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果電商化為什麼做不起來?

在食品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新疆相對天然的環境以及獨特的自然條件讓新疆水果以及其他的生鮮產品一直處於需大於供的狀況。然而消費者想要吃上新疆的水果還存在很多問題,新疆遠離國內主要電商市場、運輸途中損失大、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都讓電商企業們感到困擾。

三年前,阿里巴巴曾高調入疆,與兵團第一師協商打造新疆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但由於當時條件較為苛刻,這次嘗試並不算成功。今天以京東、1號商城為代表的一批新的玩家正在進場,淘寶也在這個廣闊的平臺繼續發力。然而能否成功仍然有待時間檢驗。

機遇:新疆網貨成電商平臺新寵兒

以特色林果產品特色產品為代表的新疆網貨,正在成為國內食品類網貨的主流產品。

8月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淘寶特色中國項目、淘寶生態農業,開始大規模銷售推介新疆特色農產品的“匯聚新疆”活動;三天後,京東在新疆阿克蘇建立直供基地,新疆的蜜瓜、紅棗、葡萄等特產將通過京東平臺從田間地頭銷往全國各地;8月底,1號商城與新疆和田金鳳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O2O

服務提供商來品網正式簽署協議,三方聯手設立的一萬畝農產品生態直供基地正式掛牌,和田的優質農產品將通過1號商城直供全國市場。

和電商平臺傳統競爭激烈的領域相比,生鮮食品正在成為電子商務平臺的新寵兒,1號商城總裁祝鵬程表示:“現在電商的競爭環境非常激烈,所以大家都瞄準了農業這塊市場,由於一些客觀條件,這個領域現在還是藍海。新疆在國內屬於林果大省,引發多家電商平臺異乎尋常的關注也是正常的。”

有數據顯示,目前新疆的林果業面積已經超過兩千萬畝,這樣龐大的種植面積和相對困難的物流條件讓新疆果品的銷售壓力非常大。

除了銷往國內外,由於新疆與八國接壤,和中亞及獨聯體周邊國家有著長期的貿易往來,隨著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電子商務逐步滲透到了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開展國際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方面會有一些發展空間。

在巨頭進軍這片藍海時,新疆消費者對電商的渴望也與日俱增。新疆有880萬網民,網民普及率接近40%,烏魯木齊的網民普及率更是超過了60%。2010年,新疆網民僅在淘寶網的網購總額就近20億元。

新疆互聯網協會副祕書長李培軍表示,新疆電子商務市場環境正在變好,“新疆不缺少網購群體和消費能力,缺少的是電子商務時代所必須的環境和土壤。新疆電子商務發展到現在,一切都已經開始變好了。”據祝鵬程介紹,新疆目前銷售額能佔到1號商城總銷售額的近百分之二,種類則主要集中在服裝和休閒類食品。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或許新疆電商將擁有更多的關注。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發佈《新疆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新疆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突破1000億元。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800億元,網絡零售交易規模超過200億元。

挑戰:受限於物流 新疆水果電商化難言成功

從調查數據來看,新疆80%以上的網貨都銷往區外市場,快遞費用幾乎是內地的10倍。此外,平均5天左右的物流送達時間,相比內地當日或隔日送達的速度,也影響了網購消費群體對新疆電子商務應用的滿意度。

這樣的物流速度逼迫電商平臺更多的採用預售的銷售模式,據祝鵬程介紹:“新疆的棗大概在10月份成熟,電商平臺基本上會在9月份進行銷售。前一段網上熱賣的荔枝,大概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成熟,電商平臺就會在第二週進行預售。”

“我們也常常討論,電子商務就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實際上新疆的中小企業並不少,並且對外貿依存度高,應該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沃土。為什麼沒有出個阿里巴巴呢?”李培軍認為,主要原因是,網絡雖然免去了店面費用,但物流成本卻驚人。

據李培軍介紹:“新疆的物流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目前從發貨地到新疆之間的路程非常迅速,但進入新疆之後速度就會慢下來。”

目前新疆水果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內地有幾大劣勢:

1.物流成本過高,而電商平臺並沒有給予新疆水果更多的情形,這讓其在和同類水果的比價中非常吃虧;

2.新疆地處邊陲,其消費理念和北上廣深等一流城市有較大差異,但新疆企業卻並不清楚,造成了消費者的很多不滿;

3.行業規模較小,絕大部分新疆水果依然按照傳統渠道進行銷售,和傳統渠道相比電商渠道的成本反而更高。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