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拍攝時,畫面中往往攝取的是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在幾個人組成的畫面中,鏡頭的景別是以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為劃分標準。如果拍攝兩個人交談的場景,在畫面中兩個人交談的位置與畫框平行,就以兩人相同的景別為準,在下一個畫面中,兩個人實際位置沒有變動,而拍攝方向和角度發生了變化,就以畫面中正面人物的景別為準。總之,劃分畫面的景別要以畫面主體的景別為準。 在表現景物時,要根據物體的大小和特徵處理景別。例如較小的物件,象一本書、一把椅子、一隻花瓶等,大多用“特寫”拍攝;而較大的物體如一輛汽車、一幢樓房等,大多用“全景’,拍攝。另外,一般地表現動物,表現景物和環境,也多用“全景”景別。在家庭攝像中,攝像師要根據攝像方向、攝像角度、被攝體的外部特徵和運動形式,靈活地取景,處理好畫面的景別。
方法/步驟
主觀鏡頭。它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攝像機的視點直接代表節目中人物的視點所拍攝的鏡頭;另一種是攝像機的視點在表現畫面內的人或物時,明顯表現出攝像師主觀意念的鏡頭.,在家庭攝像中,有沒有主觀鏡頭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婚禮節目中,我們拍一個孩子們簇擁街頭 、拍手歡呼、翹首前望的鏡頭,下一鏡頭是徐徐駛來的迎賓車隊,兩個鏡頭銜接起來,第二個鏡頭就A主觀鏡頭,因為它表現了畫面中人物視線觀察的結果,使人們在觀.賞節目時,產生與畫面中人物相似的主觀感受。再以婚禮節目為例,在燃放喜慶鞭炮時,攝像師隨著鞭炮的響聲,使攝像機做不規則的運動,畫面產生晃動,來表現鞭炮聲的震顫,強化喜慶氣氛,體現了攝像師的主觀意念,這也是主觀鏡頭。在攝像中,運用較多的是前一種主觀鏡頭、後一種鏡頭運用要慎重。
客觀鏡頭。它是攝像機採用現場大多數人所共有的視點拍攝的鏡頭。客觀鏡頭是中立的,客觀地將畫面內容表達給觀賞者,可以在屏幕效果上產生臨場感,同時也可以增強觀賞者的參與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在家庭攝像巾,要真實記錄生活中的事件、場景,以運用客觀鏡頭為主。
空鏡頭。空鏡頭並不空,它是指畫面中沒有人物的鏡頭。在風光錄像節目中有時空鏡頭是節目的主體,它的畫面有豐富的內涵與其它鏡頭一樣包含信息。此外在其它節目中,空鏡頭還用來作時空轉換,或調節節目的節奏。在攝像過程中,攝像師應適當拍一些空鏡,以便後期編輯時作插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