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國內外地球物理公司任職。

授予學位: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地球化學專業(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地球化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科研、開發和管理能力,能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資源、能源、材料、環境、國土及基礎工程等方面從事生產、測試、技術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計劃部門從事評價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油氣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地球化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野外和室內地質及地球化學的基本技能;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主幹課程 : 高等數學、大學外語、C程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石油地質學、環境化學、油氣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地球化學實驗及測試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到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任職,也可報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授予學位: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地質學專業(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地質學專門人才。掌握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地質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訓練。具備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系統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具有設計實驗、歸納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能在科研機構、學校從事地質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石油、地礦、冶金、煤炭、建材、環境、旅遊等領域從事技術開發與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C程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原理、地球物理測井、地球物理勘探、大地構造學、礦床學、石油地質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以在與專業相關的教學、科研部門如能源、石油、交通、礦業、冶金、建材等行業企、事業單位就業,也可報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繼續深造。

授予學位: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工程, 資源, 新生, 東油, 地球化學,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