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丹蔘來自植物的根莖。(鼠尾草屬)的種類繁多,所含成分也不一樣。丹蔘含有很多成分,丹蔘是現代醫學最常研究的傳統草本藥物。別名赤參,山參,紫丹蔘,紅根,紅暖藥,紫黨蔘,紅參,血蔘,血蔘根,血丹蔘,紅丹蔘,赤丹蔘,血生根,血山根,木羊乳,連馬,山紅蘿蔔,活血根,靠山紅,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子根,大紅袍,蜜罐頭,蜂糖罐,朵朵花根,卻蟬草根,奔馬草根,長鼠尾草根,水羊草根等。

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丹蔘性狀鑑別

⑴丹蔘 根莖部粗短,有莖基殘餘,著生多數細長的根。根略呈細長圓柱形,稍彎曲,有時分枝,並具須狀細根,根長5~8cm,直徑2~5mm。表面棕紅色或磚紅色,粗糙,具不規則的縱皺,外皮有時呈鱗片狀剝落。質堅硬,易折斷,折斷面疏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色較深,紫黑色或磚紅色,木部導管束灰黃色或黃白色,放射狀排列。氣微弱,味微苦。
以條粗壯、色紫紅者為佳。
⑵南丹蔘 根圓柱形。長5~8cm,直徑0.5cm。表面灰紅色。質堅硬,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氣微弱,味微苦。
⑶苦肅丹蔘 根呈圓錐形,上粗下細, 長10~20cm,直徑1~ 4cm。表面暗棕紅色,根頭部常由1至數個根莖合著,根部呈辮子狀或扭曲狀, 外皮常有部分脫落而顯紅褐色。 質鬆而脆, 易折斷, 斷面不平坦,可見淺黃色維管束。 氣微弱, 味微苦。
褐毛丹蔘 與上種極似。
丹蔘顯微鑑別
⑴丹蔘 根(直徑約1cm)的橫切面:木栓層為4~6列細胞,有時可見落皮層組織存在。皮層寬廣,韌皮部呈半月形。束間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束8至10數束呈放射狀, 導管在近形成層處較多呈切向排列,漸至中央導管呈單列。木纖維常成束存在於中央的初生木質部旁。

⑵南丹蔘 與丹蔘基本一致。木質束較少約7~8個。

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⑶甘肅丹蔘 細根 (直徑2mm) 的橫切面:落皮層有時留存, 木栓層常有兩層或多層。維管束稍偏於一側,韌皮部寬廣。 木質部導管3~4行切向排列,木纖維包圍於導管周圍。

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根莖橫切面:中央為廣大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 維管管束4~6個位於根莖的周圍四角,木質部由導管及木纖維組成, 纖維微木化。

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褐毛甘西鼠尾 同甘肅丹蔘

怎樣辨別中藥材丹蔘的好與差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