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的鑑別,書法愛好者必看?

宣紙的鑑別

宣紙的鑑別,書法愛好者必看

宣紙的鑑別,書法愛好者必看

宣紙的鑑別,書法愛好者必看

工具/原料

1、原料

真正檀皮宣紙以檀皮和宣城特產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透光看時有云絮狀纖維團。國家規定棉料、淨皮、特淨3種紙的檀皮含量分別為40%、60%、80%,但實際上大多商品並不達標。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宣紙原料多達10多種,包括楮皮、稻草、龍鬚草、桑皮、竹纖維、麻纖維、蘆麥草、廢紙漿等等。市上所售大多數低檔宣紙實際上是根本不含檀皮的。

2、緻密度

結構太鬆散的宣紙肯定不是好紙,而且肯定不含檀皮,滲化效果會很差很差。其主要原料通常是龍鬚草。嚴格地說,這其實不是宣紙,而是龍鬚草紙,適宜於初學者使用。

3、均勻度

紙張質地不均勻,是原料粗劣和生產工藝粗糙的表現,直接影響滲化效果。最近生產的宣紙,由於工藝水平提高,均勻度都比較好,前些年某些小廠的產品,均勻度往往較差。

4、厚度

書法用紙多是單宣。如果太薄就會“不受墨”。換言之,對墨的承載能力不夠。滲化得太快,而且太容易透過紙背,自然會大大影響寫字的效果。宣紙行業舊說“輕如蟬翼白如雪”是專指檀皮紙而言的。緻密均勻的檀皮紙,薄些尚可使用。疏鬆的稻草紙、龍鬚草紙,如果也是薄的,那就不可用了。

5、重量

結構緻密的、較厚的宣紙自然就會重一些。一刀(100張)四尺整紙的重量最好接近3公斤,至少不要低於2.5公斤。我見過幾種稍老的宣紙,每刀超過3公斤,可惜檀皮含量較少,廢棉纖維較多,寫起來有點發悶。

6、綿軟度

宣紙行業舊有“抖似絲綢不聞聲”之說。好宣紙的一大特點是綿軟度高,不怕折不怕揉,這依賴於其原料、緻密度和均勻度。買宣紙時如果沒機會揉紙,可以抖一抖聽聲音。綿軟度高的宣紙都起來聲音很綿,不刺耳,不張揚,反之就不是好宣紙了。綿軟度通常跟檀皮含量相關。檀皮含量越高,綿軟度就越高,書法效果就越好。

方法/步驟

1、看。必須用手指托起單層紙來看,認真觀察紙的緻密度、均勻度和厚度。經驗豐富時還能觀察紙的原料和綿軟度,比如檀皮特有的雲絮物。

2、聽。拿起紙的一角抖一抖,或者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彈一彈,聽紙的聲音。

3、試。有的店家會捨得拿出一點紙樣,讓顧客用毛筆寫字試試效果。既要用溼筆觀察滲化的速度和細緻均勻程度,也要用燥筆觀察飛白效果。同是生宣,滲化太快而且不細不勻的不會是好紙,飛白不細不勻的也不是好紙。

體會

初學書法用竹紙、龍鬚草紙即可,沒有必要用太好的宣紙。由於筆墨技巧尚未純熟,用了好紙也是白搭。但是到了技巧基本掌握,並且開始出作品的階段,就得講究一下用好紙了

補充說明

宣紙的原料和工藝原本都是安徽宣城原產地的。但是安徽宣紙現在已經大量使用外地原料。有的宣紙甚至並非安徽所產。據我所知,其他省份所產“宣紙”,筆墨效果幾乎都是很不到位,甚至不如宣城一帶的包裝紙。這之中大概有水土方面的原因。國家已對宣紙進行了嚴格的“原產地保護”,國家標準GB18739-2002對宣紙的定義是“利用產自涇縣及周邊地區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涇縣範圍內,用涇縣特有的山泉水以及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