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蝕是水土 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溝壑發展是破壞地面完整、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最嚴重的形式,也是增加河流泥沙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保護地面完整,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河 流泥沙,必須抓緊搞好溝壑治理。溝壑治理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不能單獨進行。溝壑治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方法/步驟
一是以小流域為單元,全面規劃,綜合治理,使暴雨中坡面不產生或少產生地表徑流。
二是在溝頭上修防護工程,防止坡面地表徑流從溝頭下洩,從而制止溝頭前進。
三是在溝底比降較大(5%~10%以上)的溝段修建各種型別的谷坊,鞏固並擡高侵蝕基準面(溝床),防止溝底下切,相應地穩定溝坡,防止溝岸擴張。
四是在溝中有泉水露頭的溝段,修塘壩或小水庫,蓄水利用。
五是在溝底比降較緩(小於5%)的溝段,修淤地壩(主要在黃土高原)或攔沙壩,不僅能鞏固溝床,穩定溝坡,制止溝蝕,而且能攔泥淤地,變荒溝為良田,同進還能迅速有效地為河流減少泥沙。
六是在溝中適當位置,修建庫容較大的治溝骨幹工程,提高整個小流域的防禦標準,暴雨中攔蓄溝中洪水,保護溝中淤地壩小水庫等工程安全生產。
上述措施中,溝底的谷坊,淤地壩(攔沙壩),小水庫,治溝骨幹工程等,有機結合,各有明確的分工,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壩系”,不僅能有效地制止溝蝕,而且能充分利用小流域的水沙資源,為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服務。