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
你好!我很討厭自己,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卻要一直羨慕別人的成功和快樂。就在今天我把聽到我很喜歡的一個人的電話,是同性的,我發短信告訴她我想和她交朋友之類的,可是問來問去最後是我不理睬她了。其實我已經不止一次這樣對待我想要認識的朋友了,好幾個都這樣,就算認識了我一旦發覺別人的不好我就避而遠之。其中有一個竟然使我鼓起勇氣去給她信的,事後就覺得自己好糗好丟臉。這樣卑躬屈膝的認識別人我真的不想,我也不想勉強。但是自己為什麼每次都控制不了自己呢?這樣自我犯賤的自己,我真的很討厭很討厭!
我的學習計劃也被自己的惰性一點一點地推遲,每次到時間做了卻不做,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後來自己又因為沒有完成計劃而一直埋怨自己,對自己討厭,如此循環,惡性循環,我真的好煩惱好煩惱好煩惱啊,怎麼辦阿?
又有很大的原因我覺得自己有心理抑鬱,抑鬱得不可自拔,而抑鬱得罪源來自我身體的肥胖,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坐下來想要念書,肚子上一圈一圈得肥肉讓我心情低落,不想要學習。同年齡的孩子都可以出去玩,而我又因為自己胖嘟嘟的身體而不想去,煩惱穿什麼衣服才顯瘦,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翼翼,走路要收肚子才可以,屁股上的肉又要夾緊才能不顯胖,到頭來還是有朋友掐著你手臂說“死肥肉” 。真的很累很累,心理很累,累到一轉身眼淚就可以流出來了。為什麼我與同齡人要有這麼大的區別啊,別人永遠心情這麼愉快,生活那麼豐富多采,而我永遠穿著我那幾件黑色得衣服,來來回回地穿,上街沒有自信,連學習的自信都沒有了,我真的要瘋了。
你說過要我去跑步之類的,可是中午我又怕晒黑自己了,只有傍晚才可以。可是別人說跑步你一旦停下來的話,你會胖的很厲害,是真的嗎?而且南方現在經常下雨,下雨了我還要不要去跑步了?只有跑半個小時脂肪真的會燃燒嗎?我現在整個人簡直是垃圾了,救命!
這位同學:
您好!你說認識了朋友“一旦發覺別人的不好我就避而遠之”,我認為你沒有對朋友進行釋義。朋友有遠近,有親疏之分,有酒肉朋友;有莫逆之交;有陪著你哭,陪著你笑的朋友,有看到你哭,他內心在笑的朋友;有左手握手,右手握刀的朋友;但他們都是朋友。只不過並不一定是我們心中渴望的朋友。世界是多元化的,朋友也是一樣,不能只要求全是同一種標準尋求朋友。宰相門前三千客,難道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嗎?所以我們自己對朋友的釋義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結交了朋友,我們對對方有了一個基本的定位,那麼很多的時候我們就能取其朋友有利的一面而利用之,對於不利或有害的一面進行設防或避免,這樣就能積累很多的人脈,讓自己在將來遊刃有餘的發展。
你說“我的學習計劃也被自己的惰性一點一點地推遲,每次到時間做了卻不做”,這個問題建議你到我的博客看一看《達成目標最關鍵的是行動》,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你說“抑鬱得罪源來自我身體的肥胖,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坐下來想要念書,肚子上一圈一圈得肥肉讓我心情低落,不想要學習。”對於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不過我要對你說的是你的身體肥胖的原因很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你運動較少,攝入的能量遠遠大於消耗的能量,另一方面是你本身屬於微胖,同學常拿你開涮,而是你處於壓力和抑鬱狀態,荷蘭阿姆斯特丹UV大學的一項研究說:長期處於壓力和抑鬱狀態可能啟動了大腦的某一特定區域,因此增加了其對皮質醇激素的釋放水平,從而促進了內臟對脂肪的囤積。也就是說你的不開心和不愉悅的與同學活動,增加了你腹部的肥胖。針對這種情況,除了前面我建議你的午飯和晚飯前各運動半小時以外,更多的是需要你接納自己的現狀,一旦你接納了自己的現狀,那麼你就不會盯著自己的身材考慮問題,一個人的美更多的是表現在內在的修養之上,比如肥姐沈殿霞,她給自己的愛稱就是:肥肥、肥姐,她是很美的;再如小品演員殷秀梅也比較胖,但是在觀眾的眼中她也是非常美的。還如央視“半達天”的主持人張越,著名歌手韓紅等等,他們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美好的。另外讓我們用國際上普遍採用“體重指數”(作為判斷肥胖的標準)來算一算你究竟是不是肥胖呢?體重指數=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體重指數大於大於24為超重,大於28為肥胖。呵呵,相信你算出來的結果肯定在正常範圍之內。你只有提高這些認識,克服完美,轉移分散自己,不盯著身材想,忙起來,交往,健身,運動,唱歌等等,你會過的快樂,快樂的女孩才顯得更美麗。
不知以上所談對你是否有借鑑和啟發,你的朋友楊永龍祝你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