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已正式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貿易中心的規劃,該規劃為上海及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外貿經營企業展開了廣闊的業務拓展藍圖。然而外貿企業樂觀期待遠景之餘,必須要對當今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自身的客觀的運營能力,進行審慎估量。
方法/步驟
除深受巨集觀經濟環境影響外,國際貨物貿易操作本身涉及大跨度的地理空間,交易環節、參與主體眾多、結算週期漫長,各個國家法律、社會環境差異大,交易適用的相關國法律、國際公約、慣例錯綜複雜,其所涉及的風險相較一般國內貿易高出許多。找律師網指出從事國際貿易經營的企業在制定高遠的戰略規劃同時,必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運營管理水平、風險防範能力。
在經營事故發生時,企業往往求助於律師,希冀通過訟訴、仲裁挽回損失,訴訟律師雖然由此可以大顯身手,但對企業而言,處境卻十分不利,涉外仲裁、訴訟通常週期漫長,一年以上的時間是常態,如此法律程式消耗、佔壓企業大量財務資源,至終判決、裁決的境外執行又是難題。企業建立常態的貿易風險管理體系,防患於未然永遠是更佳選擇,也是企業貿易業務量放大的真正堅實基礎。
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的經營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置等諸個方面。風險識別是通過經驗資訊、資料收集,發現企業經營面臨的各風險類別;風險評估,就是對各類別風險發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量化的評估,確定風險強度大小;風險處置,法律貓指就是基於不同強度的風險列別,分別採取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控制等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