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史上先進的失敗者?

Tags: 市場, 失敗者,

IT史上先進的失敗者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意識中,這個世界上失敗的技術公司都是因為“技不如人”而告別人們的視野,多多少少有些命運使然的味道。其實這種意識還是有些偏頗的,就如同上名牌大學的不一定比初中畢業的混得更好一樣。在IT界也存在一些產品,技術上的“鶴立雞群”,卻逃不過市場上“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命運。

1987年 銥星系統覆蓋全球,卻走不進人們的視野

訊號無盲點的銥星電話

所謂銥星系統,由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於1987年提出,依靠衛星通訊系統提供聯絡的全球個人通訊方式,由66顆環繞地球的低軌衛星網組成的全球衛星移動通訊系統。突破現有基於地面的蜂窩無線通訊的侷限,通過太空向任何地區、任何人提供語音、資料、傳真及尋呼資訊。它可以覆蓋包括南北兩極全球範圍,是迄今全球覆蓋最廣的衛星通訊系統。

1998年5月,布星任務全部完成,11月1日,正式開通了全球通訊業務。然而,當摩托羅拉公司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將銥星系統投入使用時,命運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傳統的手機已經完全佔領了市場。由於無法形成穩定的客戶群,使銥星公司虧損巨大,連借款利息都償還不起,最終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宣佈終止銥星服務。

>>繼承者 GSM、CDMA

1992年 OS/2,有可能佔據桌面的另一作業系統

IBM的OS/2是最早實際多工管理的作業系統

OS/2早先由微軟和IBM公司共同開發,後來由IBM單獨完成的一套作業系統。1992年釋出的2.0版本是第一套在PC上執行的真正多工作業系統。而此前風行的DOS是單任務作業系統。打個比方來說,單任務作業系統如單行道只能同向行駛一輛車,多工作業系統則好比是把道路拓寬,同向可以行駛多輛車而互不干擾。更讓使用者欣慰的是即使其中一任務操作失敗而不致整個系統宕機,即道路上的其中一車停擺不會導致整個公路系統癱瘓。不同程式之間可以通過OS/2提供的DDE和剪貼簿交換資料,這就像公路上幾條不同路上的車可以進行並道和轉向一樣。採用完全面向物件的操作介面,操作起來更加簡單方便。相比之下,微軟直到Windows95釋出介面才實現面向物件。

OS/2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從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來講,一則是其易用性的問題,安裝起來並不方便,驅動程式的安裝更難上加難;二則是當時電腦效能實在太差,幾M記憶體機型普遍,執行OS/2有些力不從心。在Windows強勢攻擊下,OS/2日漸示微,逐步退出個人桌面系統而轉向商業,直到2005年12月23日,IBM宣佈不再銷售和支援OS/2系統。

>>繼承者 Windows系列

1995年 網路電腦NC,Oracle燒起的一把火

基本上以概念存在的NC

NC(Network Computer)是由Oracle公司等於1995年提出的一種概念,主要特點是硬體比個人PC大大簡化,沒有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儲存裝置.它通過網路獲取資源,應用軟體和資料也都存放在伺服器上,從而降低了硬體成本和軟體成本。NC能由系統管理員集中管理,一個管理員能輕鬆地管理成百上千的NC,從而減少維護成本。NC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平臺無關性,其軟體不是機器程式碼,而是一種通用的中間程式碼(如Java ),該程式碼是獨立於硬體的,不存在軟體使用平臺的問題。種種的優點並沒有把它推上市場的高點,在市場上被Oracle燒了一把火之後便無影無蹤。它的意義在於看到了人們的未來需求,其實它預告了上網本和平板這樣的“輕”上網裝置的誕生。

>>繼承者 雲盤、雲OS、上網本和智慧手機

1996年ICQ,曾經的老大數易其主

IM的締造者ICQ

1996年,BP機和大哥大風行的年代。三個以色列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決定開發一種讓人與人在網際網路上能夠快速直接交流的軟體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ICQ支援在Internet上聊天、傳送訊息、傳遞檔案等功能。從此,世界上不同地域的兩個人在網際網路上認識交流成為可能。軟體一經推出,即憑藉創意吸引了大批使用者,7個月時間正式使用者就突破100萬。一時間在IM市場所向披靡,一支獨大。即使在國內,也佔到80%份額。

1998年,美國線上(AOL)收購ICQ以後推出的版本功能更多,內插搜尋、E-mail等功能使軟體變得臃腫,特別是內建廣告,讓使用者罵聲一片。其實現在主流的IM軟體也是靠此來盈利,但考慮到當時的網路頻寬、電腦配置,使用者無法容忍也就不足為奇了。“廣積糧,緩稱王”,AOL真該跟中國的老前輩學學。

與此同時,由於看到IM市場的巨大潛力,效仿者甚眾。如英語系國家推出MSN Messenger、Skype,通過捆綁或無廣告等手段蠶食市場;非英語系國家則推出本土化軟體來攻城掠地,國內的OICQ(QQ前身)就是最典型一例。前有阻擊,後有追兵,一時ICQ四面楚歌,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終於在2010年又再次易主,被DST收購,連“兒子”QQ也參與了競標。

>>繼承者:QQ、Skype等光大發揚

1999年 微軟“維納斯”計劃,斷臂求生的典範

真正的“維納斯”計劃從沒實現過

在電腦價格高高在上的1990年代,微軟提出了一種Web TV解決方案:用電視代替顯示器來瀏覽網際網路的頁面。在中國,它被命名為“維納斯”計劃。與電視廠商合作,使用嵌入式Windows CE 作業系統簡化版本的頂置盒或VCD 機,通過電視來達到上網,可以充分利用中國龐大的電視機資源,從而讓中國大多數並不富裕的消費者能夠領略到精彩的網際網路世界。而代價只有一臺個人電腦的五分之一左右。資源的充分利用、低廉的價格,計劃看上去如“維納斯”一樣美,但微軟忘記了一件事,維納斯是因為斷臂而美;而微軟想美,則首先要斷臂。它的斷臂,當然最終是為了求生。因為當時中國薄弱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相對較好的上網費用,讓許多普通民眾對Internet斷了念想。而電視的低解析度也使得網頁瀏覽都變得難受無比,不僅在中國,在美國同樣如此。悲情的微軟最終宣佈了“維納斯”計劃的失敗。

>>繼承者 目前流行的各類電視盒子

2000年 Zip驅動器,軟碟機的思路,失敗的命運

曾經在國內的某些高檔機器上配置過的ZIP驅動器和ZIP碟片

1.44M的容量、不時出現的壞道、慢得要死的傳輸速率,讓軟盤傳輸在體積越來越大的程式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其歷史使命已然完成。Iomega攜帶著ZIP驅動器和ZIP碟片登場了。

應該說,它的設計思路是延續了軟碟機的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軟碟機的延伸,很好地解決了軟盤存在的速度慢、容量小的弱點。750MB的容量、7.5MB/S的最高資料傳輸速率看上去是軟盤完美的替代者。

由於設計上的問題,ZIP驅動器必須單獨購買且價格昂貴,ZIP盤片價格也高得離譜,單一張空白盤就要花費10美元。兩者使得ZIP驅動普及變得不可能。而此時U盤和行動硬碟通過其便攜性、價效比高逐漸佔據了市場。“既生瑜,何生亮”啊!

>>繼承者 U盤、行動硬碟

類似的失敗者還有許多,篇幅所限,只列舉了比較有名的幾個。

延伸閱讀

MSN Messenger是微軟推出一款即時通軟體,曾經是白領階層的擁躉。在中國使用MSN和QQ曾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身份區別之一。不過下里巴人最終依靠人數優勢戰勝了陽春白雪。

Skype是以傳統語音通訊的終結者身份出現的,一直主打免費語音通訊,並憑藉這一功能一招鮮,吃遍天,後續版本吸收了其他IM軟體的優點,逐步佔領市場。2011年5月被微軟以85億美元收購併作為MSN的替代者。

Tablet PC

移動市場,微軟早就關注。在1991年就針對手寫裝置推出 Windows for Pen Computing 軟體,功能包括螢幕鍵盤、便箋記錄、筆勢操作、手寫識別,允許用筆控制系統,然而市場表現不佳。

2000 年 11 月,微軟提出 Tablet PC 概念,並製作出相應成品機,但價格昂貴、形態笨重、續航短暫等原因導致其出貨量極其有限。

與此同時,蘋果IPod卻大賣特賣。微軟意識到了移動時代的以來,卻以PC的思維來做移動,結果顯而易見。

數字音樂產品Data Play,以CD的取代者的面孔面世,被做為未來的數字音樂盤。體積是CD大小的1/4,容量是普通CD的2/3,可擦寫。技術上說,確實很棒。但對市場來說它又出現的太晚了。

在微軟捆綁IE之前,Navigator一家獨大。當IE被捆綁進Windows之後,受到被AOL收購的影響,網景感到威脅。Netscape6於2000年11月時,無論從速度還是外觀來說都比IE優秀,但是由於存在一些漏洞以及瀏覽器啟動時間過長,迫使一些忠實使用者也放棄了該產品。

為了尋求戰略突破,2012 年 6 月,微軟釋出 Surface 平板電腦,創造性地完美融合兩種產品——筆記本與平板電腦。Surface 效能強勁、螢幕清晰、設計優雅、擴充套件性強、可配鍵盤,是 Windows 平板電腦的標杆產品。合作伙伴對此強烈不滿,認為這會毀掉電腦產業。微軟已與 PC 廠商形成競爭關係。

黑莓手機一向以全鍵盤設計示人,但BlackBerry 6重新設計了使用者介面,可以無縫切換觸控式螢幕和觸控板,拓展資訊功能包括簡化社交媒體和RSS源的管理。不過當黑莓大佬回過神時發現,高階智慧手機市場已經不是它的天下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