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合二仙”詳解?

翡翠玉器“和合二仙”詳解
和合二仙又稱和合二聖,是明清玉器上常見的紋樣,多用於玉佩、玉屏風等玉器上。紋樣為兩個小孩或站或蹲,一個手拿著蓮花,或肩扛蓮花,另外一個手捧圓盒,或手壓在盒子上,也有的飾以蝙蝠。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聖。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掛念而哭泣,逐往戰場探親。萬里之遙,朝發夕返,故名“萬回”,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徵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

翡翠“和合二仙”詳解

步驟/方法

在我國傳統的婚禮喜慶儀式上,常常掛有和合二仙的畫軸。但見面軸之上兩位活潑可愛,長髮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五隻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人們藉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永結同心。亦稱“和合二聖”。

至清代雍正時,復以唐代詩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相傳兩人親如兄弟,共愛一女。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舍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後,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自是,世傳之和合神像亦一化為二,然而僧狀,猶為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婚禮之日必掛懸於花燭洞房之中,或常掛於廳堂,以圖吉利。

和合二仙在明代時十分流行,關於二仙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一指萬回哥哥,據明朝《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宋時,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萬里外亦能回來,故曰萬回。今其祀絕矣”;就是說 唐朝時有個僧人,姓張,此人生性痴愚,他有個哥哥在邊東當兵,久絕音訊,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於是他出門如飛,一日往返行萬里,並帶回一封哥哥筆跡的家書給父母,故被號為“萬回”,張萬回形狀怪異,傳說是菩薩轉世,因犯錯被佛祖貶到人間,唐高宗曾把萬回召入宮,武則天還送他錦袍玉帶,他所說之事多有應驗,萬回死後,宮廷、民間都奉祭他,認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禍難,而唐明皇亦封萬里為聖僧,後人視為“團圓之神”,稱之為“和合”。 宋時,老百姓在節日要祭萬回,相信能使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圓。 由於其名稱為“和合”,後世的人認為和合應該是兩位神靈的合稱,就是“寒山”和“拾德”,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合亦輾轉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另一種說法認為唐朝的兩位高僧寒山、拾得是和合二仙。寒山是唐朝時長安人,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第,遂在天台山出家為僧。拾得是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幹禪師在路邊撿來的棄嬰,所以被稱為“拾得”。寒山、拾得精研佛法,而且詩才高妙,民間流傳他們就是文殊、普賢菩薩。

每一種翡翠圖樣都是幸運和幸福的象徵,“和合二仙”寒山和拾得是相親相愛,情深意重的象徵。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