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的症狀?

由於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區域性表現,而且早無明顯的特異症狀,所以,臨床診斷時四分之三的患者已喪失手術機會;能手術的患者體內同時存在微小轉移灶,因此,必須密切關注肺癌的早期症狀。

肺癌多在40歲以上發生。可能與空氣汙染、吸菸及某些職業有關。

肺癌的症狀主要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以及腫瘤引起的阻塞、壓迫和腫瘤轉移表現的各種症狀。但往往又易被患者所忽略。

咳嗽是肺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通常是肺癌的首發症狀和初期警號,肺癌腫塊刺激支氣管粘膜引起乾咳,無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痰,肺癌腫塊增大引起支氣管狹窄,咳嗽加重,且多為持續性,是一種阻塞性咳嗽,肺部繼發感染時,痰量增加,呈膿性。但咳嗽不是肺癌所特有的症狀,即其它疾病也會產生咳嗽,容易被忽視。因此,如果患者是刺激性乾咳,經抗炎治療1—2周仍無改善者,應警惕存在中心型肺癌的可能。

咯血和血痰是肺癌的第二個常見症狀,其發生率雖低於咳嗽,但診斷肺癌意義較咳嗽更為重要。常因肺癌組織侵犯支氣管粘膜而引起。其待徵為間斷性反覆少量血痰,往往血多於痰,色鮮紅,有時持續不易控制,肺癌癌腫侵蝕血管時可引起大咯血,血痰常來自肺癌腫塊區,混有大量肺癌細胞,痰細胞學檢出肺癌細胞率很高。事實上,中年以上出現血痰者,約有1/4為肺癌所致。

胸痛:胸痛者約佔肺癌病人的半數以上,特別是周圍型肺癌,胸痛可為首發症狀,那是由於肺癌組織浸潤胸膜所致。肺癌腫塊位於胸膜附近時,易產生不規則的鈍痛,肋骨、脊柱受肺癌侵犯時也可有持續性胸痛及定點壓痛,肺癌腫塊壓迫肋間神經則胸痛部位在該神經走行區域,縱隔淋巴結受肺癌侵犯時可出現胸骨後深部疼痛,通常胸痛在未分化肺癌的患者出現較早,而鱗狀細胞肺癌較遲,這是由於未分化肺癌早期就有縱隔淋巴結轉移所致。胸痛早期多呈間歇性隱痛不適,體位改變、深呼吸和咳嗽時可使之加劇。

發熱:肺癌導致的發熱有二種,一種是由於肺癌腫塊阻塞支氣管或管壁受肺癌腫塊壓迫後引起的炎性發熱;另一種是所謂"癌性熱",是肺癌腫瘤壞死所產生的毒素引起的癌性發熱,常在後期有廣泛轉移後出現。

胸悶、氣急:支氣管狹窄,阻塞引起氣急轉移見於中心型肺癌,周圍型肺癌較少見,瀰漫型細支氣管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並影響彌散功能,氣急進行性加重,並伴有紫紺。

肺癌好發於年齡45歲左右、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男性,如出現刺激性乾咳、痰中帶鮮血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聽從醫師的醫囑進行必需的檢查,如胸片痰液找肺癌細胞、纖維支氣管鏡、胸部CT、經皮肺穿刺等。另外,還可以做血液化驗。有時一次查不清,要反覆檢查,直到查清楚為止。定期每6個月一次進行胸部拍片,必要時進行CT檢查、痰液找肺癌細胞,是發現無症狀肺癌的主要方法,值得提倡。

為早期診斷肺癌,應普及肺癌防治知識,使廣大群眾知道肺癌的早期症狀,如久治不愈的咳嗽、咯血和胸部隱痛,特別是40歲以上者。其症狀有輕有重,早期不易引起人們注意,肺癌的典型症狀是咳嗽、痰中帶血、胸痛、氣促等肺部表現。然而,據統計約有半數肺癌一開始是表現在肺外的症狀,而且往往先於肺部症狀出現,成為肺癌的早期訊號。由於這些症狀與肺癌似乎沾不上邊而常常被忽略或誤認為其他疾病,對此我們要有所警覺。掌握這些肺癌早期的訊號對早期診斷治療意義重大。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