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黃山腳下的美味——冬筍紅燒肉?

豬五花肉、或後臀尖,改刀成小塊,出水備用;

新鮮冬筍剝殼,削去外皮、老根,切滾刀塊,鍋燒熱水,加少許鹽,下筍塊焯一下,撈出備用;

蔥段3顆、姜5片、八角、桂皮等香料適量或各少許;

鍋燒熱油,下白糖炒糖色,下肉塊迅速翻炒上色,投入蔥姜炒出香味,下香料炒香,下筍塊翻炒,下少許料酒、醬油,炒勻,炒至肉料出油、色澤明亮、肉塊微焦,轉著鍋邊倒入熱水,剛好與肉料持平即可,燒開撇去浮沫,轉最小火蓋悶約1.5小時,加鹽,繼續蓋悶約半小時至1小時;

轉中高火,不停翻炒,收汁即可,裝盤,灑小香蔥。

tips:

紅燒肉不一定非要用五花肉,帶約一指厚肥膘的後臀尖也很好;

冬筍現在吃比較新鮮,選擇頂部不要長芽、形狀勻稱的比較好;

紅燒肉一般配以多種香料,但在這裡最好適量減少,別掩蓋了筍的清香;

剝筍殼比較麻煩,最快的辦法是:以利刀剖開,抓住筍殼尖部,即可一下全部剝下哈哈

做為北方人,以前哪裡知道吃筍,現在北京買去,面對昂貴的價格,也要掂量一番——不過這種猶豫一般是流於形式——最早吃到筍燒肉是在2008年12月,那時去黃山玩兒,住在山下一人家,上山之前,住得簡陋,天又冷,下大雪,唯獨吃到這個菜,頓時填補了心理的空虛!

次日雪霽,上山,一片白色世界,非常震撼,坐索道到一山坡時,天竟放晴,出了太陽,頓時猶如進入仙境,至今無法找出言語形容……

那時不太會拍照,有些遺憾。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