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選專業:就業跳槽率最高的5類職業?

如今,不少大學生在求職初期抱著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的心態,畢業三年內換了無數份工作。然而,這樣不僅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更讓用人單位質疑求職者的穩定性。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抓住理想工作的機會,避免頻繁跳槽,儘早穩定下來?據麥可思《2012年大學生就業年度指標》中的“本科生畢業三年內轉換職業中最熱門的職業類”調查顯示,銷售、行政/後勤等5類職業轉換率高,我們整理了相關資料,供廣大學生參考: 職業轉換: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從事某種職業,畢業三年後由原職業轉換到不同的職業。轉換職業常常在工作單位內部完成,不代表離職。  1、銷售  銷售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銷售就是介紹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過程。商品當然包括著有形的商品及其附帶的無形的服務,滿足客戶特定的需求是指客戶特定的慾望被滿足,或者客戶特定的問題被解決。能夠滿足客戶這種特定需求的,唯有靠商品提供的特別利益。  佔轉換後職業的百分比:14.4%  2、行政/後勤  行政/後勤人員主要工作職責:  1、負責辦公室日常辦公制度維護、管理。  2、負責辦公室各部門辦公後勤保障工作。  3、負責對全體辦公人員(各部門)進行日常考勤。  4、在公司未建立人力資源部門之前,建立初步的人事管理制度,並履行人事管理職責。  5、處理公司對外接待工作。  6、組織公司內部各項定期和不定期集體活動。  7、協助總經理處理行政外部事務。  8、按照公司行政管理制度處理其他相關事務。  佔轉換後職業的百分比:9.4%  3、建築工程  建築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其中“房屋建築”指有頂蓋、樑柱、牆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住、學習、公共活動等需要。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加入WTO的帶動,建築業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先進技術和建築工程設計圖工藝設備將大量採用,許多崗位的專業程度越來越高,技術含量高的崗建築工程設計圖位又不斷湧現,建築企業需要大量地在生產及管理第一線既受理論教育,又掌握熟練技術及瞭解管理工作的勞動型人才。儘管國家從宏觀總量層面實施經濟調控,但對於那些總體發展落後於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瓶頸行業,國家將會加大政策扶持。  佔轉換後職業的百分比:7.1%  4、電氣/電子(不包括計算機)  電氣(electrical,electricalpowerandequipment)是電能的生產、傳輸、分配、使用和電工裝備製造等學科或工程領域的統稱。是以電能、電氣設備和電氣技術為手段來創造、維持與改善限定空間和環境的一門科學,涵蓋電能的轉換、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礎理論、應用技術、設施設備等。  電子方面也一樣,電子界正在向智能化、微型化發展。20世紀70,美國Fairchild公司首先推出了第一款單片機以來,電子行業就基本進入了一個飛躍,也就是智能化時代的標誌。現在是全球計算機網絡化的時代,如果電子類專業中所學方向不偏向於計算機似乎與時代發展有些相違背。  佔轉換後職業的百分比:5.5%  5、經營管理  經營管理(OperatingandManagement)是指在企業內,為使生產、營業、勞動力、財務等各種業務,能按經營目的順利地執行、有效地調整而所進行的系列管理、運營之活動。  主要工作職責是:  合理確定企業的經營形式[1]和管理體制,設置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搞好市場調查,掌握經濟信息,進行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確定經營方針、經營目標和生產結構;編制經營計劃,簽訂經濟合同;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和各種管理制度;搞好勞動力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土地與其他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搞好機器設備管理、物資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合理組織產品銷售,搞好銷售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處理好收益和利潤的分配;全面分析評價企業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開展企業經營診斷等。  佔轉換後職業的百分比:5.2%

專業, 職業, 技術, 跳槽率,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