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玉帶橋遊玩?

玉帶橋,位於江西省贛州南部信豐縣虎山鄉中心村,距離信豐縣城約45公里,距虎山主公路一拐彎處不過1公里。橫跨隘高至龍州的虎山河。因古橋呈弧形展開,猶如古代帝王腰間所繫的玉帶,飄掛於青山綠水之間,故得名玉帶橋。

贛南境內江河眾多,水網密佈,橋成為古時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通設施。贛南的古橋類型多樣,包括樑橋、拱橋、廊橋和浮橋等等。在現存的古橋中,以明代嘉靖、崇禎年間的石拱橋為最早;其他大多是清代修建的拱橋、廊橋。贛南的春夏季節多雨,古人為避免出門受雨打風吹之苦,興建了諸多廊橋。贛南現存的古廊橋已成為當地的一道重要景觀。除信豐縣玉帶橋外,還有安遠縣的永鎮橋、龍南縣的太平橋、石城縣的永寧橋、南康市坪市鄉的永安橋,合稱贛南五大古廊橋。其中,信豐玉帶橋是保存相對完好,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座廊橋。

信豐——玉帶橋遊玩

信豐——玉帶橋遊玩

方法/步驟

江南最長 弧形廊橋

  
玉帶橋橫跨虎山河拐彎處,就建造位置而言非常獨特。虎山河蜿蜒在兩山之間,有一個接近90度的回彎,而古橋就建在彎角上,依水勢而築,這點讓玉帶橋別具一格。因為一般都會在河道狹窄、水流平緩、河面較直的地方建橋,橋兩邊都留有餘地,但是玉帶橋就不一樣。
  
據相關專家鑑定,玉帶橋是目前江南現存最長的弧形廊橋,橋三拱兩墩的磚石廊橋。兩個橋墩矗立在急轉直下的激流之中,一個橋墩緊靠著河岸,護住河堤,而另一個橋墩的形狀類似於駁船,高出水面5.7米。據瞭解,玉帶橋的墩拱全用青石砌成,橋身成弧形,弧長88.15米、弦長74.44米,弧弦最長距離為10.84米。玉帶橋的橋面用鵝卵石鋪成,寬3.8米,上面建高3.2米的廊屋。廊屋是木石結構,分為32段,兩端各建有約4米高的瓦房橋頭堡。在玉帶橋的中段建有4.6米高的涼亭,同時充當神廟的作用,長約5米,寬約4米,裡面分為前廳和後殿,可以供人歇息和祭祀。涼亭內東西上方各書“神澤汪洋”、“龍駕遠波”幾個大字,左右兩根石柱上分別刻有“功高德大固橋是賴聖偕神”、“海闊江深登岸不須舟與楫”的對聯。橋面邊沿還砌有高約1米的矮牆代替扶欄。

信豐——玉帶橋遊玩

古時贛南通粵北的交通要道
  

玉帶橋是古時信豐縣通往廣東省興寧縣、和平縣的交通要道。這座橋以獨特的結構和雄偉的氣勢聞名於贛南粵北,以前路過的文人曾寫下一首流傳至今的詩,贊曰:“遠近聞名玉帶橋,兩岸峻峰入雲霄,奔騰河水瀉千里,玉帶飛鎖兩山腰。”據說,古時在信豐和廣東兩地做木材生意的商客多走水路,經常會路過這座橋。橋的一頭有塊石碑,上面刻有一首無名古詩“日照玉帶水連天,龍虎護佑橋兩邊。飛虹臥波牽贛粵,商賈如去古道間。”這首詩可以說是古時玉帶橋的真實寫照。
  
玉帶橋是座名副其實的風雨廊橋,當你置身橋上,不禁感嘆古時不知有多少來往的商客在橋頭堡聆聽虎山河的濤聲入眠,有多少香客在橋中間的神廟燒過香許過願祈過福,又有多少行人在雙層雨檐下的木樑上歇過腳聊過天打過盹。
  
據瞭解,1932年和1954年,當地餘福光先生兩次集資,對古橋進行修葺。1983年,信豐縣政府把玉帶橋列為文物進行保護。到了2005年,玉帶橋又被評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正是當地人的修繕和保護,讓玉帶橋始終保持完好。

信豐——玉帶橋遊玩

建橋背後的故事
  

玉帶橋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成,是由虎山當地的富翁餘鳳歧募資籌建,故又名“鳳歧橋”。在當地人眼中,玉帶橋是一座充滿故事的石橋,修建者餘鳳歧也因此成為贛南客家婦孺皆知的人物。
  
虎山河水急流滔滔,兩岸如隔千里,對來往行人來說極不方便,不時有人葬身其中,當地富翁餘鳳歧便立志修橋。清朝乾隆五年,他召集當地民工,由自己出資興建。可是,當橋差幾百兩銀子就能完工時,餘鳳歧便“彈盡糧絕”。他思慮良久,痛心賣兒打發妻子,而自己以“苦行”的方式身帶鐐銬沿路乞討。幸運的是,走了不過幾十里,便得一位好心的寡婦相助,寡婦傾其所有湊足了銀兩,玉帶橋才得以完工。此故事在《信豐縣志》中有記載。如今交通漸漸發達,古時候的交通要道早已棄之不用,橋上過往的只是虎山的鄉民和前來欣賞其風采的遊人。與幾百年前相比,虎山河的水位下降了不少,也不再湍急,玉帶橋默默隱退于山林之間,只有被磨得泛著青光的卵石路面,仍在向人們訴說它的歷史與滄桑。

信豐——玉帶橋遊玩

信豐——玉帶橋遊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