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投資像炒股忙著囤貨控盤盯K線?

集郵,曾經僅僅是廣大郵友單純的喜好,而如今,郵市早已變成火熱的投資市場。近幾年,相較於股市和基金的低迷,郵市可謂是“另類的繁榮”,很多郵商在崛起的郵品投資市場中嚐到了甜頭 。那麼,郵商們是如何使郵票在全國進行暢通無阻地交換、流通的?“炒郵客”又是如何在郵市中玩轉手中資本的?郵票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喜怒哀樂?10月29日,記者在島城文化市場採訪了多位老郵商 ,為您揭祕他們的“郵票生活”。

個人理cai

集郵,曾經僅僅是廣大郵友單純的喜好,而如今,郵市早已變成火熱的投資市場。近幾年,相較於股市和基金的低迷,郵市可謂是“另類的繁榮”,很多郵商在崛起的郵品投資市場中嚐到了甜頭 。那麼,郵商們是如何使郵票在全國進行暢通無阻地交換、流通的?“炒郵客”又是如何在郵市中玩轉手中資本的?郵票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喜怒哀樂?10月29日,記者在島城文化市場採訪了多位老郵商 ,為您揭祕他們的“郵票生活”。

郵市冷清,新郵遇冷
  10月29日,伴著濛濛小雨,記者來到昌樂路文化市場郵社一條街。客人非常稀少,大部分店鋪老闆都在店面裡看著電腦。
  星緣郵社的殷老闆在店裡看著報紙,說起最近的行情,直搖頭:“哎呀,今年啥賣得好?沒有好的,沒錢掙。”而其餘幾家店的老闆也都無奈地稱,自從去年一輪好行情過後,今年的郵市一蹶不振,成交量下降了近40% 左右,很多郵票實際上是有價無市。事實上,新發的郵票在郵市上都難覓蹤影,只有少數的幾家店勉強有貨。

“近兩月新郵頻發,但由於新品郵票風險較大 ,一般不好把握投資趨勢,再加上郵市整體平淡,使得新品郵票難有作為。”殷老闆嘆氣說,一些面市不久的郵票甚至出現打折出售現象。記者瞭解到,8月23日發行的“劉三姐”小本票目前售價每冊 4.5元,跌破了郵局每冊8元的售價;“延邊風情”小版張同樣遭遇跌破面值的尷尬,目前每版售價8元。
  “理財焦慮”吸引炒家

 走進一家叫郵友之家的郵社,老闆陳勁鬆正忙活著清點貨物。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面裡,一半的空間都被摞著的一堆箱子佔據著。“這些箱子都是貨物,很多客戶幾萬元的貨都在我這放著。”陳勁鬆介紹說,所謂的貨物,就是炒郵客們在網上交易的投資郵品,通常一箱子能裝好幾條郵票,而一條就有100版,數目很可觀。
  “樓市面臨調控,股市又不景氣,總得找個法子理財吧,炒郵票雖然也有風險,但畢竟手裡的郵票也有價值,比炒股靠譜點。”正在逛文化市場的集郵愛好者劉先生說,自己主要是出於收藏的目的,但身邊好多朋友都是投資客,有的人經常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郵幣卡市場上,詢價摸行情,時間長了摸清了門道,收益非常可觀。

行情觸底引大戶補倉
  “最近郵市太淡了,很多散戶在觀望,不敢輕易動作。不過很多有魄力的中戶甚至大戶依舊動作很大 ,網上交易還是蠻火爆的。”陳勁鬆開啟網頁,指著一個郵票網的論壇說,很多炒郵客都在論壇裡互通有無,對於熱門的郵品進行討論,在論壇裡還有專門的交易員評級制度,交易必須誠實守信。
  由於這段時間舊郵品也跌了不少,成交量低迷,使得很多業內人士推測“底部來了”。伴隨著這樣的預感,有些大戶開始趁底部大量補倉。“現在市場上的資金太多了,幾萬元根本不算什麼,幾十萬才能稱得上一個小戶,上百萬才算大戶。”一位老郵商透露說,實際上很多郵票的價格走勢都被這些大戶的操作掌控著,而近期也有小散戶都每月買入幾萬元的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